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来硬的就好了,反正他们也不敢造反!
塞尔维亚地区真正的硬骨头,奥匈帝国时期都杀得差不多了,能够被奥匈帝国统治,自然也就可以被保加利亚统治了。
黑山王国也差不多,国内的青壮都死得差不多了,又被斐迪南流放了一半的人口,现在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
口上嚷嚷几句还行,实际能力几乎为零,对付政府官员还有用,对于习惯了使用刺刀的贵族老爷们,这招可不好使!
教育大臣契科夫提议道:“陛下,我们教育部打算取缔全国的非保加利亚语学校,即便是要开设外语专业的学校,也必须要经过教育部批准。
同时,我们计划在新增领土地区,推广教育,直接聘用下放到地方的军功移民担任语言教师,教授保加利亚语。
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给予这些教师执法权,并且配备轻型武器!”
斐迪南揉了揉额头,这个才是真的狠啊!想想就觉得恐怖,每个老师天天都荷枪实弹去上课,并且他们还拥有执法权,碰到违反课堂纪律的,人家可以直接一枪蹦了,这都是合法的!
最终斐迪南还是同意了,损是损了一点儿,但只要有效不就行了?反正倒霉的也是别人,就算是真有哪个倒霉蛋违反课堂纪律被蹦了,也活该他倒霉,谁叫他命不好呢?
再说了,有压力就有动力,为了早点儿从这个恐怖的语言学校毕业,他们也不得不努力吧?
“可以,不过要把我好这个度,可以每个月组织一次语言考试,只要考核及格了,就可以毕业不用来上课了,但是毕业生今后在公众场合,就必须要使用保加利亚语!”斐迪南淡定的回答道
一个小插曲过去了,这些政策都只是在局部地区实行的,还占不到主流地位,那区区一两百万人,也还动摇不了保加利亚的国策。
现在最麻烦的还是裁军了,现在保加利亚的现役军人还有三百多万呢,目前正在以每天五万人的速度在减少,这个裁军速度已经不能够再快了。
这么多人,你总不能直接宣布解散就完事儿了吧?该发奖金的发奖金,该发土地的发土地,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人工去做的,现在保加利亚的铁路大半的运力,都是在为他们服务。
军功不足的最好办,一笔奖金发下去,地方政府领回去,直接安置工作,反正现在保加利亚也是百废待兴,不缺工作岗位!
剩下的人就不行了,安排谁去非洲,安排谁去亚洲,这些总得要分配吧,即便是分配了大地方,但是最后的小地方还需要实地确定啊!
基本上来说,目前好办法是一个也没有,都是采取最原始的分配方法。
第一就是自愿报名,这个只是极少数,条件好的地区,是不需要报名的,能报名的地方在这个年代都是真正的穷山恶水。这部分人的意愿,可以优先满足!
然后,剩下的就靠抓阄了,你们分配的地方好不好,就看师长们的运气好不好了,如果不幸去了非洲,那也没有办法,再苦的地方也是要有人去的。
包括高层贵族都是一样的待遇,以抓阄决定自己的封地好坏,反正运气不好你也不能怪别人。
高层军官抓阄只是决定大地方,到了小地方上大家还要继续抓阄,一层一层来吧,不患寡而患不均!
为了消磨大家的怨气,斐迪南也只能出这个好点子了,大家都靠运气决定未来,没有搞暗箱操作,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就比如我们的康斯坦丁首相,他的封地就在非洲地区,虽然还没有深入内陆,但是也不在沿海,不也没有办法更换么?
首相都没有办法更换更好的封地,普通贵族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想要放弃封地那个当然没有问题,政府还会补贴一大笔钱给你。
当然了,不愿意承担贵族责任的,自然也不能够享受贵族待遇了,爵位国家自然也是要收回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保加利亚还没有一人宣布要放弃贵族爵位的,因为身体、工作等各种原因无法封地的人到是不少,只能委托给政府代管。
这回斐迪南就非常好说话了,你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反正保加利亚政府现在也没有精力去帮你经营,荒着就荒着吧,现在保加利亚最不缺的就是荒地了。
反正按照欧洲的规矩,只要到了战争时期,贵族守土有责,能够按时报道参战就可以了。
第四章、权利平衡体系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就进入了1917年底,决定未来一年政府各部门费用的时刻又到了。
和战争时期不同的是,这次军方也要参与这次的预算争夺战,并且斐迪南还放出了风声,要进行新一轮的国企改制!
军方控制的企业,很可能要和军队分家,从今往后他们所有的经费都只有一条路——财政拨款!
当然,经营殖民地的分红还是有的,不过前提条件是先等保加利亚的殖民地实现赢利吧!
作为军方的代表人物,现在保加利亚的五大元帅天天围着斐迪南转,没事也能找出事情来,目的自然是为了军费了。
他们不受预算限制的好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战争时期,为了赢得战争,整个保加利亚都是在围着军队转,仗都打起来了,就算是政府没钱也必须要给他们弄出物资来啊!
现在经济已经开始恢复正常化了,军队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缺了什么,都直接向政府伸手要的霸气了!
一切按照规矩办事,从现在开始军队采购物资一样要给钱,没钱对不起请靠边。
从财政收入上来说,保加利亚是大大的增加了,1918年财政部给出的预算数字是52亿列弗(约合2.08亿英镑),如果是世界大战前的话,这个数字估计能够把内阁给乐死,现在也就那么回事!
财政收入增加了,地盘增加的更多,随之而来的行政经费开销也是水涨船高,最起码巴尔干地区要全部当成本土治理吧,这部分地区的行政经费就增加了三分一。
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战后重建经费等等,这些是怎么也少不了的。
至于战争赔款,很抱歉1918年的赔款数额,已经被德意用实物给冲抵了,比如殖民地、拆回来的工厂,这些不都是钱么?
工厂早就被政府转卖给了企业,拿到的这笔钱,也在1917年就给花得差不多了,所以这个52亿列弗就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