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为枢密院副枢密使,虽然没有参加年初的大宋议事会的会议,但是会议纪要原原本本送到了他的手上,还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消灭金国直捣黄龙府乃他毕生心愿,现在就差最后一步,朝廷突然没有了动静,这让他感到有些郁闷。

“鹏举,你别心急,我料定今年官家必定发动灭金之战。”黄纵笑着回答。

“布亮为何如此肯定?”岳飞有些不解。

“鹏举,从去年大同会战结束后,官家就命令各个军团在修整的同时,继续扩充兵力,加强训练,这不是为今年的战争做准备吗?况且,山西作为出关的前线,大量的粮草正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这里,不打仗要这么多粮草干嘛?这是为出关做准备啊。”黄纵笑着回答。

黄纵说的的确是事实,处于北方最前线的第一、第二军团去年冬天就按照枢密院的命令进行扩编,每个军团都是八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以及一个炮兵师还有如工程营、医疗队等辅助兵种,满编全部都在十五万左右,而且武器装备、弹药等优先供给这两个军团,摆明一副要打仗的样子。

“但愿一战定乾坤,我大宋再无北疆祸患,然后我解甲归田,学学陶渊明也不错。”岳飞慨然道。

“哈哈,鹏举你想的有些简单了,灭了金国,还有西夏、西辽,还有那些蒙古部落,只要官家在位,仗有的你打。”黄纵大笑道。

果然在正月二十日,大宋日报在正版头条全文刊登了大宋皇帝赵君一片署名文章《战争论》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人类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的目标和意义、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战争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以及破坏,洋洋洒洒将近一万字,用了白话文的形式进行论述,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对战争的看法。

认为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战争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是用以解决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它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文章指出一切反抗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战争。对于战争的得失,文章指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要考虑长远,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考虑是否发起战争云云。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因而政治的性质决定战争的性质。”......

“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

“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这些《战争论》中出现的新鲜而又精辟的论点,让大宋士子和军人们都打开眼界,虽然通篇没有提到是否继续对金作战,但是细心的人们都意识到,对金的战争使正义的、正义的事业必将会得到广大大宋子民的支持,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于是士子们有的向朝廷上书,有的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支持继续对金用兵。

就在这个时候,财部又在大宋日报上公布了上个年度大宋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两个数字:上年度(绍熙三年)大宋国库财政收入达到一亿两千万贯,比绍熙二年增加三千万贯,创历年来最好成绩,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工商税收的大幅度增长。再加上发行的两千万贯爱国债券共计一亿四千万贯。

支出一亿五千万贯,同比绍熙二年增加七千万贯,主要是军费开支增长,略有赤字。预计今年国库财政收入可以达到一亿六千万贯,支出一亿八千万贯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军费的开支,今年的计划今年再发行两千万贯的爱国债券弥补亏空,国家财政并没有战争而陷入困境。

另个一指标则是钢铁产量,上年度大宋钢铁产量为四亿斤,相比较绍熙二年增加了五成,今年可以达到五亿斤,再增加两成五。

钢铁产量的增加无疑是战争刺激的结果,而扬州钢铁厂则在赵君的命令之下,公开了坩埚炼钢法的原理及其操作过程,一时间,大量的钢铁厂在大宋各个州县兴起,同时刺激了铁矿、煤矿的开采,不仅解决了许多剩余的劳动力还给朝廷带来的丰厚的税收。

有了这两项事关全局的经济指标以及报纸上的舆论导向,作为大宋皇帝赵君在二月初的大宋理事会上作出了对金人继续用兵,彻底消灭金国的决定。并当场赋诗一首与众位大臣共勉,这首诗也在大宋日报上公开发表:

燕云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赴北疆。

白山黑水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篇七律诗吹响了大宋对金国的用兵的号角,成为大宋军队里广为流传的一首战斗诗歌,士子们纷纷称赞皇帝陛下的霸气,几乎和数年之前那首《满江红》可以相比,但是作者赵君很清楚,自己不过是抄袭后世伟人的诗句稍加改动而已。

313 蒙古人的要求

大宋绍熙四年(1138年)四月,宋军从大同、燕京两地翻越长城,开始了征伐金国的战争。

高培的第一军团共计十五万人从居庸关等燕京地区出关,向平州进发,岳飞的第二军团约十四万人从大同出发,向东胜州进军,然后折向东,直奔金国的中京大定府(现在的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两路并行,直捣金国的首都——上京(现在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这次号称灭金之战,赵君没有亲临前线,而是由岳飞任大总管,统一指挥各路军马。

同时赵君命令礼部照会高丽、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