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1 / 1)

重生法医 SHuaiG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还有走路的姿势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鞋子磨损度也不同。这个鞋印较长,初步估计鞋有43码,属于男性,且男子的身高在一米七四左右。

孙小豪的鞋子正好是43码,身高也吻合,不出意外鞋印就是他的。虽然孙小豪上山时穿了一双新鞋,还扭伤了脚,但是那双新鞋也会有轻微磨损的,用显微镜看看就清楚了。

“你是说孙小豪曾来过这里?他来这里干什么?”蒋博士惊道,张天宇只是淡淡的说了四个字“驱赶猴群”。

“驱赶猴群?”蒋勇兵显得有些茫然,“他为什么要驱赶猴群?”

“因为他是来谋害你的凶手的帮凶。”张天宇说道。

“那么他是被凶手杀的?是杀人灭口吗?”蒋勇兵实在弄不清楚这里面的复杂东西脑子里像浆糊一般乱作一团。

张天宇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走吧,我边走边给你解释,不过你一定得保密。”蒋勇兵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

下山时,张天宇告诉蒋勇兵:刘艳娜和赵勇是第一匹来实验室的两个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看金丝猴。然而他俩之中刘艳娜是来杀蒋勇兵的人,一但他们见到了金丝猴,刘艳娜二人就必须离开了,所以孙小豪的任务就是先于蒋勇兵几人之前将金丝猴驱赶。

“对啊,我在这里研究了几年,猴子的生活习性我是再清楚不过,难怪这几天我领着他俩上山都见不到猴子,原来是被人赶走了。”听了这些,蒋勇兵小声嘀咕道。

张天宇接着又告诉蒋勇兵:孙小豪四人上山之后,猴群没有人驱赶,那么在博士的带领下他们一定会见着金丝猴,到那时他们就得离开,完成不了接近蒋勇兵并杀害他的目的。

所以昨天晚上必须有一个人得死!

这样凶手才可以利用警方的力量把所有人留在实验室。原本歹徒是想杀死许薇薇来完成这一目的,但是因为一些变数,他们改变了目标。

孙小豪其实是自杀身亡的。

孙小豪的死亡现场没有打斗过的痕迹,张天宇解剖孙小豪的尸体检查过,他的右边肺叶被刺穿,伤口右斜。如果是他杀,凶手一定是左手持刀,而且力量很大。据张天宇观察,上山的所有人中都没有一个是左撇子。

张天宇在孙小豪指甲中找到了一些衣物纤维,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他背上盖着的被子的纤维。自杀时,孙小豪用双脚踩着被褥,又用手抓着恐吓信和被子,将匕首固定在背部。

孙小豪用力往身后的木墙上一顶,匕首虽然发生了一些偏斜,但仍旧刺穿了孙小豪的背部。

在孙小豪床位后面的木墙上找到的凹痕就是证据。因为常年位于高山上,木块受潮严重,只要力量用得大一点,木块就会变形。

张天宇还没说完,蒋勇兵便打断道:“等一下,天宇。你怎么知道我们之中没有左撇子?或许是凶手故意在人前使用右手的呢?还有,孙小豪手中的那封信怎么解释啊?”

蒋勇兵的问题虽多,但蒋勇兵能够有序的将这些问题一一点出来,证明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显弱。张天宇乐于和这种人打交道。

“一个人因为常年用手的关系,常用的那只手的骨骼会较为粗壮一些,如果是左撇子,那么这个人的左手手腕、手臂是略大于右手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相信你可以比一比自己的手。

孙小豪手中的那封信其实是刘艳娜从木墙的缝隙里塞给他的,信上的一些木渣就是证据。

昨天晚上刘艳娜去找赵勇的目的原本有两点,一是引我离开,二是通知孙小豪去杀许薇薇。可是一些变数的因由,他们的目的临时改成了引我离开,孙小豪自杀。”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临时改变的目的?你们知道刘艳娜是凶手为什么不抓人?他们又为什么不直接杀我,还搞这么多花样?还有你说的变数是什么?”这件案子的复杂程度实在超过了蒋博士的思维能力。

张天宇又一一为蒋博士讲解:凶手临时改变目的破绽有二,第一,凶手通常是先寄信、后杀人。如果孙小豪早就收到信,那么他为什么不像许薇薇那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还等着凶手去杀他?这不合常理;

第二,破绽出在那封信上,信上曾提到“今天凌晨”四个字,孙小豪是在今天凌晨两点过死的。如果信是昨天寄给孙小豪的,那么信上应该写“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凌晨”才对,严谨一点只能是写“明天凌晨”。

信中的“今天凌晨”也就是昨天晚上12点之后,这段时间只有刘艳娜去过孙小豪的木屋,还留下了她的耳纹,而张天宇亲自跟踪刘艳娜,发现她并没有进入木屋,而是在赵勇出来后就去了河边。

根据孙小豪的死亡时间来看,孙小豪是自杀无疑,刘艳娜就属于教唆自杀以完成他们留下来找机会杀你的目的。

根据法律,教唆自杀也是犯故意杀人罪,张天宇之所以还没有动手抓人是因为他们所收集到的证据还没有拿去雪浪市做具体的化验。单凭张天宇的推断是很难令凶手俯首认罪的。

“这小子的脑袋里装着什么东西啊?这么复杂的案子被他分析得滴水不漏……”听了张天宇详尽的讲解,蒋勇兵暗自感叹道,又问,“那凶手为什么不直接来杀我,你说的变数又是什么?”

“至于这两点嘛……”张天宇笑了笑没有说下去,蒋博士以为张天宇是故作深沉,其实张天宇告诉蒋勇兵这些也没多大用,这还有可能坏了张天宇的计划,得不偿失。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这没有路的高山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张天宇二人的速度并不快,看样子回到实验室时估计已经是傍晚了。

天空渐渐变得有些阴霾,一扫先前的晴朗,林中吹起了一阵风,凉飕飕的。须臾便有雨点“啪嗒啪嗒”的滴落,路面变得有些湿滑。

“天宇,我们得快点了,雨下大了山里的路就难找了。”蒋勇兵看了看天色说道,张天宇“嗯”了一声。

张天宇的对讲机这时响了起来,说话的是当地警员小张:“天宇,验尸报告和死者的身份已经出来了,死者叫周仁,是天枫市周刊杂志社的记者。死者喉骨断裂,左肺叶被利器刺穿,这是致命伤。”

“嗯,谢谢,再联络。”张天宇说完切断了通话,对蒋博士道,“博士,从山下到实验室有没有另外能走的路?”

“有的,不太好走。从脚下的小镇西边上山,穿过一片竹林,可以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