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可言么?不过真也没有什么可看的,这样吧,我带亲王殿下去看看我们这里的学堂,要说这可是贲某人的得意之作啊,桃园虽穷,却也响应了萧老大人的号召,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上书,哪怕读不出什么名堂呢?就算只是简单地认识几个字,那也是好的.”
车队一分为二,马车向着驿馆方向而去,曹云却在贲宽的陪伴之下,仅仅带了两个随从,在街上闲逛着.
房子基本上都是新的,当年齐军撤退的时候,一把大火几乎将这里烧了一个干净,但现在,除了外面那些残破的城墙之外,几乎已经看不到战火的影子,一排排格式统一的新房舍整齐的林立在街道两旁,路面极其干净,街道之上人来人往,分外热闹.两边的商铺之内,货物琳琅满目,曹云走了几家,几乎是应有尽有.
“我们这里的货物,比起武陵那边要贵上不少,主要还是交通不便,道路不畅,运送过来,成本要高昂得多,而桃园作为边线地区,本身又不怎么能生产这些东西,都只能从外面运来,所以贵了一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贲宽充当了解说员.
贵吗?曹云一点也没有觉得贵,里面的很多日常用品,比起大齐来说,价格要低上许多.
“这些房子都是官府建的?”他问道.
贲宽点了点头:”是啊,当初我来这里的时候,这里犹如鬼域啊,都看不到什么人,没有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振兴了,所以前两年,我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吸引人到桃园郡来啊.朝廷拨付了大笔的银两,我便在这里建起了这些房子,起初只有一条街,这些房子我都是免费地送给愿意来的人住上三年的,三年之后,愿意买还是愿意租再谈,就这样,慢慢地聚拢起了人气.后来房子越建越多,终于有了现在的规模.”
“那官府岂不是要亏上一大笔钱?”
“亏?”贲宽大笑起来:”怎么会亏?当初我建这些房子的时候,每一间的造价不过十数两银子而已,那时候这里能找到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在废墟里扒拉扒拉,能用的都捡出来,人工更是便宜,管饭就行,匠师嘛,是从军队里找来的,但现在,这里随便一幢房子,没有百八十两银子,那根本是不用谈的,所以官府是赚了,大赚.如今还有许多我们已经不卖了,只收租金,收来的租金呢,就可以用来支付诸如学堂学子们的学费之类的公益事情了.亲王殿下应当知道,我们大明是没有徭役的,但凡需要征发人做些什么事情,都须得真金白银的拿出来,所以嘛,这些钱便用来干这些了.”
“欲取之必先予之,贲郡守深通其中三昧啊!”曹云叹道.
“你好我好大家好,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贲宽道.”亲王殿下,我们大明的官员,都是这么干的,可不是贲某一人所为,真要论到赚钱的本领,咱们现在的户部尚书耿精明耿大人,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好手,与他比起来,我们屁都不是.”
曹云默然,秦风征辟一个大商人成为国家的户部尚书,在大齐还曾被人无情的嘲讽,认为大明无人,不想在这里,像贲宽这样的官员,竟然对此人如此的推崇.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亲王殿下的所见所闻(中)
四间大瓦房围成了一个硕大的院子,便是桃园郡城的学堂了。在这个院子的后方,一扇月亮门通往一排排厢房,是学堂学子们的宿舍。
“桃园郡与其它州郡有一些不一样,人太少了,娃娃们就更少了。所以我们是将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到了这里,小学堂和中学堂放在一起办。”贲宽解释道:“有些孩子离家太远,我们这里便提供住宿。”
曹云凝视着窗明几净的学堂,看起来比刚刚经过的一些官府衙门的房舍还要好一些,透过窗子,能看到正在读书写字的孩子们,都穿着统一的服装,一些屋子里是吟诵,一些屋子在挥毫写字,还有一些屋子里,居然摆弄着一些物件,虽然也有书本,但与曹云想象中的读书却不一样了。
“他们这是?”他指着那些房子里的孩子问道,那些屋子里的孩子已经是半大小子了,在齐国,一般人家里这样的孩子,都是半个劳力了。
“哦,是这样的,所有适龄的孩子,我们大明的律法是必须要读书的,但读书这事儿,必竟还是需要一些天分的,有一些上完了小学堂,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所以就改学别的了,主要是教给他们一些谋生的技巧,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条出路。”贲宽笑道:“现在我们大明的读书人啊,匠师啊,医师啊,最大的爱好就是能将自己的学问编缉成书,教授天下,所以这些孩子们也不担心没有什么可学的。”
曹云沉默半晌,道:“那些匠师们的不传之秘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他们愿意公开吗?”
“为什么不愿意公开?”贲宽道:“在大明,可不会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一说。敝帚自珍,只会是一条死路。一项技术公开了,会有更多的人学习,然后便会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案,使得这项技术更加成熟,在这一方面,我们大明可是尝到了甜头的。对于这些公开了自己秘技的人,大明是有奖励的,对于那些改进了秘技的人,大明更是不吝赏赐,这在我们大明,可也是一项进身之道呢!”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真要办到,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曹云不由有些慨然,想起了大齐的那些糟心事儿,在大明一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大齐,现在却是怎么也行不通的。
“万事开头难!”贲宽道:“当初我们大明推行这项政策的时候,阻力一样大,但不也是办下来了吗?在我们大明,要是不送适龄孩子去学堂读书,赋税就要重一些,这个律例,可是当初萧老大人纠缠了政事堂好久才颁布下去的。”贲宽笑道:“萧老大人一大把年纪了,在政事堂诸位大人面前哭鼻子抹眼泪,谁也受不了啊!推行几年后,现在可是挤着要把孩子送进学堂罗,从学堂里出去的孩子,找事做都容易一些,薪饷也更高。”
“负担一个孩子上学读书,花费不少吧?”曹云问道。
“小学堂是不要钱的,统统由地方官府筹措,中学堂开始收费,不过呢,对一般的大明家庭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当然像我们桃园郡就有问题了,不过朝廷对我们桃园郡这样的地方是有补助的,也能勉强支应下来。”贲宽道。
“这得多大一笔开支啊!”曹云眉头微皱,也许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