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武器,我自己能买到,虎牢关也自己能打制一部分,军饷,通过与明人的交易,也能筹措,虎牢军队控制下的区域,也能征到赋税,什么都不缺,你朝廷还想摆脸色给我看,想也别想!
肖锵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能够取代邓洪的位置了。让儿子娶到邓姝,更是可以藉此来拢络那些邓氏旧部,唯一能与自己别别苗头的卢一定,听说在青州与明人起了冲突,双方险些大打出手,这让肖锵险些笑出声来,只可惜,他们没有真打起来,否则让明人好好的教训一下卢一定,最好让卢一定大伤元气,这样他也就只能向自己垂下头颅了。
肖锵躇踌满志。
不得不说,虎牢关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虎牢关地处横断山脉,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齐人的进攻,所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齐人想要打破虎牢关基本没有可能,只要有足够的部队和粮草储备,想硬攻下,可能性并不大。而在虎牢的另一侧与明人交界的地方,也是崇山峻岭,险阻重重,这两年为了通商,虽然修通了有凤来仪两县往开平郡的商道,但除了那条路,也无路可行,自己对明人也不是没有防备,这一年,以保护商道畅通为理由,自己派出了一支部队驻扎在有凤县边境,明人如果真有什么动作,想要打进来,也是困难重重。自己要防备的,反而是来自国内的进攻。因为对外,虎牢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对内,虎牢可就算是一个鸡蛋壳了。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便是肖锵现在的想法。说起来肖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至少在秦风看来,肖锵的野心根本不值一提,他一门心思所想的,便是取代邓洪的位置,成为秦国的翘楚。但却没有邓洪那股想向外扩张的野心,只要守牢自己饭碗里的那点东西而已。
但是,他真得守得住吗?
不管是明人也好,还是齐人也好,哪一个不是对虎牢关虎视眈眈,只要拿下了虎牢关,便可以将秦国一刀两断,截成两个部分,而虎牢关的后面,更是秦人最为富裕的一块地方,失去了这块地方,秦国便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财赋之地,直接便会陷入到了因窘不堪的境地里去。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虎牢之争(2)
起早的时候,还看着万里无云的模样,过了晌午,一阵风来,却忽然变得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到了掌灯时候,阴沉了半日的老天爷终于还是忍不住了,随着一声炸雷,豆粒大的雨珠子便劈劈啪啪的自天而降,打在地上,激起一阵阵灰蒙蒙的雾气,空气之中一股土腥气四方弥散着。
阴了半日,虎牢关中所有人倒也是有了准备,雨点甫降,大街之上便一下子盛开了无数五颜六色的伞花,自上而下看来,倒也是另一番风景。
明国对秦国的经济渗透可以已经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大到粮食,武器,小到各类生活物件,无所不包,只要你用得着的,明人便会体贴之极的给你送过来,当然,需要你拿东西来换,拿钱来买。
像现在街上盛开的这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伞花,便是一个例证。以前的虎牢关,下雨之时,更多的倒用得是斗笠蓑衣,了不起也就是一把青纸油伞,但随着商道的打通,明商蜂涌而入,各种更精美,更结实耐用,而且更便宜的货品潮水般的涌入虎牢,立时便将虎牢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各类作坊打得溃不成军。他们一般来说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破产,成为一名不文的穷汉,另一条便是成为明商的附庸。
这没有什么好选择的。在虎牢关的秦国商人立马便成了明商的忠实拥护者,而且明商对于秦国商人也并非是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一种在秦国商人看起来极其友好的方式来接纳他们。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作坊,以前的技术,人工,甚至于这些作坊在秦国其它地方的人脉作为资本入股,虽然在秦国商人看来,自己的这些东西似乎在明国人那里一钱不值,但明人却很慷慨地给予他们股份,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当中。
几年下来,明人通过这些方式,经济渗透能力已经涉及到了秦国的方方面面,每个犄角旮旯儿都没有放过。用明朝商业署大佬王月瑶的话来说,现在有秦人的地方,就有明人的商品。
明国商业署给出了政策指导,逐利的商人立刻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冲进了秦国国内,在明国军队明晃晃的大刀作为后盾的情况之下,他们毫无顾忌地使出浑身的解数冲击着秦国脆弱的工商业,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秦国的国民经济,基本上已经被明人给架空。只要明人愿意,随时可以在秦国制造一场又一场的经济血崩。
大商人们控制是自然是大宗货品的输入,而剩下的那些边边角角,便是明国其它小商人们的天堂了,追随着这些大商人的脚步进入秦国的这些小商人们,或者在资金实力,官面实力之上远逊于大商人,但他们却胜在人多势众,就算是捡些大商人们瞧不上的小商机,也足够他们活得极其滋润。
这场商业大入侵,没有千军万马的气势,但取得的成果,却远远胜过了战场上的一场大胜,而这,也让明国正事堂的诸位大佬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征服的途径。相比于赤裸裸的战争,这场商业大入侵,显得润物细无声,却又杀人于无形。
这些大佬们相信,经过这两年对秦国的经济掠夺,假如现在就正式对秦人开战,他们脆弱的经济立时就会垮掉,他们的军队将发不出军饷,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各式各样的应对战争的物资。这场战争,还没有正式开打,明国便已经可以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了。
商业大入侵的另一个显赫的战果,便是明国发行的纸币,在秦国成了流行的货币,将秦国自己制造的铸钱硬生生的给打压了下去。现在秦人,特别是靠近明国边境的这些州郡,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秦国的制钱了。原因很简单,他们与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对明商更加依赖,但与明商交易,人家根本不要秦国的制钱,所有的结算,必须要以明币来进行,最先是商人们开始使用明币,接下来便是百姓一点一点的接受了这种他们眼中全新的一种货币。
没有办法啊!给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