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法、转炉法等。赵君决定使用坩埚炼钢法。

坩埚炼钢法,在石墨黏土坩埚中熔化金属料成为钢水的方法。1742年英国人洪兹曼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

虽然这种炼钢方法。但是生产量小,成本高等缺点,但它确是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对工艺材料的要求也最低,最适合大宋现在这样的科技水平。

这一发明的关键是制造出一种可耐1600℃高温的耐火材料,以制作坩埚,一般选用黏土和石墨的混合物。黏土在这时代很常见,但是石墨这个时代叫炭精,赵君却不知道真州有没有。

不知道就派人去寻找,赵君立即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交给了赖布衣派人去做,赖布衣有些不明所以想问原因,赵君笑了笑说暂时保密,他想等把整个坩埚炼钢法工艺流程以及找到石墨后再完整告诉赖布衣。

坩埚炼钢法工艺流程赵君知道的并不是很详细,毕竟他又不是钢铁制造专业,但是他还是努力回想上个时空网上的一些文章,把自己关在军部一遍写一遍琢磨,总算从工艺流程到工艺设备洋洋洒洒写了几大页,虽然里面许多都写得含含糊糊,有的甚至有些矛盾。但是赵君实在没办法,只有希望于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好好研究琢磨,自己就是个引路人而已。

四天以后,赖布衣带来了好消息,在真州境内找到了赵君所要的石墨这种东西,当赵君看到纸包着的黑乎乎的,摸起来油腻滑软的东西,赵君不仅感叹上天待他不薄。

有了材料,自己的工艺流程也写好,赵君就让赖布衣去请一位关键人物——来至应天府的铁匠王大贵。

102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上)

王大贵原本是应天府城的一名铁匠,无意中被赵君发现,让他帮忙制造特种兵必须的武器手弩,最后出来的成品很让赵君满意,到后来成了专门给赵君打造各种稀奇古怪的武器。

于是在建炎南渡,朝廷搬迁到扬州的时候,赵君也鼓动王大贵一家般走。王大贵自然同意,是赵君让他一家衣食无忧,不跟着这个大金主走那自己脑袋被是被驴踢了。后来又来到真州,继续操起自己的老本行,日子过得倒也红火。

今天是被赵君专门派人请到军营,王大贵心里清楚,这个有些神秘的年轻将军今天又有重要事情让他做了,果然他看着满篇的文字图形顿时愣了,他不识字啊。

靠.......赵君心里暗骂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茬,只好一句一句耐心给他介绍,整整大半天,赵君说的口干舌燥才把整个坩埚炼钢法给他讲解了一篇。

王大贵虽然不识字,但是脑袋却很灵光,做了一辈子的铁匠,对于炼钢自然颇有自己的心得,经过赵君这么一解释,也基本明白所谓的坩埚炼钢法基本流程,方法确实很新颖,效果嘛——未知。

不过看赵君说的天花乱坠,估计练出的钢铁质地不会太差。最关键的就是这个装铁水的坩埚,耐火耐热要求太高,他所知道的材料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

等王大贵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赵君却哈哈一笑说这一点不用担心,用过黏土和石墨混合可以达到要求,况且这两样材料在真州府都已经找到,你尽管按照所写做的就行云云。所需的人员、原料以及费用军营自然有人给你送去。

既然赵君这么肯定,王大贵也不好再多说,反正按照他说的就是所谓的实验,一次不行多做几次就行。办完正事,王大贵刚准备走又被赵君叫住:“你手下就你一个儿子打下手?”王大贵点点头,原来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不需要那么多人。

“人数太少。”赵君皱皱眉:“如果成功我们就要扩大规模,这样我给你个军职,就叫御营前军冶铁司主事,暂时按营指挥使待遇,你儿子按照都头待遇,你可以以军队的名义招募铁匠以及民间懂炼铁的人,待遇自然从优。刚开始人不要太多,最重要的是要保密!”赵君最后叮嘱道。

自己和儿子怎么一下就成为大宋军官了?营指挥使好像是个挺大的官吧?王大贵有些蒙了,天上掉馅饼了!

“好好干!”赵君拍了拍王大贵的肩膀,笑了笑:“你的名字有可能载入史册。“

王大贵不是文人,自然没明白载入史册是什么意思。直到许多年过去后,当王大贵的孙子王学在大宋最高学府里某一天上冶金学科的时候,突然发现书中竟然有祖父的名字,这才知道那个看上去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不识字老头,让他这个高材生心底里有些瞧不起的祖父竟然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顿时心生愧疚,专门到祖父坟前,大哭一场,焚烧了那本冶金书。

作为当事人的王大贵自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而是为自己成为一名军官兴奋着,想急匆匆回家告诉自己老妻和儿子这个好消息。

王贵走后,赵君让熊小山把赖布衣、王瑞、金三财叫来,专门说明了要进行新法钢铁冶炼的事情,要求他们从资金、原料、人员、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出严密部署,并且专门交代王瑞对于王大贵所招募的匠人一定要进行调查,并且做好保密工作。

新法炼铁这颗种子已经种下去,赵君就耐心的等待花开后享受甜美的果实,或许中间还有许多困难和波折,但是赵君并不太担心,时间在他这边,他不指望一年多后金兵南下扬州时候用上超越这个时代的火炮,只要三年时间初有成效他就满足了。

日子过得很快,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赵君决定去一趟扬州。上次去扬州拜年,让黄天乐想办法通过邵成刚转交给柔福帝姬的礼物中,就有一封信,相约于正月十五晚在扬州最后名的花市赏灯。新已经送出去,但是没有回音,赵君也不清楚柔福是否收到,收到后是否能成功出行宫到预定地方回合,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赵君决定一试。

为自己喜欢的女孩而默默等待不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吗?说到底赵君只是个穿越者,依然保留着原来那个时空一个普通男人那份患得患失的心。

赵君奔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