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2 章(1 / 1)

马前卒 枪手1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候,张懿便惊呆了.

“宗师!”他喃喃地低声地有些失神地道.

当第二组弩箭射出去的时候,张懿已是回过神来,二话不说,一个转身,撞破了身后的一面窗户,向着后街落了下去.

当一名宗师出现在这里的时候,便代表着这一次的刺杀行动已经根本不可能成功了,此时不走,等那个宗师追来,自己可就插翅难逃了.

屋里几个内卫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统领跳下楼去,还没有反应过来,窗户已经四分五裂,一个书生打扮模样的人笑咪咪地看着他们.

接着,他们便倒了下去.

石书生走到酒楼之下,看着那个犹如惊鸿一般远去的背影,扁了扁嘴,也是一个厉害角色嘛,见势不妙,逃得飞快.他可懒得去追,他只消让宁知文活得好好的就行了,抓刺客,不是他的任务.

张懿心中满是懊恼,宗师,宁知文身边居然有一个宗师,而且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宗师.这一次行动损兵折将,自己的心腹悍将只怕是一个也回不来了,内卫统领之争,自己已经算是提前退场了.

满心的都是悔恨,却不妨墙角骤然弹出了一根绳套,准确地套中了他一只刚好抬起来脚,绳子一紧,已是扣紧了他的脚脖子.

大惊之下,身体一下子腾空而起,一个倒翻,手中已是多了一柄刀,挥刀便斩向那根绳套.

啉啉啉连着三声,又有三根绳子分来,套住了他的另外三只手脚,四根绳子一紧,立时便将他成大字形固定在空中.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笑咪咪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伸指一弹,张懿似乎觉得有一只蚂蚁叮了自己一口,接下来便意识模糊起来.

这个老头看起来好熟悉,我在哪里见过吗?

郭九龄走到耷拉着脑袋的张懿面前,伸手托着他的下巴将脸抬了起来,打量了一会儿,摇头道:”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下定决心

“混帐,废物!”暴跳如雷的闵若英满面涨红,青筋毕露,血红的眼睛如同噬血的猛兽,紧握双拳,他冲着屋内的大臣咆哮着。

马向南驼着背,脸上肌肉不时地抽动。在他被斥退回家养病之时,朝政一时之间陷入到了紊乱之中,闵若英在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再一次将他招回朝堂主持国政。

但今天传来的消息,让本来稍稍振奋了一些精神的闵若英再一次地陷入到了狂燥之中。

宁知文在失踪了数月之后,居然堂而皇之出现在了泉州,手持着大楚朝廷的诏命去那里上任郡守了。

他居然还敢去上任!

而且他居然还是在明国整整一支舰队的护送之下去上任的!

这如何不让闵若英暴跳如雷!整张脸已经被明人抽得肿起来了,打人不打脸啊,这完全就是踩在他闵若英的头上拉屎拉尿啊!

如同困兽一般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闵若英,看着跪在正中间的两位内卫副统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脚一个,将两个踢得如同滚地葫芦一般在地上翻了好几个圈子。

“没用的东西,杨懿还知道为君分忧,知道去泉州杀死那个混蛋,你们呢,就知道在朕的面前扯皮,推娓,正事做不来,争权夺利倒是人人争先,杨青正是瞎了眼睛,怎么将你们两个废物提拔了起来?”

雷卫,童强从地上爬起来,端端正正的再一次跪好,连嘴角渗出来的血都不敢擦,闵若英可是宗师修为,这两腿纵然没有用上力道,但他们也不敢运气相抗,这两脚硬挨下来,却也是受创不清。

杨懿又失踪了。

这条消息与宁知文抵达泉州的消息是同时被送到上京城的。这让他们又喜又忧,喜的是争夺内卫大统领的人又少了一个,忧的却是,这个位子虽然位高权重,但现在看起来,却也危险得紧啊!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内卫的大统领,一位副统领,统统都不见了踪影。

大统领在谋划刺杀宁知文的过程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出奇的是,宁知文最后居然落在了齐国人的手中,让齐国人拿着宁知文与明人做了好大一篇文章。

现在看起来,大统领必然是落在了齐人手里。不过从大楚内卫在齐国的暗探尽数安然无恙来看,杨统领必然是死了,如果活着落在对方手里,只怕那边的暗探早就被尽数拔除了。

而杨懿就更惨了一些。他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在泉州公然行刺宁知文,却被一网成擒,部下死伤累累,他也消失无踪。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只怕已经落在了宁知文的手中。

“陛下请息怒。”眼看着闵若英踢翻了两位副统领,又咆哮了一阵子之后坐回座位似乎终于平静了一些,马向南这才站了出来,低声劝道。“眼下还不是追究内卫责任的时候,而是先要思虑如何平息这件事情的后患。”

“什么后患?”闵若英余怒未消地问道。

“陛下,宁知文手中有陛下您亲自颁布的任命他为泉州郡守的诏书,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先前不管此人出了什么事,但他现在拿着这份诏书去上任,从法理之上来说,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杨懿无能,刺杀失败,如果仅此倒也罢了,最怕的就是他落在了宁知文的手中之后胡说八道,宁知文如果因此而诘问朝廷,我们该如何应对?”

“那又如何?”

“陛下,如果此事被公开,朝廷的脸面可就不好看了。”马向南弱弱地道。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内卫动手杀宁知文,这就跟皇帝亲自动手又有什么区别?一国皇帝,居然暗杀自己的大臣,这要是传扬出去,闵若英如何自处?

宁知文与明人的关系,朝廷官员们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普通老百姓可不清楚,特别是荆湖那一带的百姓,还有士兵。宁知文可是真刀实枪地在荆湖打了两年之久,为楚人守住荆湖战线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当然,宁知文并不是为楚国而战,但对于当地人来说,宁知文的确对他们有恩,而那些士兵们更是因为宁知文水师的存在,而减少了不知多少伤亡,高级官员们不说,低级军官,普通士兵只怕对他心中甚存感念,这要是传扬出去,军心民心,皆要动摇。现在的大楚已经摇摇欲坠了,再来这样一下,岂不是雪上加霜?人人都要说皇帝刻薄寡恩,不堪效力么?

在马向南的提醒之下,闵若英也终于想清楚了这里头的关窍,额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