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思想工作,要将这支队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等到下午,刘越才从军校匆匆赶来,赵君又把孙二狗和朱勇叫来,把自己所闻以及所想的告诉了刘越,命令他在讲武堂里学员里开展一次“纪律与服从的大讨论。”

其内容主要有两点:

一.所有军人必须牢记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必须服从神武前军军部的命令。

二.加强忠君爱国教育,不得散布过激言论。

刘越本来还兼着政工司的主事,自然对这些学些教育活动得心应手,等赵君讲完了,问道:“主帅,那铁血团这个组织是否取缔?”

赵君想了想说道:“暂时不用,但是要加强监管,你,孙二狗把这件事要放在心上。”两人点头称是。

“还有,把不灭金人就不成家这一条取消!还有那个王石”赵君对朱勇笑着说:“问问他喜欢不喜欢那个刘小娘子,如果喜欢就赶紧成家!我做他的主婚人。”

这件事就这么解决,刘越回到军校以后就在各班展开了这次“纪律与服从”大大讨论,遵照赵君提出的两点内容,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交流,统一大家的思想。

而远在泗州的王石,接到赵君的口谕后,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才有些害羞的给教导营回话,一切听从赵君的安排。

王石是个干脆利落之人,当日利用休息时间提了几件礼物就登门拜访刘士奇家,请求将其女儿嫁给自己,刘士奇一脸莫名其妙,但是旁边的刘纤云却羞红了脸,赶紧躲在闺房里不敢出来。

听闻王石说了整个过程,虽然刘士奇如普通大宋官吏一样,内心中有些瞧不起的当兵的,但是看到王石虽然是一个军人,但是谈吐不凡,又曾经救过自己的命,现在有越国候亲自主婚,面子也够大了,于是也就答应了。

王石是个孤儿,是从应天府招兵进入赵君的部队,也没啥亲人,于是朱勇自告奋勇充当男方家人,就在泗州城举办了一场

热热闹闹的婚礼,赵君亲自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福如早生贵子云云,一时间成了城里的一段佳话。

厢兵特训营的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规,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到一年时间这些厢兵就可以达到正规禁军的水准,只是缺乏实战经验而已,两淮地区的正规军兵力将会得到补充,这让赵君放下心来。

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也让赵君感到高兴,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一赐乐业人那本羊皮卷《塔木德》全部翻译成了汉语,同时翻译的还有一本就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197 扬州辩论

得到这个消息赵君兴奋不已,一本是哲学思想方面的巨著,犹太人的《论语》,另一本则是科学巨著。全部是人类文明的精髓,于是就指示扬州周刊和杭州周刊两家报纸,陆续登载这两本巨著的汉译本,而对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书,赵君还亲自做注解,自己在那个时空学到的东西总算可用上,这让赵君内心中有些得意洋洋,当然这个注解也是借用了犹太人艾萨克.辛格的名义。

现在的扬州周刊已经和往日不同,经过这几年发展,不仅报社人员已经增加的三十多人,分工更加细致,而且报纸也拆成了两份,其中名为《扬州娱乐报》每单数日发行,主要是一些生活、娱乐、市井趣闻,甚至还有些简单的白话小说,都是普通老百姓所喜欢看的。另一份叫《扬州评论》主要是登载宋金两国态势、朝廷政策、还有一些学术方面的研究和评论,诗词歌赋也包括在内,主要面对士子等精英人士发行,其影响力不仅限于两淮地区,包括江南一些大的城市如建康、平江、鄂州等也能见到扬州报社的报纸。

同样在杭州分社也分为《杭州娱乐周刊》和《杭州周刊》两种,只不过发行数量和规模都没有扬州这么大。

两家报社同时刊载《塔木德》和《几何原本》,顿时在两地士林中引起了轰动,纷纷写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塔木德》赞赏、宣传者有之,批评、咒骂着也有之,有的言之凿凿,很有道理,有的纯粹是打嘴仗,一时间热闹纷繁。而同时杭州也出现了一家报社,报纸名字叫《杭州邸报》,报纸内容偏于保守,经常和《杭州周刊》上的观点针锋相对,后来赵君才知道这原来是秦桧等人幕后操办的,对于这次讨论倒是冷眼旁观,没有参与进去。

赵君指示两家报社人员,一律不准参与到这场争论中,只客官公正的刊登各种思潮,同时将那些精辟的文章和坐着都做一记录,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些都是赵君未来构建大宋的不可缺少的人才,最后在杭州士林中,有好事者竟然组团前往扬州,尽管这本书并没有登载完,还是准备和一赐乐业人就《塔木德》书中有些观点进行辩论。

这个消息是杭州谍情人员传给了赵君的,接到这个消息以后,赵君决定把犹太人的长老艾萨克.辛格请到自己府上商议。

自从沙拉离开扬州前往遥远的故乡,扬州城的犹太人大长老一职位就由艾萨克.辛格代替。当艾萨克.辛格听闻这个消息后,顿时大吃一惊,连声婉拒,自己作为一异教徒,客居在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怎么敢和这国家的精英进行辩论?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没准也会被烧死吧?

“辛格长老不必担心”赵君看出了他的害怕,温言劝到:“此次辩论之关系学术问题,不涉及宗教和政治,我可以做这次辩论会的主持人,一定会保持公正,况且你们一赐乐业人在我们大宋处境也不是很好,许多宋人把你们看成是蛮夷之人,通过这次辩论可以扩大你们的影响,你们也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赵君最后一句话打动了艾萨克.辛格,又听到赵君作为辩论会的主持,于是就答应了。

犹太人这边同意,赵君立即下令给杭州报社在报纸上登载消息。说欢迎杭州士子来扬州进行学习辩论,扬州这边会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使辩论公平公正,而且越国候亲自作为主持人。

这一消息登载,原本只是小规模的民间行动顿时变成了一个半官方的行动,大批士子离开杭州陆续赶往扬州,同时平江、常州、湖州、建康一代士子也闻言赶往扬州,一时间扬州城了士子的聚会地,可与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比美。

赵君作为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