齐上路,当然,还有一名传旨的太监。他准备悄悄地进入津州城,在宿迁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向他宣旨,要么奉旨回京去当他的候爷,要么便被他当场斩杀。
知道他此行的,除了皇帝和几位大佬,便只有内卫了。内卫在津州城内准备了一些力量,让他在进入宿迁的将军府时能够使用。
文福益不希望会是第二种情况,不论如何,宿迁也是国朝老将,为大楚征战了半辈子,如果能和平交权,便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了。
“统领,那位公公支持不住了。”一名护卫策马与文福益并肩而行,低声禀告道。
文福益回头瞅了一眼身后的那名传旨太监,大半天的飞奔,没有休息的他们实则都是疲累之极,只不过他与他的护卫们差不多都是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但很显然,这位来自宫中的传旨太监就没有这样的经历了,此刻脸色白中带青,只是在勉力支持罢了。
“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烧点热水。”文福益有些无奈地道,以他的原意,吃喝拉撒都是可以在马上解决的。
“文统领,前面有一个草棚子,似乎是早前的路边茶摊,不知有没有人经营着,就去哪里歇息片刻吧!”那传旨太监听说要休息,倒是一下子来了精神,极目远眺之后提议道。
“好!”文福益点了点头。
这的确是一个过去的茶水铺子,不过现在早就没有了人经营,四面空空落落,唯有四根柱子撑着一个顶蓬,现在便连顶蓬中间也破了一个大洞。让文福益意外的是,这个破败的棚子中,居然还有一些人正在内里休息。
棚子的外面停着几辆独轮车,上面装着一些农具家什或者干菜地瓜之类的果疏,文福益扫了一眼,与他一路所见的差不多,这几个也都是一些妇人,这倒让他放心不少。这几个女人看起来不是一处的,各自占了一小块地方,低着头不理会旁人。
倒是另一边的一个大概五十岁的老书生让文福益多看了几眼,此人面前燃着一堆火,火上架着一个铜壶,让文福益惊讶的是,铜壶之中装着的不是水,而是酒,此刻热气蒸腾,酒香四溢。而那老书生,一边往火里丢着枯草柴棒,一边还在摇头晃脑地吟诵。
看到文福益等人走进棚子,那老书生终于抬起头来,看着他们笑道:“晚来天欲雨,能饮一杯无?这位先生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等,何不过来共饮一杯?”
文福益心中略感诧异,大步走了过去,盘膝坐在了地上:“先生豪气,那就叼扰了。”
“相逢便是有缘,何来叼扰?”书生笑着从怀里掏出两个酒杯,提了壶将杯子倒满,递给了文福益一杯,“请。”
文福益举起杯子,却看着对方。
老书生一笑,举杯一饮而尽,文福益这才将杯中酒喝干,“我有位同伴,体质较弱,能否跟生请一杯酒?”
老书生抬头看了一眼文福益身后的那个传旨太监,眼中闪过一丝蔑视之色:“这位一看便是一位阴人,我的酒,可不会给这样的人喝。”
文福益目光骤凝,凝视着对面的老书生。就在这一瞬间,身后突然传来了惨叫之声,文福益猛然回头,看到了一幕让他大惊失色,原本几个畏畏缩缩地蹲在角落之中的妇人,此刻正利落地将短刃从他的几名侍卫身上拔出来,他与老书生对话,侍卫们也都簇拥在他的身后,丝毫没有注意那些乡间妇人。
“文统领,饮我一杯酒,送你上西天。”对面的老书生笑吟吟地道,竟然是好整以暇的又经自己倒了一杯酒,慢吞吞地送到唇边品尝着。
文福益大喝一声,一拳闪电般的向前击出,同时身子向后暴退。他心思敏捷,对方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还这样胸有成竹,自然是有绝对的把握击杀自己。身为九级高手的他,这一下可是竭尽了全力,生死之间,这一拳当真是极有气象。
对面的书生脸色不变,长身而起,一手饮酒,一手挥拳迎击,两拳相交,文福益这一拳却似乎是击打在一团泥浆之间,进不得进,退不得退,居然被对手粘住了。
“宗师!”瞬息之间,文福益心如死灰,不待他作出第二反应,喝光了杯中的酒的老书生将酒杯揣进了怀里,另一只手如弹琵琶,在他身上闪电般的一掠而过。
嘿的一声,文福益只觉得全身的力气飞速地向外泄去,整个人无力地倒了下来。倒下去的同时,他也看到传旨太监被一个妇人一刀斩下了头颅,那颗惊骇失色的脑袋正好落在他的旁边。
另一名妇人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看着倒在地上的文福益,毫不犹豫地挥刀便斩了下去。
茶棚子很快就人去屋空,只余下几具冰冷的尸体,这些尸体所有的财物都被抢光,连身上的人物都被剥得干净,像极了是一些无辜的行人被盗匪所趁。而那传旨太监怀中揣着的两份圣旨,被撕得粉碎丢在了地上,踏进了泥浆之中。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师兄弟
彭琰是津州最大的粮食商人,做这一行的,如果与官府没有良好的关系,是很难有好的发展的,更谈不发大财了.而彭琰能成为津州粮价的主导者,自然得与津州的当权者有所勾结.
原本彭琰与津州郡守杨闯关系极好,杨闯被他用银子喂得饱饱的,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他也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去冬之时楚国面临粮灾之时,他更是伙同杨闯盗取义仓之的储备粮食,大发国难财,光是这一次,赚足了他以前一年都难以赚到的利润.
但随着宿迁率军进入津州驻守之后,他的苦日子来了.本想故技重施,重金贿赂宿迁来继续他的躺着赚钱的生涯,在他看来,来自安阳那种苦寒之地的将领,在他的金钱美女攻势之下,根本不会有多少心志抵挡,还不是轻而易举的拿下?岂料一二再,再二三的想尽办法,甚至连郡守杨闯也赤膊阵,对方依然是油盐不进.
这一下彭琰可是慌了神儿,要知道他挪用的义仓的粮食,到现在仍然没有补,本来以为过了去年这个冬天,一旦明楚之间关系转好,他便可以从明国购入大量的陈粮来填补这个空缺,但现在明楚关系不但没有缓和的迹象,紧张情势反而愈演愈烈,直至东部六郡,江南四郡纷纷宣布归附明朝,彭琰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挪用义仓之粮,一旦露馅,那是要抄家灭族的罪行.
本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