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君决定直接研制改进型的,就是一根中空的木质管里面装上缓燃火药当做信管的,靠发射药从游隙(炮弹和炮管之间的缝隙)泄漏到前方的高温燃气来点燃炮弹引信,一举两得。过由于是球形炮弹会在炮膛翻滚,所以后来在炮弹后面加装了一个木托,固定炮弹方向,这样就可以基本上就解决了长管炮发射开花弹的难题。

当然这些都是赵君在那个时空作为一名军人对枪炮等发展历史比较感兴趣,在论坛上说得到的资料,来到这个时空按照记忆全部搬了过来,也只能算是理论,一切要考火器研究院的人进行反复实践。

安排好火器研究院之后,赵君又顺便插参观了冶铁工坊,由于钢铁需求量剧增,像这样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坊这两年发展迅猛,在真州、扬州和池州,盛产铁矿和煤的地方共建了四座这样的冶铁工坊,生产大量的钢材,而赵君作为大股东之一,每天日进斗金,不过钱他没见到多少,大部分投入到厢军特训营里去了。

203 和谈(上)

时间已经到了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五月份,远航南洋的扬州商团船队总算回来了,在秀州市舶司进行抽检交税后,船队从长江口逆流而上,到达了扬州。

这一趟远航收入颇丰,所有的瓷器丝绸全部在南洋销售一空,又在当地采购了珊瑚、玛瑙、以及黄金等贵重和奢侈品,引起了全城轰动,这些东西正是官宦、富豪家的最爱,没过多久都销售一空,使赵君不得不惊叹宋人土豪们的富裕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于是扬州商团商议等年底北风再起,扩大下南洋的规模。

经过分成,赵君所得二十万贯,本来打算将这些全部投入到厢军特训营经费以及兵器研究院中,但是遭到赵府实际管家婆的洪小娥强烈反对,现在赵府基本上是收入平衡没有多少积蓄,就算不替她们着想也要替丫丫和天天着想,置办一些家业。赵君执拗不过只好留下五万贯作为家用。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宋金两国的大事。金太宗完颜晟病逝于病死于明德宫,终年五十八岁,其生前改变兄终弟及旧制,以金太祖长孙梁王完颜亶任谙班勃极烈为储嗣,仍领都元帅职。完颜晟在金太宗驾崩后登基为帝。

这个消息传到扬州时候已经到了七月份,赵君正在军部自己的书房办公,赖布衣匆匆拿着这份文书见到了他。赵君看了一会愣了好长时间。

金太宗完颜晟死了?

赵君努力回忆在那个时空里,金太宗好像要晚死两年,怎么自己穿越以后,竟然影响到金国皇帝的生死?不会是因为黄天荡之战金兵被打残,金太宗听了气的吐血,导致病情加重,结果提前死亡了吧?

当然这只是赵君心里胡乱猜想,没有根据,而他现在所想的是在历史上完颜晟登基后,以完颜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开始逐渐占据金国朝政大权,宋金开始议和,经过断断续续的和谈,直到1141年两国签订了绍兴议和。

如果在这个时空,金国皇帝更换是不是也会和历史走向一样,导致宋金和谈?

这是赵君所警惕的!

作为立足抗金的他当然不希望两国议和,而且根据历史上绍兴议和使金军在不利的情况下赚取了最大的利益,这次议和的签订造成了岳飞被杀。而且内容也充满了屈辱:

一、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

二、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

三、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赵君当然不希望在这个时空还发生这样的事情。

“子君,你在想什么?”赖布衣看着他拿着文书一直在那里发呆,忍不住问道。

“布衣我在想,金国新皇帝登基,会不会引起金国一些政策的变化,比如对待大宋的态度?”赵君想了想说道。

赖布衣脸色马上变得严肃起来,他敏感听出了赵君的意思:“你是说金国有可能和大宋和谈?”

赵君点点头。

“那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赖布衣继续分析到:“且不从长远说无法收复沦陷的国土,驱除鞑虏将成为一句空话。从近处说,如果两国议和,就给朝廷消弱武将权力一个借口,特别是力量最强大咱们扬州军,估计是首当其冲!”

“是啊,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赵君长叹了一口气,现在正是扬州军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出现什么差错。

“我建议谍情司加强上京和杭州的情报收集,特别是杭州,一定要将朝廷对此的议论和看法迅速传回扬州!”赖布衣建议到。

“那你通知孙二狗立即着手此事,另外加强泗州等边境城镇的防务,密切注意伪齐的动向。”

等赖布衣出了书房,赵君又看到那封文书,时间似乎在加速前进啊。

..................................................................................................

....................................................................................................

大宋首都杭州秦府。

秦桧下完早朝,正坐在书房里慢悠悠的品茶,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夏日炎炎的午后,吃点冰镇的习惯,再喝点茶确实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相爷,相爷,有大事发生了!”只听到外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一个中年男人兴冲冲的走了进来,来人正是万俟卨,现在已经升职为万俟卨监察御史,是秦桧的心腹之一,也只有他能随便进入秦桧的书房。

“元忠(万俟卨的字),何事让你如此失态?”秦桧皱皱眉,万俟卨做事倒也能干,只是涵养有些差,老大不小了,干事还是有些风风火火。

万俟卨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面对比自己还小几岁的秦桧赶紧整了整衣冠,这才说道:“刚得到从上京方面传来的消息,金太宗完颜晟驾崩,金太祖长孙完颜亶登基!”

“哦?”秦桧眉毛一扬,仔细琢磨这件事对于宋金两国的影响,在金国呆了几年,他对于金国内部的朝政也算比较熟悉,完颜亶年龄尚小,必须有辅佐大臣才行。

“辅助大臣是何人?”秦桧问道。

“据闻是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人。”万俟卨回答道。

秦桧听到后竟然猛然站了起来,大笑了一声才说道:“元忠,我们的机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