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资源贫瘠工业落后,还没有向巴尔干地区伸手的底气。
美国现在还不是后世的世界警察,手还伸不到地中海。哪怕是双方进行贸易,光运费就比原材料本身的价格还高。
那么俄罗斯就是保加利亚唯一的选择了。俄罗斯资源丰富,而且离保加利亚还近,有黑海相连,可以朝发夕至;而且工业不咋的,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品。
不光斐迪南觉得《俄保同盟》不错,远在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大三世,现在心情也很不错。
亚历山大三世,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三位皇帝,1881年~1894年在位。
亚历山大三世的统治是在亚历山大二世开创的繁荣局面下开始的,亚历山大三世也无意树立新政,无意过多干涉实际政务。
他采取了类似董事长式的治国方法:组织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人,形成了一个智囊圈子,让这些人先对国家政务进行研究,拿出几个处理方案,然后报呈皇帝本人,再作出最后决定。
在亚历山大三世期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顶峰,不但在军事上,也在经济上,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
但是由于俄罗斯上层统治集团推行的逆向改革措施,钳制了思想发展,严重阻碍了教育普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加速社会阶层对立,为最后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和内战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打下了伏笔。
在外交方面,亚历山大三世积极推行泛斯拉夫主义,这当然和俄罗斯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有关。
俄罗斯推行的泛斯拉夫主义有很强的外交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这显然是为了扩大俄罗斯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俄罗斯在斯拉夫民族居住区的统治地位。
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政策一方面对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促进当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消极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导火索,为俄罗斯帝国覆灭埋下了隐患。
除了奥匈帝国以外,和俄罗斯逐鹿巴尔干的还有德意志帝国。
德国一直希望获得一个地中海的暖港,打通北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通道,拦腰将欧洲切断,所以加快了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扩张势头。这也是德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之一。
在总体上,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的俄罗斯是和欧洲在文化和经济上最为接近的时期,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有相互的认同感,而且此时的俄罗斯已经完全可以不用武力,只通过外交努力即可实现政治意图。
亚历山大三世在外交事务上最著名,也是底气十足的一句话就是:俄国沙皇还在钓鱼,欧洲暂时可以等着(有一次亚历山大三世在度假休息时去钓鱼,负责欧洲事务的臣属跑来向亚历山大三世汇报紧急公务,亚历山大三世说出了这句话)。
可以说,亚历山大三世是俄罗斯十九世纪历史上最强大的统治者。
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只发动了一次对外战争:斯科别列夫指挥的小规模的梅尔夫绿洲之战。
梅尔夫是位于中亚土库曼斯坦的一个绿洲城市,在中国汉代文献中称为马雷,南北朝时文献又作末国,元代文献中则将此地称作麻里兀,或作马兰。
在梅尔夫并入俄罗斯版图之后,土库曼斯坦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1亚历山大三世由于受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的影响,心里有阴影,害怕遭到暗杀,而经常住在首都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
被人称为加特契纳的隐士,又由于甚少发动战争,亚历山大三世也被人和平制造者。
七十二章、《俄保同盟》二
看了盟约内容,亚历山大三世看看保罗-舒瓦洛夫也顺眼了很多,笑着说:“保罗伯爵,这次同保加利亚谈判的事,你办很不错!我们只付出了些许代价,就把保加利亚牢牢的绑在了俄罗斯的马车上了,在巴尔干地区扎下了一颗钉子!”
很显然亚历山大三世的气场很强大,至少保罗-舒瓦洛夫在他面前是战战克克的,尤其是德国撕毁再保险条约后。
不要以为怕马屁,是大苹果的专利,西方人也一样不逞多让。保罗-舒瓦洛夫忙说:“这都是沙皇陛下您的英明神武,带领着俄罗斯蒸蒸日上,令保加利亚人心生向往;还有尼古拉皇储的精明能干,我只是做好分内之事罢了,不值一提!”
亚历山大三世似乎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微笑没有反驳。
待保罗伯爵说完,才开口说:“嗯,这些拍马屁的话,就不要再说了!待会儿有一个关于保加利亚的会议,你也留下参加吧!”
保罗伯爵立刻做出了感激淋漓的表情,这次是真心的。自从德俄关系破裂后,他就被边缘化了,再也没有参加过高层会议。
这次沙皇留下他参加会议,这明显是一个好的信号,意味着他有机会重回权利中心。
……
圣彼得堡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一场事关保加利亚命运的会议召开了。
没有繁琐的礼仪,亚力山大三世直接开门见山的进入了主题,说:“我想同保加利亚缔结的条约,你们都知道了吧!今天的叫你们过来,就是要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保加利亚的外交政策!”
(备注:后面不是主要人物都称呼官职,外国人重名太多了,作者君也会晕。比如时任俄罗斯外交大臣:尼古拉-吉尔斯,就和尼古拉二世同名,这样的还有很多!)
亚历山大三世刚说完,财政大臣就开口说:“沙皇陛下,我们既然已经决定战略重心东移,那么对于巴尔干地区只要保持足够的影响力就够了,没必要投入太大的精力!”
“但这只是占时的,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未来还是要回来的,不能放松对巴尔干地区的渗透!”陆军大臣立马反对道
财政大臣摇了摇头,然后质问道:“可是我们的精力不是无限的对嘛?帝国的财政不能同时支持我们两线作战,西伯利亚铁路刚刚动工,这已经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资金!”
“短期内在欧洲收缩,是为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东方,等皇俄罗斯计划完成后,再回到欧洲也不迟,到时候我们的国力将更加强大,巴尔干挡不住帝国的步伐!”
……
然后俄罗斯帝国主要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