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
话题很快就转移到跟中国人的出版合同上。
“是的,我想你的消息是对的,我的确跟中国人签订了一个出版合同。”
“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这是一步坏棋,中国人会有好的作品能够获得我们的读者的青睐吗?我想不可能。”
约翰逊的话和很直白。
事实上,也很现实。
不仅仅是他,包括莱恩自己在内,在没有见过《功夫熊猫》之前,他同样是这么认为的。
“《哈利波特》和《指怀王》去年霸占了中国的图书销售榜,甚至连《达芬奇的密码》都在畅销书的行列。
我想即使中国人很气愤也很难改变这样的事实,你认为中国人能够写出像《哈利波特》或者《指环王》一样的作品吗?”
莱恩并不喜欢约翰逊的语气。
只是在兰登书屋这种巨头面前,他也无法反驳。
在告诉工业化时代,尤其是像英国这种工业化极为发达的国家里。
效率已经被放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从排版到印刷只用了几天的时间。
而此刻在远东的中国。
农历新年也悄然而至。
林涛并没有刻意去营造某种节日的气氛。
只是静静的享受这份安静的时光。
而后才是思想迸发。
在农历新春之前的最后几天,他新添了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
媒体有关《功夫熊猫》海外发行的争论已经渐渐消散。
在农历新春的节日气氛面前。
这显然只是一个插曲。
不过在松平时。
却有着比春节更为重磅的消息和轰动开始酝酿。
腊月28日。
就在政府机关即将放假的前夕。
松平市电视台突然公布了一则消息。
市委市政府在近日召开的政府工作会议上,正式通过了由市长江司成提议讨论的《关于西街老城区拆迁补偿和安置的办法》、《西街老城改造项目规划书》以及《西街老城改造项目招投标意见书》等三个文件。
一时间。
整个松平市就变得沸腾起来。
落地了!
等了多年的拆迁改建政策终于落地了。
在拆迁补偿方面。
松平市政府充分考虑了西街的民意,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偿和安置,而对于一些钉子户则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
跟其他的地方大不相同的是,西街几乎没有钉子户。
并不是因为这一块地土地没有价值,相反,对于整个松平市的发展都极为重要,只是西街真的是太破了。
没有人愿意背着钉子户被整个西街街坊邻居唾骂的骂名而固守一地,之前的好几任市长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江司成从一开始就把西街老城的拆迁问题作为解决松平发展问题的关键。
认真布局,合理考察,大胆假设,沟通各方,这才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
对于松平人。
尤其是西街的松平人来说。
2006年农历新春无疑是喜悦的。
但是对于整个东江文学杂志社而言。
却是在忐忑中度过的。
由于《功夫熊猫》将会选择在中国农历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在欧洲正式发售。首日的统计结果将会在正月初一的晚上才会得到最后的数字。
所以几乎整个《功夫熊猫》的国内运营团队都在当天晚上苦苦等候消息,即使有些人已经放假回家。
在这一刻。
对于他们而言,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功夫熊猫》极有可能成为第一部代表中国图书征战欧洲畅销榜单的作品。
如果成功的话。
那么不仅仅是《功夫熊猫》和作者小白。
包括作为幕后运营团队成员的他们而言,这都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记录。
137 50英镑!
黑色的夜幕已经笼罩了整个泰晤士河沿岸的地区。【ㄨ】
从高空中俯视而下。
整个伦敦是都被灯火笼罩着,璀璨光辉。
在英国。
尤其是在伦敦这样一座共同孕育着璀璨的古老文化和经典的现代艺术之都里,时尚从来就不曾远离过。
不远处的大本钟刚刚敲响了第十二下钟声。
新的一年在夜幕中缓缓到来。
狂欢和呐喊声充斥着整个城市。
但是在位于圣乔治街的安妮书店里。
时光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
喧嚣不再。
只剩下安宁的气息和柔和的白光。
尽管是跨年夜。
但是仍然有不少的青年男女喜欢在这个时候潜入书屋静静地在文字中寻常乐趣。
曾经有一篇报道认为,在英国的意念365天中,几乎每一天都是读书日,尽管这多少有些夸张。
但是却从另外一个方面佐证了英国人热爱书籍的现实。
在英国,很常见有人会捧着书在阅读。
火车上。
汽车上。
路边。
随处可见。
而像今夜这样,在跨年夜钻进书屋里寻找好书的人同样不在少数。
在位于书屋入口处的一处书架上,满满地摆着一摞新书。
在书皮的封面上,“中国”两个大字赫然入目。
这个封面是王东东征求了林涛的意见之后跟莱恩协商出来最终确定的封面,“来自中国作家的神奇作品”这句话被印在封面最显眼的位置。
不管是王东东还是莱恩都认为这是吸引眼球的一个最佳方式。
而事实上。
他们的确成功了。
几乎每一个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会忍不住抽出这本书翻看一下目录。
“《功夫熊猫》?这是什么书?”
“中国人写的?我不认为是什么好的作品。”
“中国人能写出好看的作品吗?”
“嘿,你们中国人写的。”
此起彼伏地。
在书店里很频繁地听到这样的言论。
杨美有些皱眉,却并没有去尝试反驳什么。
作为一个在伦敦国王学院留学超过三年的中国留学生,她很明白这样的反驳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惹来几句讨厌的讽刺之外。
英国人可并不像书里面描写的那样都是绅士。
恰恰相反。
在伦敦这样一座世界级的城市里,中国的文化也并没有那么深远的影响力,至少在文学作品方面是这样。
在伦敦的书店里,很少看得到来自中国作家写的新书,像今天这样在跨年夜发售的书就更少了。
杨美有些好奇地从书架上挑了一本找到一个角落开始安静地翻开书页。
“功夫熊猫?”
书名怎么有些熟悉。
杨美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名字似乎在那里看到过,只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确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了。【ㄨ】
上次在网上浏览国内信息的时候,她曾经看到过国内的一则报道,2005年度中国国内市场类图书销售冠军被一本中国作品夺回。
而那本作品的名字正是《功夫熊猫》。
杨美自然不会想到这本中国作品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选择在欧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