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文科之王 白湖湾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事情节之后也开始走俏市场。

《明朝的那些事儿》,《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等作品则成为其中的翘楚。

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同人作品也先后出现,其中《悟空传》就即将成为其中的经典之作。

可以肯定的是。

林涛无法去扭转这些作品的出现,也不可能去复制这些曾经出现的经典。

但是他脑中有着整个文学市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展脉络,林涛并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编辑。

一个有着资深审稿经历的编辑。

这种经历对他而言,就意味着财富和扭转命运的机会。

林涛并不相信因为重生就可以肆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跟强大和不可扭转的现实而言,重生只是他一个人的安徒生童话故事而已。

11月最后一个礼拜。

林涛并不意外收到了教务处一个关于严重警告的纪律处分,理由却令他有些嗤之以鼻。

扰乱学校公共秩序。

在《东江文学》的编辑部。

作为文学社的总编。

江燕其实对王东东推荐的所谓的少年作家并不是十分感冒。

毕竟以她的资历,国内最为顶尖的作家都见过甚至私交甚密,即使是年青一代7o后,8o后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在她面前也只能算是晚辈。

她见过的年轻作家何止数以百计,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她还真不是一定就看得上眼。

林涛的那篇小文章她看过,清新隽丽而且富有细腻的感情,笔力回旋也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技巧。

但是杂文毕竟是杂文。

《东江文学》不需要杂文,而是需要代表性的作品,尤以小说为主。

她相信世界上不会缺少天才,寒寒、三子,郭敬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在林涛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展露出了非同一般的写作天赋,但是这毕竟只是极少数。

至少在没有见到正式的作品之前,她断然不会对一个高中生关注太多。

但是之前她已经问过王东东两次有关于林涛的情况,这是出于对王东东的一种好奇。

她好奇这个中学生究竟有什么闪光点让王东东这个由她一手挖掘的金牌编辑都如此力挺。

一直到看完手中的这本稿子。

江燕才真的懂了。

奇才!

怪才!

也断然是一个天才!

“好,真是一部好作品!”

在《东江文学》的总编办公室里,听到江燕的话,王东东脸上凝重的神色不由得缓缓舒展开。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江燕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激动。

眉眼间尽是愉悦之色。

她的确很高兴。

生活本是如此,做事业也是一样,期待过高失望就会越大,但是无所期望时却反而会现惊喜。

眼前的这本作品的确给了江燕一个莫大的惊喜。

不仅仅是惊喜,甚至有些诧异。

如果王东东告诉她这份手稿是出自哪位知名作家之手,她顶多会会心一笑然后就让对方签下来。

但是翻过封面一看,这份手稿上赫然就有林涛用简笔书法写出来的作品名字和自己的署名以及日期。

“江老师,这部作品您看看还能瞧得上眼不?”

王东东的脸上有些揶揄之色。

江燕以前是东江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是当年江燕从东江大学一手掘的人才,两人之间亦师亦友,平时也喜欢开些玩笑。

江燕一听这话脸上立马就露出一丝笑意。

“你小子是嫌我目光短浅吧。”

“哈哈哈,哪敢哪敢。”

“好了,我还不知道你小子是什么心思,稿子我已经看了,一句话,作品惊奇,写作的人更让人意外,签了!”

哈哈哈!

王东东闻言不由得笑出了声来。

他毫不怀疑林涛的这部作品会给人惊喜,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部作品究竟会在规矩重重的中国文学圈引起怎样的反响。

一想到那些思想僵化的老家伙怒眉瞪眼的样子他就忍不住想笑。

(半夜求一推荐票,欢迎入群:49o793381)

072 一只猫(答案揭晓)

在林涛看来,生活中有两种人会活得比其他人更惬意或者说轻松一些。

一种人是知足,把每一次的获得都当做是一种惊喜。知足者常乐,别人的馈赠并不是理所应当,不应过多的奢求。

另一种人则是那个给予别人惊喜的人。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玫瑰情义太重,香味够轻却是无价的。

此刻在王东东和江燕看来,林涛自然是属于后者。

一个作家,能够写出一部荡气回肠的作品同样能够饕餮读者。

而一部出人意料的作品,带给人的惊喜总是会在不被期待中被夸大,即使是审稿无数的江燕也是头一次觉得自己错看了人。

不是高看了对方。

而是小看了一个16岁的高中生笔下流淌的文字竟然会有如此惊奇的效果。

“东东,这份稿子你也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

江燕对王东东而言,亦师亦友,但是在江燕眼中,王东东的才华却是第一位的。

当初她从东江大学把王东东这小子带到编辑部来的初衷也正是因为看好他在创作上的才华和天赋。

但是事与愿违。

随着王东东在编辑部地位的提升而且越来越稳固,他在文学一途上的潜力却越地开始被掩藏起来。

甚至直到被消磨殆尽。

尽管这种两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并不影响两人之间多年下来已经累积起来的友谊,但是王东东的选择毕竟已经跟江燕的初衷相背离了。

虽不气愤,却总有些失落。

从手上的这份稿子里面,江燕其实隐隐看到了一丝当初王东东的影子,或者说并不是影子,而是一种无比惊人的潜力。

所以她不由得有些心动。

爱文的人总是惺惺相惜。

中国人说文人相轻,但事实上,作为一个前辈来说,江燕对林涛的作品却充满了赞赏和好奇。

“这个我可不敢在您面前胡乱指点江山,要不江老师您点评一下,回头也省得我们绞尽脑汁去想推荐词了,哈哈哈。”

王东东的笑声多半让江燕有些无奈。

随着时间越长,

她曾经最喜欢的学生身上也慢慢地少了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书生意气,其实王东东自己并未察觉。

如果是以往。

在江燕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针对稿子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管褒贬,而是以一个文人最纯粹的态度。

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

“你小子这么多年贫嘴的脾气没改,也好,我也不耽误你时间了,就说两句话。

一句是开卷中始见惊奇,一句是行文中屡见国人情怀。是一本极好的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