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2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见过大海,一个个都点头。

“你们站在岸边看远处海里的船只,是先看到高高的桅杆,还是一下子看到整个船?”赵君问道。

“自然是先看到桅杆,然后才会看到整个船身。”王十朋抢先回答。

“既然如此,如若大地是方平的,那么应该看到的是整个船身,而不先看到桅杆,才逐渐看到船身,只有大地是圆的,这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各位仔细想想,可曾是这个道理?”赵君分析道。

四人都是博学聪明之人,听赵君这么一说,都点点头感觉确实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平时为何感觉不到大地是圆的,而是平坦无比?”梁清又问道。

“这是因为大地太大了,这就犹如一个巨大球上爬着一个蚂蚁,蚂蚁能否感到它所爬的是一个球面?感觉不到,它也以为它所爬的面为平坦的。”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王十朋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脸色都变了:“如果如官家所说,我们的大地就是一个球体,而我们人就向蚂蚁一样趴在上面那球的下面为何我们掉不下去?那个大球为何能漂浮在空中?”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重力也就是引力问题了……”

赵君看着众人又陷入了迷惑状态,就笑着说道:“这是一门科学,称之为格物,也叫物理。如果各位感兴趣的话,我到时候写一本小册子,大家可以看看。”

“官家,下官一定要拜读!”王十朋听了两眼放光。

擦,看来王十朋要被我带偏路了啊,不过大宋少了一位政治家,且多了一位科学家也未尝不是好事。

267 皇帝身边的红人

“官家,您所说的这些知识前所未闻,不知出自何处?”张九成沉思了一下又问道。

“哦,是朕师父说的。”赵君很平静的回答。

众人都知道赵君的师父是园真大师,乃一代高僧,是否真的懂这些道理无法肯定,或许只有园真大师本人才清楚吧,再说了园真早就离开临安不知所踪了。

“官家,该用午膳了。”旁边的邵成章看到赵君等人讲的兴致勃勃,就轻声提醒道。

这么快?赵君想了想对邵成章说道:“将午膳送到御书房,我和众卿共进午膳。”

邵成章答应了一声,匆匆离开,赵君又继续和四人参观其御书房来。赵君的办公房实际上一个套间,里面还有一间房,是赵君工作之余休息的地方,摆设倒也简单,只一张床,还是一副茶几。虽然说是简单,但也雕刻的异常华美,材料也是紫檀木,赵君知道放在后世不知道要值多少钱。

书记处的办公房则在赵君办公房的左侧,房间倒也宽大,里面摆放了四张案牍,侧面还有一扇门和隔壁相同,如果有事可以直接进入赵君的办公房。

赵君办公房的右侧则是一个较大的房间,上首摆着一张龙椅,下面两旁各放一排椅子,这看上去像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会议室,是赵君特意吩咐改造的,召一些大臣在这里开会议事倒也不错。而会议室的隔壁则是一件类似于现代的档案资料室,临时处理完的奏章暂时可以放在那里。

而书记处的左侧还有一件休息室,是赵君专门为张九成他们改造了一个值班室,按照赵君的设想,御书房晚上必须有一名书记值班,毕竟晚上自己还是要加班的啊,虽然没有人给发工资。

本来赵君还想搞一个健身房,平时锻炼锻炼也不错,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免的大臣们看到说自己不务正业。

垂拱殿本身也不算大,经过赵君这么一改造倒也占得严严实实。参观完后,赵君和四人就在新设立的会议室进行用膳,完了以后四人告辞出宫,真正的办公从明天开始。

对于书记处工作流程,赵君按照后世办公室工作模式也制定了一个流程,其中一人收发奏折,每天从各部、院等机构报上来和赵君批阅过分发出去的奏折由书记处专人负责登记,核对收发日期和时辰,查阅奏折密封情况,防止运送奏折中途有人泄密和故意压住不放。其余之人则将所报的奏折分门别类,按照事情重要程度和所呈报时间进行排序,送给赵君审阅。同时按照赵君的要求进行一些文字处理工作,如一些手谕、旨意等,起草圣旨等。

书记处的设立吏部以公开文书通告朝廷以及各地官员,本来这四个默默无闻的士子突然就成了众官员关注的焦点,大家敏锐的感觉到看似只有七品官衔的书记逐渐会称为大宋政治中心枢纽。

对于这一点赵君内心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说书记只是做一些现代意义上的文秘工作,但是他知道他们接触的都是朝廷一些重要奏折,甚至是机密文件,作为自己也会在日后对一些奏折上的问题咨询其四人,成为事实上的顾问,所以说书记处实际上是一个官小但是权重的机构。

本来赵君想选一些具有丰富理政的经验的大臣做书记,相当于自己的顾问,但是最纵还是放弃这种打算。一是朝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大臣职位相对较高,那么书记处这个机构地位也水涨船高。赵君可不想让这个书记处演变为后世明朝的内阁,其开始也只是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地位亦可压制六部。

其二就是而且这些大臣身后都有自己的人脉背景,会不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的处理政务时候施加影响,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会不会出现新的党争?这是赵君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宁愿启用没有进入官场的如王十朋等年轻人,也不远要那些在官场上混时间长的人。

至于启用张九成,一方面他是状元,给赵君的印象很好,另一方面毕竟在官场时间不长,还没有染上官场上那些坏习气。

当然这些原因赵君是不会对外人说的,不过怎么能瞒过那些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老油条?这也给他们一个清新的信号: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是准备启用新人了,特别是年轻人!

于是这四人一下子成了朝中的新星,皇帝身边的红人,一些大臣们也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接触拉拢,相邀府上宴请,去勾栏喝花酒,甚至有的说要把自己的闺女嫁给其中未婚的梁清和王十朋两人,而这些消息没用多长时间也传到了宫里,这自然是孙二狗的杰作。

书记处的四人自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