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云道,“章兵部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首辅,你看这样行不行?益阳,武陵,桃园,这三郡受齐人荼毒,人烟稀少,多有无主之地,不如让各地郡守先行丈量这些土地,然后把这些土地作为将士们的赏赐给他们,鼓励将士们搬迁移民,一来可以补充这些地方的人丁,充实边地,特别是桃园,接下来就是与齐人接壤的地方。”
“这,将士们会接受吗?”
“无论是正阳,沙阳,还是中平,永平,都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了,这些郡治,地价正在飞涨,我们以地抵扣赏赐,想来将士们还是会乐意的,同时这些土地,我们允许自由买卖!”秦风道。
权云一惊:“陛下,一旦允许自由买卖,只怕土地兼并之风再起,尾大难掉啊!”
“这三地现在地多人少,怕什么兼并。只需再出台一些政策。”秦风笑道:“一旦这些土地买卖之后便不允许抛荒,一旦抛荒,朝廷便有权收回。那些买地的人,便只能想法子去招揽人来种地,相反,还可以将这些地方的人口再充实一些,而且这个政策只适用于这三地。”
“这倒是一个办法!”权云不由得兴奋起来,“回头我与章兵部去讨论这件事情。”
“工部那边,是要拨付一些钱款。”秦风接着道:“不过朝廷可以放弃对铁路的控股。允许民营资本超过朝廷股份,无论如何,也要让铁路先动起来。朝廷虽然没有钱,但我们大明可也不乏有钱的富绅嘛!”
“按陛下所说,这铁路以后必然是国家重器,让民间资本控制,岂不是留下隐患?”权云皱眉,“如果到时候强行收回,又有损国家信誉。”
“首辅有何可担心的,这一条铁路,不过是沙阳郡内的铁路而已。作为一个试点,如何一切顺利,才会在各地铺开,到时候我想我们也已经缓过劲来了,大明何其大也同,这一段铁路由民间资本控制又有何妨,到时候,他们只是整个铁路网络之中的一小段,铁路署到时候有的是办法掌握主动权。”
“陛下的意思是说,在铁路署下再分辖不同的部门!”权云眼睛一亮。
“不错,沙阳如果搞得好,咱们就设立沙阳铁路司,然后其它郡再设立自己的铁路司,由铁路署统一管理。首辅放心,一郡之地,翻不了天的。”秦风笑道。
“陛下果然高明!”权云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脑子里不由想起了秦风分拆商业署,现在的商业署下面分设了无数的商业行会,商业署管理,指导,但对于各商业行会的约束力,却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
“如此一来,这五百万两银子,倒是可以做不少的事情。”权云微笑道,“陛下,昨日马向南提到了海事署,这是怎么一回事?陛下又要新设一个部门吗?这个海事署准备负责那些事务?水师也归他们管辖吗?”
秦风轻咳了一声,摇了摇头:“首辅,我的确准备成立海事署,但现阶段,却不会公开成立,也不会将其划归到任何一个部门之下。”
“陛下是准备亲自管理这个海事署?”权云问道。
“不错!”秦风道:“海事署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并不适合公之与众,无论是海贸也好,还是水师的建设也好,我并不想他为人所知,为此,我已经海外选了一处不错的地方,兴建一个新的军港,将那里作为海事署的驻衙之所。”
“还当海盗?”权云不由有些不快。
“首辅不觉得这是一个来快钱的门路吗?”秦风大笑,不过看到权云的脸色不豫,他接着道:“首辅,当海盗不过是副业,最主要的,是我不想楚国,齐国知道,我大明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所以不得不托海盗之名。”
“这得要多少钱?”权云不由苦笑。
“不,海事署不会向朝廷要一分钱,所有的费用,将由海事署自行筹措。”秦风摇头道:“首辅可知,我属意的第一任海事署署长是谁?”
“正想请教陛下。”
“宁则远。”秦风笑道。“楚国泉州宁氏二公子,宁则远。”
“泉州宁氏?”权云一震,“陛下什么时候收伏了这样的人物?”
“这一次出海的意外之喜。”秦风得意地道:“宁则远已经决定投靠我们大明,所以我们将全力支持他夺取宁氏族长之位。有了这位,宁氏在海外的销售网络,以及宁氏船厂,无数熟练的水手,都将归我大明所有。不出三年,我大明便将拥有一支傲视齐楚的水师,到时候齐楚千里海岸,对我大明来说,便是不设防的所在。”
第九百一十五章:地位
第九百一十五章:地位
权云现在是焦头乱额,一年来,大明连接打了数场大仗,将两年来的积蓄可谓是打得精光,虽然从秦国,蛮人那里得到了一些补偿,现在又从海上弄到了不少的银钱,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点钱,也只是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小户人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得花钱。何况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手头一时拮据,还可以扛一扛,顶一顶,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手里头没有余钱,终究是心里发慌。
一想到明年开春以后,朝廷必须面对的春荒,他心里就一阵阵的发毛。特别是新附的益阳,武陵,桃园三郡,可谓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便是开平郡,在陈志华督政之后,那里在战争结束之后,立即组织军民进行抢耕抢种,力图减少损失,但也只能是聊胜于无,开春之后,铁定也是要朝廷救济的。
到处都要用钱,手头却是一清二白,身为首辅,他自然是夜不能寐。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有遮风挡雨的处所,其忍耐程度便超乎想象,但如果连这样的最基本的条件都不能满足,那可就会出乱子。
暴乱,流窜为寇等等,各种各样的幺蛾子都会接锺而至。权云当个基层的亲民官,知道饥饿,是可以让一个人完全改头换面的。平素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在饥饿的逼迫之下,说不定就会铤而走险。
知道陛下要开海贸,他当然明白海贸的巨大利润,问题是想要赚到这笔钱,前期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个当口,他是不赞成陛下又开一摊子事的。
不过现在设立海事署,不要朝廷拿一分钱,他就无所谓了。如果能不花朝廷一分钱,还能把事情办起来,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个机构的设立与以后的发展,还是要从陛下那里讨个准话,免得以后惹出麻烦来。
“陛下,新设海事署,臣是没有意见的。根据现在的情况,陛下要亲领,臣也没有意见。”权云字斟句酌地道:“但以后呢?海事署究竟归属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