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4 章(1 / 1)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于回头,那只有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走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想回头,那都不可能了。

如今的安排,只是未雨绸缪的而已。

而且,军中同样被他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赵云为首的陆军,一部分是以周瑜为首的水军。

毕竟,水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兵种,有着大用,而赵云这些陆地将军,并不适合作为水军的存在,那么就要有着专业的人员来统领着,而周瑜就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当然,不管是水军,还是陆军的,那都是属于军部的,而赵云作为兵马大元帅的存在,还是能够调度的。

关外之地的情况,由赵云等陆地将军处理;而训练水军的事情,就由周瑜这些人来处理。

什么人适合着做什么,该放到什么的位置上,那也才能够发挥着本身应有的才华。

扫视一下众人。

刘琦同样知道大殿中的众人,有着很多的疑问。

如今中原已经平定,他却还是要训练着众多的兵马,怎么看都有些穷兵默武的状态。

毕竟在这时,应该是努力发展着中原的,而不是有着其他想法的。

想到这里。

刘琦便开口道:“朕知道众卿可能有着诸多的疑惑,等下朕会说明的!”

“如今,中原已经一统,而经历过诸侯分割,还有着各种的战争,中原各处,也正是百业待兴的情况,那便要靠着各位文臣的忙碌了!”

“而且,朕会颁布着各种制度下去,同时派出诸多的密探潜伏在各州郡,若是有敢阳奉阴违的,杀无赦!”

他可是知道,一昧的壮大着兵力,那可是不行的,很可能会引起着民变。

而且,只有兵,而国库不足那同样不行。

那么便需要让中原发展起来,民有富余的,国库也才会充足起来,那样国力才会强盛起来,让百姓过上着安宁富余的生活,那么其余的问题就都不会存在了。

他认为可以贪。

但,只要你贪得治理中的百姓,能够富余有足的,没有着任何的怨言的,那你就是有本事的人,他并不会有着什么的想法。

若是,你贪了,而治理中的百姓却是怨气冲天,民生惨淡的话,那么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对于这样的,唯有杀戮!

“诺!”

大殿中的众人纷纷应了下来。

他们同样清楚的,若是想要让汉国继续强大下去,那么他们汉国也必须要繁荣昌盛起来才行。

不然,引起着民变,那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了。

“至于朕如今的做法,诸位可还记得温侯?”刘琦目光一闪,说道。

温侯?吕布?

大殿中的众人,也是因为刘琦的话语而变得惊讶了起来,他们又怎么会忘却着。

只不过,吕布并没有着逐鹿中原的意思,而且早就已经从南蛮之地离开,不知所踪的。

而且除了周瑜等从吴国投降的人,其余人都十分的清楚,刘琦的胞弟刘琮,也是跟随着吕布离开的。

若是说有人知道着吕布的行踪的,那就只有着刘琦了。

心中也是有些明悟了,刘琦说出这个,那么这一系列的安排,便肯定跟吕布的离开,有着一定的关系,至于是什么的关系,便难以猜测了。

便都看向了刘琦,等待着。

对于大殿中众人的表情。

刘琦并没有感到什么的意外,毕竟吕布从南蛮离开,也都已经很久,若不是刘琮还时不时的派人送书信回来,他都以为已经不在了。

书信一直都是送到成都这里,就算他不在成都,都会直接送到蔡琰等人的手中,等他回来查看,并没有交到其余人的手中。

只是送书信来,时间不定而已,最先开始,半个月会有一封,到后面,却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的。

就好比如现在。

都已经有四个月没有着书信回来了,心中虽然有些担忧。

但那条路,是他们自己选的,他如今也鞭长莫及的,根本不能够有着什么可以帮忙的,就算出事,他都无法有着支援。

如今只能先做好安排,再进行谋划而已。

扫视了一下众人,开口道:“朕等下会让血衣卫给你们的府邸上送去一份书信,记得看完便忘记了,如今还不适合公开出去!”

如今也是该让一众麾下知道的时候了,世界可是很辽阔的。

“诺!”

听到刘琦那严肃的语气,众人也都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

“若没有其余的事情,便散朝吧,按照着吩咐的事情,做好着各种准备!”刘琦挥手道。

“恭送陛下!”

大殿中的众人也都跪拜了下去。

见此。

刘琦便站起来,离开了大殿。

等刘琦离开。

大殿中的众人也才站起来,三三两两的离开大殿,议论着会是什么的事情。

……

第七百三十五章 中原情况

时过境迁的......

时间的齿轮在快速的转动着,并不会为了任何的人或物停留着,一直在前进着。

自汉国灭掉吴国,魏国自知大势已去,从中原之地,向着在西汉末期就已经被废弃了的西域府撤了过去。

到如今,都已经过了两年的时间。

在这两年之中。

中原之地可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向着好的方向改变着。

而从东汉末期,黄巾之乱起,诸侯分割的时代,中原各处可是荒废了许多的地方,因为长年征战,许多地方的田地都被荒废了下来。

在汉国一统着中原之地。

还有汉国的统治者——刘琦颁布下来的政策,各处百业待兴的情况,也是逐渐的稳定了下来。

同时,将中原各处可用的田地,全部统一起来,再进行着分放。

诸多的田地,再也不是只是掌控在世家大族的手中,而是按照着每一户的人口情况,来分发着田地。

百姓不再需要靠着世家大族来生活,只需要靠着自己便可。

而且,要招收着百姓做事,不再是无偿的情况,而是需要付出着一定的代价。

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颁布下去。

也是让刘琦在中原百姓心中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毕竟刘琦颁布的政策,可是对着他们非常的有利,有着属于自己的田地,而且赋税并不多,只要努力做事,就不会出现挨饿的情况,还能够有着富余的。

如此的统治者,他们又怎么不爱戴的。

相比起来。

这两年之中,变化最大的,还是中原之中的世家大族。

刘琦在中原各处开办着学院,供应平民百姓的孩子读书,那么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一直掌控着书籍的情况,便不复存在。

而且,所拥有着的田地,也都被刘琦强行征收,进行分发的。

一系列的政策。

可是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有着很大的打击,有可能就此泯灭,都不足为奇的,毕竟书籍向天下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