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1 / 1)

曲线升迁:权道情谋 花河钓翁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一幕,悄悄把门关上,手不停地颤抖着。他出了饭店,搓着手,跺着脚,进了一家路边超市。他跑了大半天,一直没有时间吃饭,此时才感到饿了。他用手按住胃部,咬着牙,买了一个面包,狼吞虎咽地塞进嘴里,把剩下的包装纸顺手扔掉,晃晃当当地走向小车。

当天晚上,孙婧感觉到单间外有人,急忙跑到门口,却并没有看到人影,她无法判断那个人到底是不是钟铭。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失踪的钟铭又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却不愿意给她一个耐心的解释。

孙婧不知想过多少次了,如果钟铭没有失踪,她会嫁给他吗?

会,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她真的与钟铭结婚了,会是什么结局?她不敢想像,姚云龙不会放手的,那样她很有可能给钟铭戴上一顶绿帽子,甚至可能与钟铭离婚,嫁给姚云龙。所以,无论怎么说,钟铭选择失踪,都是一种相当狡猾的选择。

孙婧告诫自己要沉住气,要善待这个曾经的同路人。

第103章:铁棍山药

钟铭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孙婧,她不动声色,眼睛盯着他的眼睛。她心里清楚,只要她的眼神有一丝的慌乱,就等于向他承认了自己的那个隐私。

“好,就算你听不懂,可这四台汽车只付了半款我能听懂吧?”钟铭说。

“请你体谅一下我的难处,等新书记到了,我会向他反映这个情况。”孙婧和颜悦色地说。

“你能有什么难处,我这小老百姓才是真难啊。”钟铭说。

在孙婧的记忆中,钟铭很固执,他认准了一个理,会一条道跑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她曾经很欣赏他这股执着劲儿,但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

“我真的没什么办法,你再等一等吧。”孙婧站起身,准备送客了。

如果钟铭想要与她叙叙旧,她倒能够接受,毕竟他们曾经拥有过,他是她经历的第一个异性。可看钟铭的架势,他竟然一点不给她面子。

“我有一个条件,你要是答应了,我可以缓一缓,等新书记来了再说。”钟铭的态度很庄重。

“什么条件?”孙婧漫不经心。

“让我的铁棍山药日一下。”钟铭笑了。

孙婧的脸腾地红了:“钟铭,你太过分了。”

让我的铁棍山药日一下。这句话,孙婧太熟悉了,她已经记不清他当年曾经对她说过多少次了。那时候,在钟铭家的小楼上,他们曾经那么疯狂,他的身体曾经让她迷恋。

多年以后,这句话再次从钟铭的嘴里说出来,孙婧感觉到了一种调戏和嘲弄的味道。

“我希望你能尊重我,我现在已经成家了,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孙婧说,“有一句话叫覆水难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好吗?”孙婧说。

“我走了。”钟铭站起身来,“我估计在你这里是拿不到车款了,我回去举报立春县县委违规购车。”

孙婧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违规购车这个词,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你等一下。”孙婧叫住了钟铭。

钟铭得意地转过身子,掏出了一张购车合同,孙婧清楚地看到,四台车的购车款总共是一百零五万,已付款五十五万,的确还有五十万的车款没有付。

“我已经找到了省里的购车文件,按照县级购车标准,这四台车全都是超标准配车。”钟铭从孙婧的手里收回合同,塞进包里。

孙婧从合同上看到,自己坐的这台山地吉普,也属于超标准配车。

她感到有一点麻烦,这件事既然能让钟铭抓住把柄,就有点复杂了。她虽然属于未参与、不知情,但现在事情已经摆在她的面前,如果她明知钟铭要举报,仍然置之不理,那可就失职了。

孙婧拉了拉钟铭的袖子,请他坐下,自己也回到座位上。现在问题升级了,钟铭刚才还是索要车款,转眼间就变成了违规购车,而且自己也被牵连进去,至少她现在也在违规用车吧。

她的大脑有些发胀,退车显然已经不可能了,钟铭也不能干,要是真的把车退了,不是给前任领导上眼药嘛,现任领导们也不能干啊,车都用上了,那不成了虎口夺食了。

她决定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这笔车款交上,这么做的前提是不能让钟铭觉得她怕了。她拿过手机,按下录音键。

“钟铭,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不知情。”孙婧先把自己摘出去,“我现在就去协调一下,争取把购车交给你。”

“开玩笑。”钟铭一脸不屑。

“这几台车既然是违规的,你也是有责任的,合同是否合法也难说。”孙婧说,“我们如果要调查的话,你也要配合一下。”

“怎么配合?购车合同还在,车本身又没有问题,根本没有退车这一说。”钟铭说。

孙婧随手关掉了录音键。既然钟铭有态度,那就好办,她已经有了证据,钟铭总不会矢口抵赖,说她没提过退车这事,这样就能封住钟铭的嘴。

不过她刚刚任,不想把事情搞僵,还是想息事宁人。

“我准备帮你一个忙,看看能不能把剩下的车款付给你。”孙婧说。

“别别,别帮我这个忙,这是你们该我的。”钟铭竟然毫不领悟。

“那就按你说的,看看能不能把该给你的全给你。”孙婧瞪了钟铭一眼。

孙婧的心里很不舒服,行啊,钟铭,什么难听说什么,什么绝对说什么,真是冷酷无情啊。

她翻出电话本,找到财政局长的电话,随手拨了过去。财政局长昨天还来看过她,主动提出要给她更换一下办公设施,没有提一句公事。

孙婧有一种侥幸心理,如果她亲自打电话,财政局长应该给她一个面子。

孙婧当着钟铭的面,拨通了县财政局长的电话,问起了购买公务车的事。

财政局长的答复很简单,今年县委班子买车的预算是五十五万,四十天前就已经支付了。

孙婧心想,见鬼了:“剩下那五十万谁出啊,总不会领导个人出吧。”

“企业赞助。”财政局长一语道破天机,“这样上级追问起来,也好有个解释。”

好一个解释,明明是有可能被追查,到了财政局就成了追问。

“哪个企业赞助?”孙婧问。

“不知道。这些事我关心不够。”财政局长说。

孙婧没辙了,怪不得都说新官不理旧债,这旧债实在是难以理出头绪啊。

“我知道这笔钱谁出。”钟铭凑了过来,“蓝河市有名的民营企业大浩公司,老板叫尤大浩”。

尤大浩?孙婧听别人说过这个人,甚至还在不同的场合见过这个人。他是市里的民营大户,好像还是哪个区的政协副主席,他怎么为一个县城的领导掏购车款呢,这倒有点新鲜了。

事情有点复杂,孙婧要向尤大浩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