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个圆凳,扶着成无己坐在了床边。

成无己也不客气,手搭在了李师师的素腕上,微微闭着眼纳起脉来,赵君在边上紧张的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好一会儿,成无己睁开眼,又问了李师师几个问题,然后站起来对赵君说:“将军,请外面说话。”

“成神医,不必忌讳,就在这里说吧。”李师师轻轻说道。

看到赵君点点头表示同意,成无己轻咳了一下说道:“本来冬梅姑娘期初只是伤风,但几经治疗却未康复,现在侵入肺脏,日久以致肺阴耗损,津液不足,肺不滋润,失其清肃之职。”

“能治好吧?”赵君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需要滋阴润肺,医治起来相当棘手,现在病人阴虚体弱,不敢下重药,需要每日来诊治,调整药量,徐徐图之。”成无己摸了摸胡须,表情有些凝重。

还是有救的,赵君松了一口气,突然想到如果每日就要成无己从军部过来给李师师治病,路途比较远,实在麻烦。想到这里赵君说道:“不如冬梅姑娘住我府上,这样就不用成神医来回奔波之苦,你看如何?”

成无己还没有点头答应,躺在床上的李师师突然轻轻喊了一声公子,却没在说下去。

成无己人老成精,看到李师师脸上出现一丝红晕有些忸怩的神情,就明白了什么。呵呵笑了两声说老夫没什么看法,你们商量好就是,说完就吩咐两个徒弟准备药方之类,三人就走了出去,小婉赶紧跟上。

房间里只剩下赵君和李师师两人,这个时候李师师开口到“多谢将军好意,但是我住你府上恐有诸多不便。”

“有啥便不便的,治病要紧。”赵君笑着说。

“公子,你也知道我的身份,如若住你府上,让有心人知道传出去,对将军名声不利。”李师师心中有些苦涩,她很喜欢弹琴给这个年轻的将军,虽然他不懂什么音律。也很想进入他的府邸看看他的一天生活,但是她知道自己身份不允许,她不想给他增加额外的负担。

“师师姑娘,你别想太多,安心到我府上,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你的命比什么都重要。”赵君说道,看着她还是有些犹豫,想了想又说道:“要不这样,你先住进去看病,等病好了如果你想搬出来,随你可好?”

看到赵君真挚的眼神,李师师不由得点点头答应了,于是她就看到了赵君孩子气的欣喜。

146 南下策略

赵君让熊小山带着护卫帮助李师师收拾东西,自己骑马返回府邸,有些事情还是要说清楚免的误会。回到府上,来到柔福的小院,见众女已经散去,赵君径直进了闺房,见柔福一个人正在绣花。她看到赵君回来,抬起头轻轻问道:“冬梅姑娘病情怎么样?”

“我让成神医诊脉了,很严重。”赵君的脸色有些忧虑,“为了方便治疗,我打算让冬梅姑娘暂住府上。”

柔福温柔的看了赵君一眼,过了一下才轻轻说道:“冬梅姑娘到也可怜……..夫君既然决定了,妾身自然也同意。”

“那好,我找种会给她安排一下。”赵君说完转身离开了房间。刚出门就听到房内柔福轻轻的一声叹息,知道柔福似乎误会了什么,但是怎么解释?说自己和李师师绝无男女之情只是朋友?她会相信吗?而且李师师那么特殊的身份如果让柔福知道她又会怎么想?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赵君顿了顿还是出了房门。

李师师就这样安排在了府上一个比较偏僻的小院,赵君见她只带了小婉一个丫鬟,于是就让钟会再给她找两丫鬟伺候,但是被李师师谢绝了。

赵君趁这几天军部事情较少,每天都要抽时间过去看看李师师病情如何陪她说一会话,经过成无己几天细心治疗,李师师的病情逐步稳定,这让赵君大为高兴,心思又放在了军队的整修上。

而整个御营前军犹如一头刚刚经过生死搏斗疲惫不堪的野兽,静静躺在自己的领地里休息,时间是医治一切伤口的最好办法。

但是时间并没有给予赵君多少喘息的机会,十二月初,赵君接到朝廷旨意:特任赵君兼任浙西制置使,并下令其立即率兵南下,截击南侵金兵。

历史的车轮在扬州这个地方停滞了一下,依旧沿着原来的轨迹滚滚向前,金兀术在扬州吃了大亏后,率领部队转到淮南西路和完颜拔离速部汇合,迅速渡江攻克建康,直向杭州杀去。

建炎三年十月,皇帝赵构在听闻金兵南侵攻打扬州之时,率领百官就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十一月,再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十二月,决定入海避敌,临入海前,在右相李纲的建议下,对刚刚休整半月的御营前军发出了南下的命令。

御营前军军部的会议室里,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御营前军三个厢的正副指挥使,扬州水师总管以及参谋司的主事,会议的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南下的问题。

众将官的脸色都不好看,特别是第一厢副厢指挥使杨再兴,本来是年少气盛,现在更是一副愤怒的样子,似乎是一团火药,一点就炸。

坐在上首的赵君对于众人表情看得很清楚,他心里也明白都是为了那条来做朝廷的旨意,御营前军刚经过大战,损失也惨重,还没有好好休整,现在又要南下和金兵作战,难道朝廷除了御营前军就没别的军队了?

说实在,朝廷在江南特别是两浙一带军队本来不多,厢以上成规模的军队很少,原防守淮南西路的杜充的军队在建康被金兵打残以后,就剩下了淮南东路的御营前军这个成规模的建制队伍。

这一点赵君清楚,在座的众人也都清楚,只不过有些气愤罢了。

“既然朝廷已经下旨意,就按照主帅的意思,商量如何出兵吧。”旁边的赖布衣打破了沉默,他知道这样冷场下去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高培为人稳重,想了想开口到:“金军现在已经快到杭州,我军现在追赶已经无意义,只能在其后方布防,等金人回撤时候等机会截击。”

赵君点点头,朝廷之所以发这道旨意,也就是这个意思。众人也一致同意,毕竟生气归生气,仗还是要打的。“那咱们商议下,如何南下布防?”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毕竟所要防御的地方太大,而自己兵力有限,谁知道金人北返会走那条路?

有的说金兵北返时候按照当时南下老路,主要防护建康,守住建康,就遏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