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5 章(1 / 1)

曲线升迁:权道情谋 花河钓翁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骚扰她,没想到却被她抓住了把柄。

“我不敢啊。”申一甲说,“怕影响孙书记上课。”

“白天不敢,晚上还不敢吗?”孙婧说,“一甲行啊,官升脾气长啊,谁让你是“市领导”,俺是县领导呢,以后有什么事,还是我向您请示吧。”

申一甲听了孙婧的话,感觉浑身不舒服,自从他到了市政府以后,孙婧有事没事都喜欢敲打他几句,好像他是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之人:“姑奶奶,这个玩笑可开不得,没有你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啊。”

十一之前,原团市委书记韩晗调任立春市市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十一过后,立春市已经完成了换届选举,韩晗已经正式当选立春市市长了。

申一甲不敢给孙婧打电话,是怕孙婧受刺激。现代人都聪明着呢,都喜欢锦上添花,机关干部更是习惯报喜不报忧,他自然也不想找不自在。

孙婧把电话打进来,申一甲并没有想到。看来孙婧已经知道娟子和吕良的婚讯了,她的电话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吕良和娟子的婚礼前打进来,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申一甲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和孙婧提韩晗到立春任职的事,那样肯定会引起她的不快。

“今天晚上布置新房,吕良要请客,你也过去吧。”孙婧淡淡地说。

申一甲愣了:“孙书记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这不帮着吕良张罗张罗嘛。”孙婧说,“我请了几天假。忙完吕良的婚事再回去。”

孙婧这是真的回蓝河了,要不怎么会请他过去呢。想想也是,就冲他和孙婧的关系,他自然应该是婆家客,吕良在蓝河除了孙婧再没有别人亲属,婆家这个场,他今天还真得捧。

申一甲随口答应孙婧,晚上一下班就过去。

“娟子这丫头,不知中了什么邪,不想再弄婚礼了,说太麻烦。”孙婧说。

“那怎么行,怎么也得举行个仪式啊。”申一甲说,“不论冲哪头,这个婚礼都必须办啊。”

“就是啊。”孙婧说,“你最近怎么样?工作顺利吗?”

“托孙书记的福,还算顺利。”申一甲说。

“顺利就好,我们晚上见面再聊啊。”孙婧说。

想到孙婧在北京学习都回来了,吕阳觉得自己也应该尽快在推拿店现身了。不论是娟子还是吕良,都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他光礼到了不行,人也得去捧个场。

申一甲想下午请个假,早走一会儿,去娟子的新房看看。

他正要去找主管主任管英请假,常务副市长杨重的秘书穆阳给他打来电话,让他去一趟杨市长办公室。

申一甲一听杨重的名字,顿时乱了方寸。杨市长从来没有接见过他,今天是怎么了。他起身离坐,穿好外套,来到镜前,仔细地照了照,又整理了一下头发,直到确认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才拿起一个笔记本,中规中矩地出了门。

申一甲先到了秘书室,见了杨市长的秘书穆阳。

穆阳站起身来,又坐了下去:“领导在等你呢,你自己去吧。”

申一甲没进屋就退了出去,径直走向副市长杨重的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

“咔嚓!”电动门锁响了一下。

申一甲轻轻推门进去,杨重抬头瞥了他一眼,又把头低了下去。

申一甲心想坏了,看来没什么好事。

339、婚礼即将开始

申一甲轻轻把门关上,走了几步,见副市长杨重从案头拿起一份材料,放在外侧的桌角。

申一甲没明白杨重的意思,乖乖地站在办公室中央:“领导,我是督查办申一甲,不知领导有什么指示?”

“我知道你叫申一甲。”杨重抬起头来,“你进接待办还是我批的呢,立春市市委副书记孙婧,不是你小姨吗?”

“领导对我有恩。”申一甲说,“我一直记着呢。”

杨重端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申一甲:“小伙子,一表人才啊。”

“领导过奖了,全靠领导当年手下留情。”申一甲说。

“好了,当年的事就不讲了。”杨重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眼睛移到桌角的那份材料上,表情立刻严肃多了,“我问你,这份督办内参是你写的吗?”

申一甲立刻有所醒悟,看来杨市长说的这份内参,就是今天被找来的真正原因。

他紧走几步,来到桌前,拿起了那份内参,只看了第一页就明白了。

这是他撰写的“蓝河市国企改制应该引起注意的十个问题”,是以督查内参的形式专报给市长宫树仁的,宫市长评价还不错,后来又专报给市委书记高崇云。这篇内参写了有一段时间了,杨市长是从哪儿翻出来的。

申一甲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份内参可能引起了某个领导的不满,否则杨市长不会为了这么一篇稿子把他找来,这份材料上没有签阅单,他也稿不清杨市长是从哪弄来的。

“这份内参是崇云书记交给我的。”杨重一句话把申一甲吓出了一身冷汗,“你觉得这份材料怎么样?”

申一甲正想谦虚几句,不料杨重脱口而出:“崇云书记要在全市范围内总结宣传国企改制的经验,你这篇材料要改动一下。”

申一甲手里拿着那份内参,一时羞愧得无地自容。原来是市委书记对他写的材料不满意啊,那他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能按照杨市长的意思,拿回去修改了。

“对不起领导,我这就拿回去改。”申一甲说。

“好啊,你先说说,这篇材料你准备怎么改?”杨重说。

“好好改。”申一甲说,“一直到领导满意为止。”

“我看这篇材料很难改,你有改的功夫,还不如另起炉灶,重写一篇。”杨重的声音很平淡。

在申一甲听来,却无疑于给这份自己得意的内参材料判了死刑。不知为什么,听到杨市长这句话,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抵触,自己的材料没有那么差啊,杨市长为什么要让他重写一篇呢?

杨重指了指面前的椅子:“你坐下,我跟你说说。”

申一甲战战兢兢地坐了下来,屁股只搭在椅子边上,随时准备杨重生气时再站起来。他摊开随身带来的本和笔,一付洗耳恭听的样子。

“你这份材料的文笔我不想说什么了,那是你的自由。”杨重说,“依我看,这份材料的问题主要出在思路上,思路不对头,不符合崇高书记大力推进国企改制指示精神,至于哪儿不符合,怎么不符合,我就不举例子了,你自己琢磨去。”

申一甲似是而非地点着头,杨市长说得太笼统了,他仍然是一头雾水。

杨重的眼睛明亮,露出睿智的光芒:“这篇材料宫市长看过,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但你不能站在市政府的角度,要站在市委的高度,站在全市的高度,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