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1 / 1)

曲线升迁:权道情谋 花河钓翁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是不困难,但也不富裕。”

孙婧知道自己干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她用了近半个月的精力,不过是证实了这些所谓的困难职工与施工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

怎么办?坚持还是放弃?施工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她的工作就不存在失职的问题了。如果不马上把这笔钱发下去,大学生助学款的发放就会受到影响。

孙婧思量再三,决定忍一下,退一步。如果他现在跟施予让较真起来,大学生助学款发放肯定会受到影响。

仲秋国庆救助金发放通知,经施予让签批正式实施了。

此时还有十天就到九月份了,大学生助学金还没有发下去,如果再不动手,就会影响贫困学生到大学报到。

“主席,发放大学生助学金的方案,签完字了吧?”孙婧来找施主。

“我们想到一块儿了。”施主席从抽屉中找出了那份报告。

孙婧发现,施予让的签字日期是8月1日,已经过去二十天了。有点意思,明明是八月初就签字了,为什么现在才把文件给她呢?

她回到办公室,让科里马上通知各主管单位,下午召开紧急会议,时间不等人,她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把助学金发放去。

下午两点钟,开会时间已经过了半小时,参会者才来了一半。

孙婧向主管科长了解情况,才知道有部分贫困学生已经去高校报到了,有的工会主席因为属地属事没有贫困学生了,会前已经请了假。

这就意味着,这些贫困家庭学生本人无法接受入户调查,无法提供学生本人的翔实情况,也意味着这些大学生已经无法得到这笔助学金。

孙婧临时决定,立即联合有关部门,进行贫困家庭大学生入户调查,取消大学生本人身份验证的条款,凡是能提供有关证据的,不管学生是否已经去大学报到,一律当场发放助学金。

第71章:打二还一

一批批大学生已经陆续地赶往各地高校,有些远路就读的大学生,多数已经想方设法凑齐了学费、路费,到达所在高校了。

有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大学生,还没有上路,正等着这笔助学款救急,还有一些本省本市的大学新生还没有报到,他们总算等到了这笔助学款。

到了各地高校开学的前几天,调查组所到之处经常扑空,而且受到了一些学生家长的指责,助学款发放处于停滞状态。

这时,总计三百多万元助学款,只发出去一百五十多万,比去年增加了二十余万。

“大学生助学金发多少了?”一天下班时间,施主席路过孙婧办公室,探头问道。

“一半吧。”孙婧若有所思地说。

“这说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贫困家庭减少了,时代进步了。”施主席笑了。

“还有三天,情况不乐观。”孙婧说。

“到了九月一日,助学款一律停发,过期不再受理。”施主席漫不经心地说着:“又来客人了,我还得到景区呆几天。”

离九月一日还有两天,如果助学金发不出去,将有一半的贫困学生领不到钱。

这天,孙婧召集两个主管科室开会,专门研究助学金发放问题,一直到后半夜才回家。

孙婧想出了一个应急的办法,放宽助学金发放条件:只要出示贫困大学生家庭工资收入证明、低保证或者家庭成员大病病历,附上学生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的复印件或传真件,可以由家庭成员替大学生代领助学金。

第二天上午,工会大门被堵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大多数是大学生家长。仅用一天多的时间,剩下的助学款就全部发放完毕,蓝河市总工会大学生助学活动正式结束。

九月一日上午,施予让兴冲冲地从景区赶回来,破天荒地来到孙婧的办公室。

“主席,节日救济金和大学生助学金全都发完了。”孙婧颇为得意。

“好,辛苦了,正好上来放松一下,休息两天。”施主说。

孙婧想让施主知道,自己是对他做了妥协的,节日救助款基本上按照他的要求发了。

“困难职工的节日救助款,已经按照您的意见发完了,还留了二十家,准备给您和市领导节日走访时再发。”孙婧解释着。

“好,你想得很周到。”施主说。

“大学生助学金也发完了,您电话吩咐的十二个贫困大学生,也都进行了照顾。”孙婧说,“班子成员打招呼的,照顾了十多个人。”

“嗯,一共发了多少钱?”施主问。

“五百万,全部发放到位,一分没压。”孙婧自豪地说,这回估计施主席肯定要表扬她了。

“一分没剩?”施主不咸不淡地说,“孙主席,你的工作很有创造性嘛,刚上任就会打二还一了。”

“那是。”孙婧说。可她忽然觉得施主的话有点不对劲儿,什么叫打二还一呢,她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

晚上睡着前,孙婧问起了姚云龙:“大龙,什么叫打二还一啊?”

“我靠,打二还一你都不知道,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姚云龙在孙婧的脸上捏了一下,“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咱们俩下围棋,我提了你的两个子,你又立刻提回了一个子,这就叫打二还一。”

“啊?多少年不下围棋了,真忘了。”孙婧张开了娇艳性感的唇。

孙婧赶在大学正式开学前,把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给每个贫困家庭,使施予让的拖延战术化为泡影,截留一笔助学款的小算盘也彻底落空了。

施予让虽然没有批评孙婧,却很快就给她穿上了一双挤脚的小鞋。

在工会班子会上,施予让对班子成员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孙婧负责的扶贫解困工作交给了别的副工席,把信访和安全工作交给了孙婧。

施予让事先没有与孙婧通气,宣布决定的时候,表情温和,口气却异常坚定。

孙婧当然知道施予让这次调整分工的原因,一次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助学款发放,使她彻底得罪了这个施主,他明目张胆地分解她的职权,颇有要把她闲置起来的味道,两个人的矛盾若明若暗地摆到了桌面上。

施予让对孙婧的态度并没有变,见了面还是笑呵呵的,间或还蹦出漂亮,美女之类的词汇。但在安排具体工作时,却把把闲置起来,在班子征求意见时,也有意无意地避开她。

孙婧新官上任,就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厌倦感。她表面上不动声色,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心里却打起了小九九: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大不了我离开这里。

孙婧听说省财政厅金厅长要来市里考察,便偷偷打了几个电话,确认了这个消息。她听姚云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