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的想法。
真的有人会盯着电脑把一本杂志看完吗?更别说是花钱买来看的。
但是在林涛的认知中,电子杂志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遍的,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和普及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杂志市场运作模式。
当然,纯粹的电子版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容易造成大量读者的缺失,毕竟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接纳这种方式。
但是眼下根本就没有大量的时间来让王东东进行大数量的印刷和派送工作,所以选择这种方式也只是无可奈何之举。
只是真的有人会付费订阅吗?
林涛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是无疑在最短的不到两天时间内,他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做到了自己所能够做到的极限。
作为一本定价4.5元的半月刊杂志。
林涛所设计的这一个版本绝对是分量十足的,将近百页的容量即使是再苛刻的人也难以指责,最重要的,尽管目录上只有3个标题,但是无疑每一条标题都足以引发媒体的轰动。
《小白专题》?
天哪!
《功夫熊猫2》真的出来了!
还有《爱情公寓2》!!
除了两本老作品的续集之外,最令人好奇的是小白的第三部作品《盗墓笔记》。
跟众人的诧异和震惊相比。
徐源无疑是极为愤怒的。
嘭!
“怎么可能!混蛋!”
“徐副总,现在外面已经说开了!”
“哼,只不过是一篇电子稿而已,算什么,就算是他搞出来了又怎样,有没有人花钱买还是未知数。”
不仅仅是徐源。
暗自愤怒的人并不在少数。
包括之前从《东江文学》转过来的一些员工,也包括此前看热闹时冷嘲热讽的一些人。
其中就包括小说家集团的副总王高。
“不过王总,我觉得这也无关大雅,我刚才看了一下《东江文学》这一期杂志的目录和内容,所谓的小白专刊就是小白前两部作品的续集和新作品的第一卷。
如果是这样的话,《东江文学》的月销量应不会低的,不过他们熬过了这一期,那下一期怎么办?
连载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五次十次,但是它总有一天会结束的,到时候怎么办?《东江文学》只要一天没有重新获得评选资格,那它就一直会没有稿子,这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哼!小白能救得了他一时,救不了他一世,更何况它现在已经变成了电子版,我就不信它的销量会高到哪里去。”
事实上。
王高和徐源这一次又猜错了。
第二天一早。
也就是9月2号。
杨敏一早来到公司。
大老远就看到杂志社走廊里有人在庆祝。
“首日3万册!太厉害了!”
“当初徐副总搞这个东西的时候,其实就注定了会成功的!”
“对,王总编那个人不踏实。”
“再说了,徐副总毕竟后台硬,有了评选资格人气自然就容易起来了。”
“杨主任!”
“杨主任!”
看到杨敏过来。
一群人立马有些色变。
杨敏毕竟是公司编辑部的办公室主任,算得上是他们的上级管家。
“大早上的不做事情一个个在这里乱嚼什么舌根。”
“杨主任,我们--”
“不用解释了,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东江文学》和《生活文学》都是我们杂志社下面的业务,我没有对谁有偏见,但是你们有没有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不过--”
“小杨,你也到了?”
杨敏话还没说完。
听到徐源的声音,立马就转过身子。
“徐副总!”
“徐副总您早啊!”
“早啊,徐副总!”
“徐副总,恭喜您了,《生活文学》昨天卖了3万册呢!”
“对啊,徐副总,恭喜您了!”
“徐副总,您是不是要请个客!呵呵呵!”
看着众人的那一副嘴脸,杨敏不由得有些恶俗,但是脸上仍然挂着笑,首日发行3万册对于一本刚刚创刊上市的杂志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不错甚至惊喜的成绩。
因为《生活文学》一开始直接就是走的《东江文学》的路子,包括杂志的排版,杂志的发行渠道等等。
人员上甚至直接就是从《东江文学》那边挖人。
有这种底子,能够走到3万册的首日销售量,事实上并不值得庆幸,只不过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大家都心知肚明。
“徐副总好,恭喜您了!”
“呵呵呵,小杨啊,我可是希望你到这边来帮我的。”
“帮你?就你3万册的首日发行量我怕杨助理没过去三天就没有激情了。”
呼啦一声。
众人突然就让开来。
只见王东东一脸笑意地从走廊另一侧走进来。
徐源听到王东东这句话,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变得有些僵硬。
这混蛋!
特么的竟然回来了!!
“原来王总编回来了啊?我听说《东江文学》卖得不错,怎么样?王总编你是不是说出来让我们大家都高兴高兴。”
但是让徐源抓狂的是,王东东说完那句话之后竟然连理都没理他,径直就朝杨敏走了过去。
两人低声凑在一起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见杨敏转身立马就离开了。
两个领导“打架”,众人也不好继续在这里看热闹,纷纷走开,但是却又对徐源和王东东两人接下来的“交锋”极为感兴趣。
正好这时候,杨敏又转身走了回来,手里面还拿着一张表格。
“李亮亮,你过来把结果念给徐副总听听。”
王东东叫住了一个从身边走过去的员工,那个叫李亮亮的年轻人吓了一跳,脸上的神色可能因为王东东突然叫住他变得有些紧张。
因为他正是之前从《东江文学》离开的人之一。
气氛骤然就变得紧张了起来。
真个走廊里各个办公室的人立马就涌了出来,他们知道王东东的意思,这张表格上肯定是《东江文学》昨日的销售情况。
王东东虽然只在《东江文学》的官网上公开了一个电子杂志的封面和目录,但是在页面的底部却公布了购买通道,定价同样是4.5元。
只是王东东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生活文学》的员工绝对没有人购买杂志的电子版内容,所以并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而事实就是。
电子版杂志里面除了目录以外根本就没有内容,而是按照林涛的设计做了一期特殊的销售策略。
那就是订购的读者提供地址和联系方式。
《东江文学》杂志社会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把杂志邮寄给每一个人,为了表达歉意,将会从订购的人里面随即抽出500个读者赠送林涛亲笔签名的作品一本。
之所以出此下策。
正是由于林涛知道王东东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把杂志印刷出来,所以只好采用这样一个办法。
而昨天晚上赶回宁安之后,其实王东东就已经组织人手开始加班加点地印刷和派件了。
有了之前林涛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