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需要安置的就是即将晋升的五个上将,不过大的方向也已经确定了下来,下部队带兵是不可能的了!
无非就是国防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总参谋长、战争大臣这几个位置中选了!
不要奇怪,这些位置之前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斐迪南为了抓权,将其闲置了。就算现在没有空缺,斐迪南也会让它空出来!
军事委员会出来后,这些职位就不怎么受重视了,权利大幅度的受到了削减,但是这些都不重要!
反正现在需要了,斐迪南不介意再次把这些职位抬起来,不管实权怎么样,起码听起来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如果现在有空军的话,斐迪南也不介意再搞一个空军大臣出来!
至于让陆军上将出任海军大臣合不合适,斐迪南一点儿都不担心。
保加利亚的海军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现役的最高级别指挥官,还仅仅是一名上校,之前的海军将军们,早就被斐迪南勒令退役了。
再说了,陆军大臣是上将,海军大臣是上校,这不是给海军摸黑么?难道海军就一定比陆军低,这还是低了n个等级?
未来保加利亚也是要大建海军的,至于这个未来是多久,反正是很久了,久到斐迪南都不知道具体时间了!
不过,为了安抚人心,也为了迎合民众心中的强国梦!斐迪南还是喊出了:“十年内保加利亚海军扩充十倍,二十年内扩充二十倍”的口号!
好吧,不知道保加利亚海军规模的人,听到这句宣言后,估计会震撼不已,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会不屑一顾。
巴尔干战争一结束,俄国人就放下了保加利亚的国旗,重新挂起了俄罗斯帝国的旗帜,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马尔马拉海。
毕竟俄国人也是要面子的,老是顶着小弟的马甲,官兵们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
按六千吨计算,扩大十倍才六万吨,二十倍也才十二万吨,比现在的黑海舰队规模还要略小些!
当然,对现在的保加利亚海军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起码他们知道后面有钱买新军舰了。
好吧,这些都是斐迪南的权谋手段了。不把权利限制死死的,看一战中威廉二世的教训就知道了!
本来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人占到了优势,他们就有机会和英法谈判,体面的结束战争了,可惜军官团们不答应,要继续打!
结果,英法不得不付出大代价,拉美国上船,继续和德国人死磕。
猛虎也架不住群狼啊!
德国世界第一的陆军,还是顶不住英法美三家的联合,硬是活生生的耗死了第二帝国!
……
几番思所后,斐迪南还是决定任命:波波夫上将担任陆军大臣、彼得罗夫上将担任海军大臣、但丁-克里斯托夫上将担任国防大臣、安德烈-布拉斯科夫上将担任战争大臣、伊米亚-迪米特耶夫上将担任总参谋长。
好吧,彼得罗夫算是最惨了,捞到了海军大臣这个闲职,手下那支海警舰队,现在还听命于海关总署。
没办法,谁叫他是斐迪南的亲信呢?现在安抚功臣的时候,就该做出表率作用。
这也不算亏待了,海军大扩编后,立马就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权派,当然前提是能够熬到那一天!
当然,彼得罗夫也没得选,对比其他人,无论是资历还是军功,他都不占优势。尤其是年龄上,最年轻的他,无疑是最吃亏的!
之前,他可以担任参谋长,但那个参谋长的含金量,要比现在低得多,而且是陆军参谋长,和现在总参谋长不是一个概念!
这也是斐迪南故意的,这次人事任命后,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内,他们几人的位置都很有可能不会发生变化。
优待功臣,是斐迪南一贯的主张。正常情况下,只要不出状况。他们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为止!
而他们五人中年龄最长的但丁-克里斯托夫现在也不过48岁,等他退休?抱歉,到了这个级别,只能等他们自己想退休,又或者是提前挂了。
这些对彼得罗夫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选择就是推动海军建设,将保加利亚那支名为“海军”实为“海警”的舰队,变成名符其实的海军舰队,他海军大臣的位置也才能够名符其实!
毕竟斐迪南要推动海军发展,也不能亲自下场吧!这种事当然要小弟上了,而彼得罗夫又正好赶上了。
八十二章、战争花费——军功贵族崛起
斐迪南才刚刚把军队的改组计划完成,还没来得及发布,首相康斯坦丁和财政大臣肯尼迪就找上门了。
“大公,这是我们在这次战争中开销报表,战争花费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尤其是君士坦丁堡战役,更是大大超出了预算!”财政大臣严肃的说
斐迪南点了点头,平静的说:“这是正常的,战场上千变万化,发生点儿意外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毕竟是赢得了这次战争,些许金钱上的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了,超支了多少?”
财政大臣眼神的一丝慌乱一闪而逝,然后迅速平复了一下心情,说:“没有超支,反而是节省了7000万列弗。我们原来的预算是3亿列弗的战争经费,现在的实际花销大概在2.3亿列弗左右!”
节省了7000万列弗,这个数字在斐迪南脑海中一闪,很是有些吃惊,打仗居然还有结余的说法?确是出乎意料!
要知道7000万列弗,要是折合库平银的话就是1866.67万两,都可以买下北洋舰队了!(备注:汇率取1901年,1两库平银=3.75列弗=0.15英镑)
刚刚穿越的时候,听到这个数字斐迪南肯定会欣喜若狂,到了现在么,这个数字已经不能令他动容了。
微微一惊后,斐迪南若无其事的打开了资料,仔细的看了起来。
首先越入眼前的就是弹药消耗,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军队共消耗了:各类炮弹三百八十七万余发,子弹二点七亿余发。
各类炮弹的具体消耗量,斐迪南都不往下看啦,反正他只看到了总价值近七千万列弗,就继续向下看了。
其中君士坦堡战役中,就消耗了百分之七十的炮弹,百分之三十的子弹,可以说这场战争主要的吞金大户就是君士坦丁堡战役!
好吧,这还只是保加利亚自己的弹药开销,所有开销都是成本价,很多生产弹药的原材料,都只记取了人工费,完全没有考虑到利润。
要是在国际市场上采购的话,没有上亿列弗根本就不可能买下来!
至于俄国人提供的重炮,以及消耗的炮弹,都没有计算在类。
财政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