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反告柳志财
于通判受了魏知府的委托,一定要判清涵姐妹不孝,要让清涵姐妹重新回归柳家。
这样一来,魏知府才能通过柳志财,拆散清涵和林远的婚姻。
于通判是魏知府的心腹,当然要尽力完成任务,此刻便不管外面多少人议论,径自判断。
“大齐素来以孝治国,从未听说过有女儿敢要求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这等大不孝之举,断然不可纵容。”
于通判一拍惊堂木,就要当堂宣判。
“于大人,等等。”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高喊一声。
众人一愣,扭头看向声音来处,结果就见到三个年轻男子从人群中走出。不用说,这三人自然是秦三还有袁明泽他们了。
袁明泽走上前来,朝着于通判一拱手。
“于大人,自古以来都有父慈子孝一说,父慈在先,子孝在后。
儿年幼时,父亲慈爱养育幼儿,儿长大之后,方有儿子孝顺父亲。
若父亲不慈,又何来儿子孝顺儿子女儿都是一般。
这柳志财任由妻子打骂nuèdài女儿,还见财起意将女儿卖入火坑,这等行径本就是不慈,又如何要求女儿孝顺”
“更何况,柳清涵已经将母亲留下的嫁妆田产留给了柳志财。
另外还给了柳志财十五两银子,已经算是买断了十几年的养育恩情,又何来说不孝
大人这般断案,实在有失偏颇,今日公堂上的对答宣判流传出去,不知道辽东府的百姓会怎么想”
袁明泽这一番话,引起了公堂外一众百姓的共鸣,众人这时也不管那些了,都高声附和。
“对,对,这位公子言之有理,这柳志财夫妻不肯善待女儿,凭什么还要闺女孝顺他们
再者说了,他们已经收了人家三个姑娘的银子,也同意写下了文书。
这件事已成定局,哪里还能反悔”
“我看啊,这是见到三个闺女离开家,非但没有混不下去,反而日子越过越好,他们这是不甘心了,又想来占便宜。
没想到人家闺女不肯,他们恼羞成怒,就想着反咬一口诬告人家了。”
外头看热闹的百姓也不是傻子,谁还能看不懂这些
“我告诉你们是怎么回事吧,还不是那位小霸王小衙内看中了这个柳姑娘成天惦记着人家朝思暮想。
可是这位柳姑娘已经有了婚约,早就定亲了。
小霸王没办法,就找到了柳姑娘的爹,想要让柳志财劝说闺女跟原本的未婚夫解除婚约,嫁给小霸王。”
“柳姑娘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人,也不贪图魏家的富贵,断然拒绝了。
这边柳志财还有魏家恼羞成怒,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场诬告。
这件事最近几天府城里都传遍了,你们难道没听说么”
人群里,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副知情者的模样,与众人交头接耳像是在私下议论。
可是那声音却非常大,旁边的好多人都听的真切。
听到这话的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闹了半天,这是有人在幕后操控呢。
哎呀,那可坏了,这位柳姑娘就是个寻常百姓,如何斗得过那位衙内啊”
众人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谁不知道那位小霸王的名声凡事被他看中的人,哪有能逃脱的
一时间,公堂之外百姓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声音也都很大。
于通判坐在公堂之上,听着外面众人的议论,只觉得脸上一阵阵发热。
知府大人竟是这般用心,如今又被人当面点破,这可要如何收场
于通判觉得脸上有点儿挂不住,于是红着一张脸,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
“堂下何人大胆狂徒,公堂之上岂容你放肆
来人,将这狂徒给本官抓起来,重打二十大板。”
于通判心里憋着一口气无处可发,只好冲着堂下站着的袁明泽去了。
旁边的差役听了这话,不由得叫苦,于大人盛怒之下估计没看明白,他们可是看的真切啊。
说话的这位公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更何况人家还是跟着秦三公子一起进来的,很明显人家这是跟秦府有关联。
他们是什么人就是个衙门里当差的,敢去招惹秦府
就在差役们犹犹豫豫不敢上前,于大人又要发火的工夫,袁明泽含笑往前又走了两步,朝着于大人拱手笑道
“学生袁明泽,京城人士,三年前在江南侥幸中了解元,家父去年刚刚升任顺天府尹。”
袁明泽最开始并不想说出身份,只是这官场之上最是狗眼看人低,他要是掖着藏着,人家还以为他怕事呢。
索性亮出身份来,也让这个于通判知道知道,别以为他好欺负。
大齐律,有秀才和举人的功名,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见官不跪。
举人就可以做官,知县、县丞、推官等等都可以,如果有门路的,也可以做到通判这等位置。
所以当于通判一听说眼前这是个举人的时候,心头就是一凛。
等到袁明泽说自己是顺天府尹家的公子时,于通判差点儿站起来。
顺天府尹啊,那可是天子脚下,比辽东知府还高一品的官员呢。
能够做到顺天府尹的,在朝廷里都是有背景有靠山。
顺天府尹家的公子,人家还有举人功名,他刚才差点儿让差役把人家抓起来打板子。
这要是真打了,估计他这个通判也就做到头了。
于通判一想到这里,冷汗就忍不住往下流,刚要开口说话,不成想对面的袁明泽又开口了。
“这位柳姑娘,是学生的表妹。
学生的姑母当年嫁到了柳树屯的柳志财,可惜天不假年,年纪轻轻便过世了。”
“大人,学生此次乃是受家父所托,前来辽东府,状告柳志财。
柳志财只因为妻子生了三个女儿,便伙同母亲一起nuèdài妻子,导致刚生产不就的妻子染上重病不治过世。
柳志财拿了袁家无数好处,却nuèdài袁家女儿和外孙女。侵占妻子嫁妆财产,实在不配为人夫为人父。”
“大人,这是家父亲笔信,还有状纸一份,还请大人受理,为学生死去的姑母伸冤。”
袁明泽说着,便将一封信和一份状纸递到了于通判的跟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