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其它的想法并且在付诸实施了,我们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周曙光会不会有兔死狗烹的感觉,认为我们在利用他?完全之后就将他抛诸一边?”金景南问道.
“整整一支舰队的指挥权都交到了他们周氏的手中,他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小猫冷哼道:”大明已经给了他们补偿,而且在未来他们会得到更多,如果连这一点也看不清,连眼前的这点小利益也舍不得,那周氏也就不值得我们下这么大的力气拉拢了.”
“如果与曹云的这一揽子协议能够达成,那么放弃勃州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大部队可以走,种子还是要留下,终有一天,我们是会重新到达那里的,勃州的大港,可是我们的水师梦寐以求的呢!”秦风笑道:”这事儿,兵部与监察院互相协助着办吧.”
“埋下足够多的钉子!”金景南道.
“勃州大乱之后,多几支土匪队伍,那是应当应份的!”小猫一本正经.
三人对视一眼,都是大笑起来.
“陛下,如果勃州之乱被齐帝平息,那么接下来的齐国朝廷与豪门之争,还需要多少时间?”欢笑片刻之后,金景南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秦风突然笑了起来,”其实我们在曹云和齐帝之间的离间之策,还是起了作用的,至少现在曹云已经对如何解决国内的矛盾,现在已经与曹天成有了不同的看法.”
“大明之行,让他看到了另一条路?”金景南试探地问道.
“不错,他看到了我们大明与那些豪门之间是如何和谐共利的,也在我们大明学到了如何削弱,控制那些豪门世家,如果说我们大明是一棵树,那么大明的豪商世家,便是大树之下的花花草草,他们为大树提供养分,大树为他们遮风挡雨,而齐国呢,豪门世家则是缠在大树之上的藤条,在自己茁壮生长的时候,也在吸取着大树的营养,两种不同的生存之道,便造就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曹云现在已经在思考,如何把大齐的这些藤条变成大树之下的花花草草了.”
“可曹天成的策略,却是要将这些藤条一刀斩断,然后一把火烧了.”小猫笑道:”手段酷烈,虽然有可能痛彻骨髓,但却是最快的解决之道,曹云的方法太温柔,而且需要的时间太长,齐帝不见得有这个耐心.”
“时间虽长,但对齐国的破坏却最小.真要按着曹天成的方法,就算勃州被灭了,只怕齐国的这种造反也会如同星星之火一般,这里被扑灭了,那里就又会烧起来.”
“各位,曹云这个人,不是那么简单的,我猜他已经有了别的盘算.”秦风道:”切断我们对勃州的支援,平定勃州之乱,这只是他的第一步.”
“那他的第二步是什么?”小猫问道.
“小猫,你说豪门世家现在几乎敢于公开的与齐帝叫板,凭着的是什么?”
小猫想了想:”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还有他们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那这些之中,你认为那一个是最具有决定性的?”秦风接着问道.
“周济云控制之下的武装力量!”小猫毫不犹豫地道.”财力也好,势力也罢,如果没有强悍的武装力量作为基础,都会只是空中楼阁.”
“那你还猜不到曹云的第二步要干什么吗?”秦风笑问道.
“干掉周济云,釜底抽薪!”小猫脱口而出.
“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金景南摇头道:”齐国皇帝都不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又快又狠地一口吃掉周济云.打蛇不死,那可是要遭到反噬的.如果这么容易,他们早就这么做了.一旦他们这样做了,就等于公开与豪门撕破脸了,那齐国是真的要大乱的.”
“可是曹云是有这样的把握的.”秦风道,”我也猜到了他的底气何在?”
小猫沉思了片刻,眼睛一亮,”陛下,横断山脉.”
秦风微微一笑:”且等着吧,神鹰会有消息送过来的.”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齐帝的惶恐
天气燥热不已,虽然身处浓密的树阴之下,身前便是碧波荡漾的荷花池,但齐帝曹天成仍然无法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如同这火热的天气一般,似乎有一盆炭火正在胸中熊熊燃烧。林间的知了聒噪不已,侍卫和太监们拿着粘杆已经捕捉了好几发了,但捉走一批,用不了太久,便不知从哪里又飞来一批,在林子里叽里哇啦的叫个不停。
满塘的荷花已经过了怒发的季节,大部分都在阳光之下显得蔫蔫的,花瓣零落,片片飘浮于碧水之中,随波逐流,偶尔下面还会有金色的鲤鱼探出头来,顶着花瓣,吐着泡泡,在水中荡出一条清晰的水线来。满塘的残花之间,也有一些迟开的花儿正自尽情地绽放着他们的娇容,但怎么看,却都有一种美人迟暮,英雄白头的感觉。
曹天成的心情很不好。
大齐现在面临的局面异常的糟糕,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缘自于勃州叛乱的开始。在那之间,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曹天成,怎么也没有想到会面临如今这样的局面。
自以为可以如同翁中之鳖一般的将勃州周曙光拿下,给那些世家豪门当头棒喝,让他们清楚地认知到朝廷的力量的一次行动,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他眼中的那个跳梁小丑一般的周曙光,让他第一次品尝到了羞辱的滋味。
勃州陆上军队尽数倒戈,水师舰船全军覆灭,勃州举旗造反,周曙光的公开信在天下流传,朝廷威信尽失,他这个皇帝的脸面被打得啪啪作响。
周曙光这个阴险小人,早就在做着叛乱的准备,却还装出一副受尽了委屈的小媳妇儿模样,一副被逼无奈不得不反以求活路的无奈场面。可偏生这天下人却还信了他,现在不仅是那些豪门世家大主和厥词,连一些中小地主也是口出怨言。
周曙光的掩盖工作实在是做得太好了,在那之前,朝廷对周氏的要求,他们从不拒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那可是天下楷模啊!连这样的人都被逼得反了,那还不是皇帝失德,朝廷乱政吗?
唯一的解决之道,便是以雷霆万均之力将勃州的叛乱迅速的扑灭,可事情已经过去了数月之久,勃州叛军不但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滋润,并州,翼州两路平叛大军,居然连吃败仗,就此裹足不前。
国内世家不仅在金钱,人力上大力资助,更是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舆论宣传,现在的朝廷,几乎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