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伟岸的目标。”王筠道:“陛下的心,真大。”
“没有一颗大的心,怎么能带领我们走到现在然后走得更远?”贲宽微笑着拍着王筠道,“王将军,我们共勉吧!”
“共勉!”
两人相视一笑,皆是心有戚戚焉。
村子外面的道路之上传来了急骤的马蹄之声,一小队骑兵风驰电挚而来,看到飘扬的旗帜,王筠笑道:“李小丫来了。”
李小丫,大明第二支纯粹的骑兵营统领将军,成军之后,便调配到了武陵战区吴岭麾下,现在一直驻扎在昌渚一带。
与于超比起来,李小丫要更年轻,二十多岁的年纪,让他在大明将领之中显得格外突出,诸多高级将领之中,比李小丫更小的,也就只有马猴了。不过马猴升上来,更多的则是因为他是秦风的亲卫统领,关系亲昵,而他升上来,却是结结实实的靠的战功,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这个越京城中李氏家族的婢女所生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了李氏家族仰望的存在。
人还未到,笑声已经传来。
“贲郡守,王将军,那个一弩射死了齐国皇族的家伙在哪里,快快让我瞧一瞧,我在昌渚,隔三岔五的出去溜一溜,也不过弄死了一个齐国偏将,他居然能杀死这样一个大人物,哈哈,这运气逆天,快让我见见他,沾沾他的运气,下次说不定就能弄死鲜碧松。”话音落地,人已经到了跟前,唰地翻身落马,站在二人跟前,双手抱拳,“李小丫见过贲郡守,王将军。”
“李将军还是如此风风火火。”王筠看了一眼隔着他们十数步开外齐唰唰地停下来的百余名骑兵,脸色有些震撼,刚刚他们奔来的速度他可是见着了,但说停就停,还能停得如此齐整,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了的,这李小丫年纪几乎只有自己的一半,但却有着与自己一样的地位,真不是幸得。
“待会儿自然见得着!”贲宽笑道:“李将军也到了,我们就算齐活儿了,吴岭大将军那边的回复可能还要几天,但我们总要先准备起来,今儿个既然聚齐了,就好好的商量一下要先做那些准备,乌正廷那边已经给出了肯定的情报,齐人的确是要打过来了。这一次捅了马蜂窝,鲜碧松一干一仗,不好交待呢!”
“正盼着他们来呢!”李小丫抬手将马鞭子扔给了身后的一名骑兵,笑道:“老是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我都腻了,正大光明的与他们干一场,打得他们再不敢看我们这边一眼儿。”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陛辞
钟镇略有些局促地看了一眼上首的秦风,坐在哪里不安的微微扭动着身子,穿惯了战袍,这文官的官服怎么的都觉得有些不习惯。以前他哪怕是以一介败将,一介俘将站在秦风面前的时候,也可以自然面对,因为那时的他无欲无求,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是大明的一介臣子,一方郡守,一位封疆大吏,而且去的还是故国过去的都城,以后大明统治西地的核心郡治担任郡守。
一方面,他有着背叛了故国的负罪感,另一方面,却又着对新的使命的向望。
在秦风御驾亲征的几个月里,他随着王凌波走了大明的许多地方,不论是富庶的沙阳正阳太平,还是刚刚发展起来的长阳抚远,抑或是现在还极其落后的桃园武陵,那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气息,都在无时无刻的不在感染着他。
不管是富足的,还是贫苦的,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他们坚信自己以后会更好,并且努力的为未来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局面,一条条道路在脚下延伸,一道道沟渠沟通良田,一座座厂坊拔地而起,一个兴盛而强大的帝国在他的眼前缓缓拉开了帷幕。
王凌波身份不一般,每到一地,总会受到当地官员,乡绅们的热烈追捧,不仅是因为他背景深厚,更是因为他医术惊人,跟着王凌波,钟镇更多的了解到了无数大明现在正在实行的政策以及推行新政之后的现状,甚至有很多还在讨论之中并没有推行的政策,他也听到了不少,这些王凌波并不在意,但在这样的聚会之上,这些东西总是会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而钟镇对于这些却是相当敏感的。
大明的政治是相当开明的。这是他的第一感觉,官员们和乡绅甚至一些商人,农民居然在一起讨论这些东西,行或者不行,该还是不该,竟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而这在以前的大秦,是不敢相象的。
后来他才弄明白,在大秦,只有一件事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就是对皇室不能有半分不敬之语,至于其它的,就无所谓了,当街大骂首辅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不管那一项政策的实施,都会有人得到利益,有人受到损失,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作为政事堂的首辅权云,自然便是最佳的背锅侠。
一件事,有人称颂他力得好,自然便有人骂他蒙蔽了皇上,是个奸臣。
要是人人都称颂你好,反倒是不正常了。
在大明,只有一条准则,对大多数人好的事,就可以推行。最开始,还是政事堂的官员们运筹帷幄然后禀告皇帝拍板,然后发展到试点,先在某一个地方推行,如果效果好,就推广到全国,而到了现在,每一项政策准备出台的时候,便先放出一些风声出去,然后大量收集社会各界的反映,然后再进行评估,最后决定是不是要再继续走下去。
钟镇发现在大明当官绝对是一个苦差事。薪饷听起来的确很高,但比起他们做的事来,真还算不得什么,大秦的官员与之比起来,简直就是尸位素餐之辈。
贪腐之辈不是没有,不过大明的御史台极其厉害,闻名天下的鹰巢便是御史台下的一个部门,鹰巢无孔不入,其中的国内司,很大的精力便是放在监察各地官员之上。御史台都御史金景南,一个四十出头的精力旺盛的工作狂,标准的铁面无私,犯在他的手上,基本上就算是完蛋了。
钟镇见过被锁拿进京的犯官,也见过如同马向南那样的官员,如果不是别人介绍,钟镇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个人,居然就是在大明国中声望极隆的长阳郡守。这位世家子弟看起来就跟一个乡下老农没什么区别,要是再拿上一根烟袋,牵上一头老牛,活脱脱的就是一个乡下农夫。但就是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