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边,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我是觉得挺香的,可也没流口水吧”
这是站着也中枪
不过
“林微翻译一份资料,不熟悉的人,那是按多少字儿收费。熟悉的人,直接按篇幅。虽然收费相对比别人多,但是质量高,也不会注水,所以找她的人挺多。忙的时候,一个月下来赚的钱,那都能买一台凤凰牌缝纫机了”
一台凤凰牌缝纫机
程曼有些做梦的感觉,真要是孙芳说的那样,自家闺女比好多人都有本事儿着呢
孙芳看了一眼林微,朝程曼笑道:“所以平时吃的那也是有荤有素,营养均衡的。你看看她那肤色就知道了,就是这么养出来的。”
程曼细看了闺女的脸色,点点头,然后想起什么,突然问道:“对了,我今儿看见你屋子里有一袋子东西,没打开,但是闻着像是中药”
话说到半截,程曼也不敢猜测,只看着她,想听听她怎么说。
药
林微恍然,没回来之前,她打算的很好,等一到家就开始煎药吃。结果一回来,事儿太多,那药又用黑袋子装着,就给忘了。
“这药是我调理身体用的,年后开始煎着喝。”今天快过去了,明天除夕更忙,初一要去拜年,也忙。
就从初二开始吧。
“妈,咱家煤球有多少”
回来忙得团团转,还没去看放柴的小棚子呢。
“不用担心这个,煤球不够,我再去借。”程曼摆摆手,一脸担忧,“这些都不重要,你咋突然调理起身子了”
自小到大,她身体都是不错的。那次发高烧,不也没多长时间就好了么
身体素质那么好,咋还要吃药
“我贪凉,吃了棒冰。”林泽不在,林微眨眨眼,笑的一脸讨好,“那啥,就来的不准时。”
闭经的事儿,现在肯定不能跟她妈说。
在乡下,闭经对女孩子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儿。都不说能不能调理好,单就是这俩字,别人都会认为你没有生育可能。
不准时
程曼呆了一下,也没骂她,只是急声问道:“怎么个不准时法儿多久来一次”
啊
林微傻眼,她就没想那么多,这个不准不就是不准么,难不成还能有规律的几个月来一次
“你自己都不清楚”
这孩子别是不当回事儿,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妈,这个不准就是不准,就是、就是不定时。”
林微感觉有点招架不住。
“不准时也分几种呢。一个月来几次,几个月来一次,一次来多少天,你”
程曼语速极快地说完,拍板道:“你也别等着年后了,就从今天开始吃药。”
“妈,不要吧”
等会儿还要吃肉呢
煮的q弹的猪皮,切成条,倒上酱油拌匀,就那么吃,也可好吃了
还有她爸卤的肥肠,干煸肥肠,红烧肥肠
这要是一吃中药,万事皆休
中药,它忌油腻啊:
第三百八十四章 买鞭炮
几人正说着话,就听有人在自家门口喊了一嗓子。
“志远家的,赶紧到大队大院去,卖鞭炮的来了”
程曼一听,扬声回道:“陈嫂子,你等等,我这就来,咱俩一块儿去”
说着,从里屋拿了钱,又安排了一下林微和程曼,这才着急忙慌地往外走。
一见程曼出来,陈嫂子拉着她就小跑起来。
旺山村在以前,每逢过年也只是买几颗鞭炮听听响儿,意思意思算是过年。今年秋收,她们旺山村大丰收,谁都想买一挂鞭炮,红红火火的过过年。
谁知道进了腊月中旬,去供销社买炮的时候,那边卖的鞭炮还是跟往年一样,都是一挂鞭炮拆解下来,一颗一颗来卖。红色炮皮子的一分钱俩,白色炮皮子的一分钱仨。后来旺山村的人给供销社的提了,那边的人才答应进几挂鞭炮。不过,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先交一半的钱。
鞭炮不同于别的东西。不说别的,就拿它的储存来讲,那就够麻烦的了。第一,不能见潮,潮了炮就哑了。第二,不能见火,真要是碰上明火,估计供销社都得毁了。还有第三个,那就是一般人吃穿都才温饱,谁愿意买这些消遣的玩意儿啊
退一万步讲,万一说了买,最后又不买,他们难不成还得自己消化这些东西
所以,供销社的人就想了这么一个点子,大家想买成挂鞭炮的,就先登记,然后先交定金。后来统计下来,见旺山村买成挂鞭炮的人比较多,所以就说进了鞭炮,就到大队大院那儿等着大家。一手交剩下的钱,一手给鞭炮。顺便再给大家讲讲安全知识。
近些年,白色炮皮子的已经不多了,大都是红色炮皮子的。过年的时候关门炮和开门炮各放三颗,除夕去上坟的时候在坟地里也点几颗,好给祖宗们知道知道,他们的后代来看他们了。
总之,往年过年,每家每户顶多也就买十来颗鞭炮备着。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到除夕上坟的时候,一些半大孩子就缠着要去,为的就是家长能发发慈悲,让他们也点上一颗过过瘾。
至于关门炮和开门炮,这些小孩子想都没有想过。过年,是一年中的大事儿,放鞭炮那是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主人,才能做的事儿。
“陈嫂子,你也预定了啊”
程曼挽着陈嫂子的胳膊,笑道:“预定了几挂”
鞭炮不仅仅是过年的象征,而且还带着对来年的无限期许,所以今年,但凡有点想法的,也不会循着往年的例,就买几颗。
程曼话音刚落,陈嫂子就笑了一声,“我们买了两挂,红色炮皮子的,都是一百响。”
红色炮皮子的是一分钱两颗,一百响那就是五毛钱。
两串,那可是一斤肉还要多了
“陈嫂子,这一块钱,可是听听响儿就没了,你就不心疼”程曼看着大队大院在望,笑着调侃道,“咋不多买一挂上坟还得用呢”
“那都是先人,咱们礼数到了就成,再多的,他们也不挑剔。”陈嫂子爽快的笑了两声,“除了这一百响的鞭炮买了两挂,我们还买了几分钱散的,足够这段时间用了”
除夕和大年初一上坟的时候放几颗,到了初五破五的时候再放几颗,这一年,也就齐活了。
陈嫂子笑眯眯地看了程曼一眼,“你还问我呢,咋不说说你自己,你们家买了多少”
不等程曼说,又开了口,“今年你们家俩孩子考上大学,孩子爸身体恢复不赖,还跟公婆分了家,临到过年又分了那么多的猪下水和猪血,不买上三挂一百响的,还真是不对头”
今年,估计过得最滋润的就是她们林家了。
“买了四挂。”程曼也没啥好隐瞒的,“今年确实是该庆祝庆祝。”
除了这些,家里的账都还清了,闺女说要找的缝纫机也已经预先给人家说好了,啥事儿都是朝着舒心的方向走,买几挂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