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辩识一番,脸上却露出茫然的神色,一样都不认得啊!
秦风走了过来,指着排在第一位的瓷罐,道:”这一种,是棉花的种子.朕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样.乐公公,将宁则远带回来的棉花和棉衣拿上来.”
一团软绵绵的白色微泛黄的东西,被送到了曹先建的手中,在手中轻轻一捻,曹先建脸上立刻便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在摸了摸那件棉衣,脸上的异色就更浓了.
“陛下,这是御寒之物,比我们现在的丝絮填充的棉衣,肯定要保暖得多.”
“就是如此.”秦风道:”这玩意儿如果能在我大明境内广泛栽种,那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可就是大大的福音了.这东西,宁则远也问过,喜光,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最怕的就是阴雨潮实.你拿回去育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臣记得了.”曹先建小心翼翼的将种子收集起来.
秦风又走到几个坛子面前,从里面掏出一样东西,在手里掂了掂,”这样东西,被称作番薯,对土地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听说种在哪里都能长,而且产量极高,我们大明现在绝大部分地方是不缺粮了,但不见得未来不缺,至少,我们刚刚打下的秦国土地,那里就很缺粮,这玩意儿种出来,一来可以作为辅粮,二来就算是人不吃,还可以喂牲畜嘛!这个难度应当不大.”
随着秦风一个个的给曹先建介绍,什么甜菜种子啦,卷心菜种子啦,辣椒种子啦等等,零零总总十好几样,就都是一些疏菜了,皇帝的重视程度就大大降低了.能弄出来更好,弄不出来,似乎皇帝也不太在意.
一下子便多出了十几种新作物,让曹先建觉得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一些,特别是前几种,想要反一个新作物的习性摸熟,接下来一两年,大司农衙门恐怕是有的忙了.
不过对于大司农衙门来说,越忙才越好啊,现在的曹先建也有一点小小的野心了,要是他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好的种子,弄出新的作物,那大司农衙门在朝廷中的份量,可就越来越重了.
自己,也可以挺胸凹肚上朝下朝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先走一步
与曹先建一样现在很得意的还有海事署的头头宁则远。想当初刚刚到大明的时候,战战兢兢的像是一个小媳妇儿,看谁都低眉顺眼儿的,但现在却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了。
海事署不像大司农衙门还要求人给钱给经费,他们现在谁都不求。要钱,他们麾下有大量的商船源源不绝的进行海贸交易,每一条船回来,都能给他们带来大量的金钱,以往还要惧怕海盗,现在每一次出海,战舰护航,连这一条也免了,唯一能给他们带麻烦的就是大海本身了。要是运气不好碰到大风浪,战舰也帮不了他们。要人,除开两个船厂,他们光士兵都有五千余人。
所以现在不是海事署求人,而是朝廷不少衙门都瞪着眼睛想把海事署拉过去。户部看中了海事署创造财富的能力,苏开荣只要见到秦风便会喋喋不休的唠叼这事儿。兵部不但瞅着这一点,还盯着那十几条战舰,数千水军。要是将海事署拨拉过来,不但在经费之上有了一个额外的来源,还能在军力之上有长足的进步。政事堂觉得海事署财权夫权一把抓还经常游荡在外不是一个事儿,想将他们拆分开来,都御兄金景南认为这样大权独揽的衙门最易滋生贪腐,非常强硬地往海事署衙门塞了几个监察御史过去。
不过这一切宁则远都不在乎。只要皇帝没有点头,海事署就可以不认任何人。管你是户部兵部还是政事堂都御史,我只管埋头将海事署发展得更好,建更多的船,练更多的兵,赚更多的钱。
随着战船越来越多,士兵越来越强,宁则远的心也更越来越大了。齐国也好,楚国也罢,他们的所谓水师,在宁则远里不过是一些小小的鱼划子罢了,这些小虾米知道真正的海战是怎么一回事吗?他现在盯着的是更远的海域,而陛下要在马尼拉弄一个水师基地的事情,也让他依稀看见了皇帝陛下那深藏着的野心。
即便陛下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征服那些遥远的国家,但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无敌的舰队纵横在大海之上,重现千年以前万国来朝的盛唐景象,恐怕陛下也是极其乐意的。要不然,陛下也不会授予他如此大的权力。甚至连马向南这个老臣也给他弄到海事署兼了一个职务,这是让这位老人家来替自己顶缸的啊。
对于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老者,宁则远当然不惮于送出自己最大的善意。宝清现在是长阳境内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引领着长阳经济民生发展的心脏,而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宝清港口和太平船厂。现在这两个聚宝盆都归于海事署直辖。
随着大明海贸的大发展,宝清这个大明的港口已经成了大量海贸商品的集散地,一座座巨大的仓库在这里拔地而起,各地的商人络驿不绝的将自家的货物运送到这里,然后出售给海事署。
现在的宝清港口以及宝清县城,比起长阳郡城都还要繁盛几分,不管是人口还是财力。
马向南在长阳郡一蹲就是整整七年,从大明打下长阳郡开始,他就成了长阳郡守,将长阳郡从一个一穷二白,凄惨无比的郡治,慢慢地经营成了一个以水果,药材种植与加工为主要财源的中等郡治,百姓正在慢慢地从赤贫向着小康的社会逐步迈进了。可以说,长阳郡就像是马向南的儿子一般。
现在的长阳郡已经摆脱了营养不良的状态,但想要长得再壮实一点,却又力有未逮,马向南心中清楚,做到如今这样,以长阳的人力,地力,物力,已经差不多到了极致,想要更进一步,那么宝清港口,太平船厂就成了引领长阳第二次腾飞的龙头。
所以一直以来,他对于海事署是抱以最大的善意的。宝清港口和太平船厂在他长阳境内,那可是需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向来不说二话,海事署衙门从宝清搬到葫芦岛,还让他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痛尽疾首。
不过这段时间马向南可就是春风得意了。陛下居然让他在海事署里兼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职务,居然还位于宁则远之上,当然,没啥实权。不过马向南不在乎这个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