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要其生就生,要其死就死。
而这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昌隆银行的诸位投资人和东家了。
这一次昌隆银行,可是喜大普奔,一路唱着歌儿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了。
所谓贷给楚国朝廷的购买武器的款子,对于昌隆来说,自然就是与大明朝廷一些帐面上的交易,并不需要动用他们一分一毫的本钱,在这个过程当中,楚国人是看不到一分钱的现金的,所有的贷款,将直接从昌隆的帐册上划到大明户部的帐本上。但每一年从楚国朝廷拿到的本息,却是实打实的要从昌隆走的,虽然最后的流向都是大明户部,但雁过拔毛,光是这一笔的佣金,就足以让昌隆银行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的交易,以后连年都有啊!以大明的尿性,这桩生意,自然是要长久的做下去,直到,嗯,直到有一天,大明决定要将楚国纳入疆域之中的时候,这生意才没得做了。
除了这个赚钱,便是昌隆银行所使用的大明通用货币了。纸币在楚国的推广,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像在大明,朝廷可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强行推广,在这里,却只能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但昌隆高层并不担心。一来,他们与楚国朝堂打交道,只会使用大明的货币来结算,有了这个在后头,纸币的信用,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来,随着双方商贸的全面铺开,大明的商人,将源源不断地涌入楚国,而这些明商,却是习惯了使用大明的纸币,以往到楚国做生意,要么随身携带大量的金银,要么便是通过楚国的一些跨境钱庄,但那佣金,可是收得让他们心痛不已,现在只需要在大明将钱存进昌隆银行,到了楚国,再取出来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佣金一说,要是存得久了,还有利息可拿呢。有了这些商人水滴石穿的一步一步的推广,相信大明纸币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市场。毕竟,他使用起来,比沉甸甸的铜钱,扎眼的银两,更方便。只需要解决了信用问题,那纸币的流通自然就不在话下。
纸币在大明已经完全建立起了以国家背书的信用体系,而楚国当中见多识广,特别是那些商人们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当他们也开始在国内使用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起到极明显的带动作用了。
当然,还有昌隆银行自身的经营手段。昌隆相信,当他们在上京城正式开展业务之后,上京城原来的那些小钱庄,要么破产,要么乖乖地匍匐在昌隆的脚下,成为昌隆忠实的走狗。
白天的喧嚣过后,上京城逐渐恢复了安静,白天的热闹成了无数上京城人饭桌边,床头上的谈资,而此时,在昌隆银行位于上京城的总部当中,却仍然热闹非凡,昌隆在这里的大老板冯珂,正在设宴招待上京城有头有脸有钱有权的一些人。
目的,当然是拉业务!
这些人降尊迂贵来这里,自然也是要与这位昌隆大老板好好的拉拉关系,人家可是一个大金主,说不定啥时候就要借用一下呢。
不过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所以呢,这真实的目的不免就隐藏在杂七杂入,曲里拐弯的话里头了,冯珂端着酒杯,开门见山的一句话,既出了众人预料之外,却又感到一阵了然。大堂之中,便响起了轻松的笑声。
“各位大人,各位先生,各位好朋友!”冯珂笑盈盈地道:“勿用讳言,我们昌隆到了上京城,目的自然是赚钱,我们昌隆的实力,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怀疑了,就算你们怀疑我们,也没有必要怀疑大楚的户部每年收上来的赋税是不是?”
堂中又是一阵轰笑。
“在下知道,各位都是有钱人。”冯珂直言不讳地道:“而我们昌隆的目的呢,就是想让各位把你们埋在家里地窖里的铜钱,银两,统统存到我们昌隆银行来。与大楚钱庄经营方法不同的是,你们存到我们这里的钱物,是不需要缴纳什么保管费的,相反,我们还会给予你们相应的利息。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到过我们大明的朋友,都是心知肚明的,在我们大明,这是惯例。道理很简单嘛,你把钱存在我这里,我不可能把他藏到银库里,我肯定是要拿他出去赚钱的,这就等同于我借了你的钱嘛,自然是要付给利息的。而且,我们昌隆的利息,分成好几种不同的给付方法,相信大家都很有兴趣。”
第九百九十六章:保密条款
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狗大户。不过这个时代的有钱人,并没有将自己的财产存进钱庄的习惯,而是会深深的埋在自己家的底窖里,或者藏在密室之中。只会在大笔交易的时候,才会从自己的家里将这些银钱存进钱庄,然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去提取,以避免长距离运输银钱所带来的风险。
这样临时存入的方法,钱庄自然是要抽取头寸的,收取的费用而且不低。这些有钱人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是因为对于钱庄的不信任,要是你将大笔的银钱存进去,人家一宣布倒闭,你找谁哭去?即便将这些家伙杀死也不济事啊?当然,也还有第二个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当官的,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身家暴露出去,如果将大笔的银钱存在钱庄里,那不就暴露出自己最核心的秘密么?
不过昌隆银行倒是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他们有大楚户部的财赋做为担保。这就不虞有破产之危了,每年,他们都会从大楚的户部得到一笔稳定的收入。在听到冯珂的话之后,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动心了。当然,也仅仅是动心而已,如果有可能,他们倒是愿意存一些钱进去,就算是与昌隆银行搞好关系的一笔投资罢了,现在谁都知道,昌隆银行的后台老板可是大得不得了,那是站着整整一个国家。
“冯老板既然开了口,我们自然是要帮衬的。”一名商人笑道:“不过您刚刚所说的那个存钱不同,利息也不一样,这是怎么一个说道呢?”
冯珂一笑,“这也正是我要向大家解释的,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您存一千两银子在我这儿,和存一万两银子在我这,后者的利息,就会比前者的利息要高,我们昌隆有一个具体的利息标准,其实在我们的主营业大厅之中都能看到,只不过大家没有注意罢了。”
“假如是十万两呢?”刚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