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于林风必摧之,所以我还是低调点好,毕竟我还是朝廷命官,现在我么也算是朋友了,也算是相互帮忙。”

沙拉点点头,勉强接受了赵君的说辞,毕竟只是算学的符号,没有涉及宗教思想之类,倒也没多大关系。

“既然将军您这么慷慨,那我们一赐乐业人也不能小气,我们这里也收藏了许多大食人甚至罗马人一些书籍,也可将全部翻译给你。”沙拉做出了决定:“不过我们人手太少,估计还需要费时日。”

赵君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好处,大喜说道:“这个不必担心,只要你们提出要求,我会派人协助,”所需费用我一并承担,并且还可以给你们参加翻译的薪水。”

“既然是朋友相互帮忙,薪水一事就不用再提。”沙拉娇笑了一惊,不过眼睛里露出一丝狡黠:“我还有一事,要请将军您帮忙。”

“请讲,只要我能帮忙,一定帮。”赵君显得有些豪气。

沙拉没有立即回话,而是看了看门外的天空,眼里露出一丝迷茫,但是很快镇定下来说道:“我想回耶路撒冷,请将军您帮忙!”

回耶路撒冷?

赵君吓了一跳,还没有说话,旁边的几个人却齐声劝阻:“小姐万万不可!耶路撒冷距离遥远,而且现在还在大食人的手里,你这是九死一生!”

“这是咱们流落到东方国度祖辈们世世代代的心愿,无不渴望回到圣地,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一直到爹爹这里还没有实现,成了他临时前最大的遗憾,现在我这里,我一定要实现,就是死也在所不辞!”沙拉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好一个奇女子!赵君心里不仅赞叹。

看到众人不再说话,沙拉把请求的目光投向了赵君。

“沙拉长老,对你的想法和毅力我表示赞赏和钦佩,但是你也知道,大宋距离耶路撒冷遥远,而且现在也不是以前的大唐,中间还有许多国家,而和我们大宋都是交战状态,根本无法从陆路沿着原来的丝绸之路返回你们的圣地。”赵君劝阻道。

“是的,陆路不可以,但是我们可以走海路,我知道在你们大宋泉州府、广州府都有大食人出没,既然他们能远洋来到大宋,那我也一定能回去!”

“即便你回去又如何,现在那里是大食人控制,你一个弱女子能起什么作用?”赵君又问道。

“只要我能亲手抚摸一下哭墙,就是死我也满足了。”沙拉轻声回答。

赵君心里不仅感叹宗教力量的伟大,想了想轻声说道:“我可以帮你,一个遵从自己信仰的人总令人钦佩。”

173 犹太人的请求(下)

建炎四年十二月初四,扬州瓜洲码头。

天阴沉沉的,北风呼啸,在瓜洲水师基地港湾里有一支船队即将远航,码头上都是来送别的人群

不同于平常的相送,船员们依依不舍,相送的家属多为女子,有的甚至带着孩子,一个个泪水连连。而赵君带着几个护卫站在一边,旁边则是一身戎装的种彦燕,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这是一支没有悬挂任何旗帜的船队,虽然是清一色的扬州水师战船,但是上面却没有身穿大宋水师盔甲的士兵,而是服装各异,显得有些杂乱。

两个月前,赵君答应了一赐乐业人大长老沙拉的请求,组织一支船队护送她回到遥远的家乡——圣地耶路撒冷。从瓜州出发,沿江向东经过长江口然后折向南,沿着大陆海岸线,经过泉州,穿过澎湖(台湾海峡)到达广州,经过南海到达吕宋,然后穿越满刺加(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再向西一路到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最后在约旦登陆步行前往耶路撒冷,全程不下两万里。

虽然高薪一赐乐业人聘请了两名曾经远洋而来的大食人做向导,但是赵君还是根据自己后世的地理知识指出了这条航线许多重要地方,这让沙拉惊为天人,难道这个男人去过遥远的西方?

赵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好歹这个聪明的女人就要走了,一切疑惑都随她而消失。

船是赵君提供的扬州水师三艘最大吨位的海船,上面还安装着扬州水师最新的红衣大炮,另外还有两艘轻型船只。船员的来源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共计五百人,是以越国候的名义,在扬州城百姓中高薪聘请有志之士护送赐乐业人远航,招聘之人年龄在15——50岁,职业不限,家世不限,个人是否清白不限,只要经过考核以后就可以上船。

让赵君感到有些啼笑皆非的是最后报名上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城市中的泼皮混混、破产的手工业者还有涌入到扬州城的流民,甚至还有几个属于没落的地主家的庶子。这让赵君不仅想起在历史上大航海时代,那些在海上进行冒险的船员,大部分也是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员,而就是是他们带领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另一部分人员都是军人,是在扬州水师内进行招聘,士兵们是否愿意参加一切凭个人自愿,薪水自然高的离谱。当然购买船只和招聘人员的费用全部由一赐乐业人出资。

所招募的水手仅仅只训练了两个多月就仓促起航,也是不得已为之,现在正盛行北风是船只南行的最佳季节,再晚点等风向转变就麻烦了。

赵君的面前站着两班人,一班是一赐乐业人大长老沙拉带着十几个她的族人,他们都是自愿追随沙拉返回遥远的家乡。而另一方则是这支特殊舰队的负责人——原大宋水师海上陆战队营指挥使种彦木和另外几个军人,他们算是这首远洋舰队的指挥官。

种彦木主动报名参加这次九死一生的远航实在有些出乎赵君的意料,他实在不忍心正青春年华的他很有可能客死他乡,毕竟还是钟家子弟,于是赵君还暗示种彦燕去劝劝他,但是没有用,种彦木只说了一句话就把种彦燕给憋了回来:“经常听赵将军说世界很大,所以,我想去看看。”

是啊,世界的确很大,再过四百年,人类将进入伟大的大航海时代,而种彦木这个本来籍籍无名的年轻人,由于自己的穿越而来,开始成了这一伟大事业的先驱。是赵君没在劝阻,而作为在水师中招录的五百名士兵中职位最高的他,没有悬念的被任命为这支舰队的舰长。

“祝君一路顺风,早日完成心愿。”赵君笑着对沙拉说。

今天的沙拉依旧穿着他们传统的服装,寒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