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也是头头是道。
两人若不是年纪差得太大,他甚至要以为两人是在互相吹捧中吹了一路的牛皮回来。
“那小子,别的本事没有,光有一张嘴皮子。”
“老江啊,你这话我就不赞同了,嘴皮子这东西可有可无,但是有一点,能把嘴皮子耍厉害的人可不简单,这肚子里要是没点货可耍不出来。
你别看那小子牛皮吹得厉害,但是分析起问题来也是头头是道,我回来还细想了一下,你还别说,还真给他说得有鼻子有脸的。
反倒一想过来,这一群大老爷们还不如一个孩子,脸上挂不住啊。怎么样,西街那边有什么方案不,这还有不到一个礼拜的功夫就过年了。
要是措施出不来,恐怕到时候就是我们俩大放厥词咯!呵呵呵!”
石正飞说完自己都忍不住先笑了起来,但是江司成听得出来,这笑声啊多半是不对味的。
如果真如石正飞所说的那样在年底出不来政策,恐怕就不只是大放厥词那么简单了。
“西街的问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以前国华市长还在的时候,就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问题,但是阻力比较大。
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难处,一嘛是拆迁补偿的问题,怎么补偿,补偿多少,由谁补偿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第二,拆迁拆迁,拆简单,迁嘛是大问题,老西街的居民往哪里迁,这个要想好,想不好,往后闹起来还是个尾大不掉的问题。
第三就是规划的问题,老西街拆起来容易,建起来难,建什么,怎么规划,由谁来建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次的文件中都要体现出来,否则很难取信于人。
西街的问题拖的时间太长了,如果没有个妥当和全面的措施,恐怕搬迁的难度会非常大。”
石正飞久久不语。
在上任之初他就已经跟林国华谈过一次松平的问题,一句话,松平能不能发展,关键在西街。
如果西街的问题解决不了,松平就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
江司成所说的问题他不是不知道,只是解决这些问题,真的是一时半会的时间吗?
不仅仅是他。
江司成也很明白,这绝不是一时的问题。
而是一个长久的,需要周全地规划的问题。
但是两人之所以如此仓促地提出这个问题,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有时候有些事不到火烧眉毛的时候,根本就下不了那个决心。
最重要的是。
经历过几次动荡,现如今的松平市需要一次刺激来鼓舞人心振奋经济。
请输入正文
128 不可能的五百万册
(免得发错,不分两章了!一章搞定!下班比较晚,这一章写了将近五个小时,如果有错别字请提醒。)
“程颢,伟伟不是你叫的。”
伟伟不是你叫的!!!
如果是慢镜头一般地回放的话,林若男的声音就仿佛是在沸腾的油锅里倒进了一碗水,乍然而起的油花翻滚着在瞬间就将水汽蒸发。
很快就再次变得风平浪静。
犹如没有发生任何事一般。
耳边只有酒吧里的喧嚣和钢琴的琴键被敲击着发出的声音。
但是耳边早就已经尘埃落定的声音却仿佛呼啸而过的风暴,即使烟消云散,仍然残留着一丝猛烈的气息。
林若男就像是一个静静而立的雕像,目光平静而锐利,落到程颢脸上,刺痛得厉害。
包括田小妹在内,其余几个少年完全是一副哑然无语的表情愣愣地坐在那里看着她,眼里满是疑惑和一丝愕然。
很显然。
他们意识到了林若男并不是在开玩笑。
毕竟这样的玩笑并不好笑,甚至有些过分。
如果不是玩笑---
他们不能去想象结果会是什么。
在他们的印象中。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程颢几乎就是完美的代名,但是此刻,那个深凹着坐进沙发里的男生脸上却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跟那种与他的年龄并相符的沉稳和老练相比,眼前的程颢似乎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父母耳提面命时脑中浮现出的那个形象。
程颢的脸色的确有些不好看。
正如旁人所想的一样。
他从未被人如此呛声过,除了林涛。
更何况是最不可能的林若男。
伟伟是林伟在家里时长辈们对他的称呼,即使是于鑫那个王八蛋都不会这样称呼林伟。
程颢或许不知道。
又或许知道。
林若男并不会去花心思考虑这样复杂的问题。
她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终结程颢心里的那一丝优越感和荒谬的老成之态。
在一群人愕然的神色中。
程颢几乎是霍地站起来走到林若男面前。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爆发的时候。
他却只是冷冷地打量着身前的林若男,继而脸色又趋于和缓地笑了笑,犹如并没有因为林若男之前的话而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影响。
不管如何。
就这份气度而言,程颢已经超过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所能够达到的极限。
气氛稍稍和缓之后,林若男和林伟只好又坐了下来,只是脸上的神色多少都显得有些不怎么自在。
“若男,明天是你的生日吧,这是我特地从东江文学杂志社弄到的一本小白亲笔签名的《功夫熊猫》,送给你做生日礼物吧。”
书递到林若男面前的时候。
她的确有些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程颢几乎占尽了天下少年的便宜。
无论家世还是才华,都极为出色。
甚至连对女孩子心里的捕获都远超旁人。
林若男的确很喜欢《功夫熊猫》,更喜欢那个未曾谋面的作者小白。
事实上。
不仅仅是她,就连坐在旁边的于鑫和林伟都有些意动。
“小白的亲笔签名耶,快给我看看!”
书还没捂热就被另一侧的田小妹抢了过去,她脸上满是狂热之色,这赫然又是一个狂热的小bai粉。
签名的确是林涛亲笔写的,当初王东东为了刺激销量,他上次去宁安的时候一口气签了几百本。
除了杂志社的工作人员拿走一部分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被王东东用作促销和人情之物了。
以程颢在宁安市的地位拿到一本并不为过。
“这本书还是有些意思的,只是作者的功底并不厚,占了创意的便宜,总体来说也不过如此。”
如果不是程颢就在眼前,恐怕很难想象这种话会出自一个少年人之口。
程颢眉宇间的那种自信和成熟是旁人学都无法学会的。
只是林若男多半不赞同这样的观点。
入眼的字迹有些熟悉的味道,但是她并不记得似乎是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