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1 / 1)

美利坚纵享人生 小鹿爱小胖 2000 汉字|18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道开口,“有人说纽约邮报是给工薪象党阶层看的,华尔街日报是给有钱的象党阶层看的,而纽约时报是给傲慢的伪知识分子看的;

还有人说华盛顿邮报的读者是一群’自以为是国家管理者的人‘,纽约时报的读者是一群‘自以为选出了国家管理者的人’,而讽刺的是,华尔街日报的读者才是真正的国家管理者和选出了国家管理者的人;

说出这两段话的人无疑是对全美传媒界有着深刻领悟,总结的很精辟,别人听完这两段讽刺意味极强的话会哈哈一乐,然后比个大拇指叫声好,而我却从中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点。”

说完转过身,饶有趣味的看向乔治娜二女,两人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显然没有get到杨橙的点,这两句话她们也都听过,很明显,她们俩就属于杨橙说的那群听完之后只知道傻乐中的成员之一。

尴尬的对视了一眼,还是跟杨橙发生过关系的乔治娜无需顾忌,将那柳总是垂下的发丝别到耳后,美目一撇,白了杨橙一眼,嗔怪道,“有话快说,别卖关子。”

杨橙双手插兜,宠溺的眼神望着乔治娜,其实前世他对纽约时报的唯一了解,源自对川普同学的每日一骂,好像每天不骂他一顿,明天报社就办不下去似的,当然这是玩笑话,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内容很吸引人,但向左的政治倾向性过于明显,象党对纽约时报可是深恶痛绝,这正是杨橙可以利用的点。

“在我看来伪知识分子是一些非常喜欢将自己放置于高位的人,他们通常会用常人很少听过的论调来彰显自己高人一等,换句俗语来形容就是装13,而纽约时报的很多新闻恰恰迎合了这类人群的思维,并成功获取了一批忠实拥趸。”

杨橙回到沙发上,见二女都在认真倾听,微笑着翘起二郎腿,接着自己的话道,“这几年纽约时报的收入每况愈下,进行了几次大规模裁员,由以那些年龄大的老牌编辑数量最多,如果我们将这批员工收拢过来,给他们重新执笔的机会,还给他们提供发泄心中怒气的平台,你们说小阿瑟会不会被气吐血?”

阿曼达听得不真切,脑袋转的不够快,反倒是很少参与到商场事物中的乔治娜一点就通,明亮的黑色双眸神采奕奕,“你是想将这群编辑招收过来,专门写文章骂纽约时报?”

杨橙满意的笑着夸道,“聪明,不仅如此,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干回老本行,专门针对纽约时报的读者群体,加载类似的新闻,以赫斯特集团加新时代传媒的报刊流量,从纽约时报的读者群体中狠狠咬下一口肉并不难。

等纽约时报的订阅量再创新低,我们即可在股市中抄底。”

“可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收购纽约时报,你这样做有点损人不利己。”阿曼达当然不笨,只是一时没转过弯,经过乔治娜的提醒,立刻想通了杨橙的毒计,如果她读过三十六计的话,必然能品出其中一丝反间计加偷梁换柱的味道。

杨橙点点头又摇摇头,“会有影响,但没那么大,我收购纽约时报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头条头条app服务,比起它所拥有的客户,我更看重其内容制造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我收购纽约时报跟亚马逊的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的缘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好吧,我会派专人跟你接洽,你早点把纽约时报拿下,也算是为我减轻点压力。”阿曼达脱下黑色高跟鞋,细长的白皙小腿往沙发上一盘,涂着黑色指甲油的圆润脚趾俏皮的动了动,面露疲色的说了句。

杨橙蹙起眉头,“我不止一次听你说被人欺负,到底怎么回事?我也没听说有人攻击你啊?”

阿曼达张了张嘴,欲言又止,随即摇头转换话题,“不说这个,我听手下汇报,头条app下载量过百万了?这涨势惊人啊,才正式开放下载几天时间?有一周吗?”

见阿曼达闭口不谈,杨橙也不好追问,只好顺着她的问题答道,“刚好一周,其实还差一些,四舍五入吧,主要得益于你们这些股东的大力支持还有大把烧出去的宣传费。

其实我更关注的数据是活跃用户,现在头条app的日活跃用户达到40万,比例接近一半了,这代表着用户粘黏度很强,而且用户平均在线时长超过15分钟,待我们的内容推送量跟上以后,我有信心将这个时间提升到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

乔治娜托着腮不自觉的微笑,她在为杨橙取得的成绩高兴和自豪。

阿曼达也在微笑,只不过笑中带着苦涩,叹了口气道,“不止如此,头条独具创新的广告内嵌的推送模式可是让我母亲眼馋的很,特别是知道我曾经错过了最好的入股时机,把我骂的狗血喷头。”

杨橙笑了笑没有接话,却在心中想道,“幸亏你母亲不知道本少爷为了头条烧了多少钱,否则会不会疯上加疯?”

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有成绩(求订阅)

头条刚上线一周,先不提产生了几块钱收益,单赁头条为了刺激鼓励那些自媒体账户而撒出的金钱,加上前期研发费用,以及全美布置的5座小型数据中心,这些数字加起来,杨橙已经为此支出超过2200万美元,其中最费钱的就是数据中心。

谁都知道未来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一是由云计算,二是大数据,三是由前两者结合衍变的商业智能(bi)。

暂且不提bi这个类似ai也就是人工智能的词汇,经常有人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混为一谈,其实不然,用一句话概括:云计算就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通过互联网提供全球用户计算力、存储服务,为互联网信息处理提供硬件基础;

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运用日趋成熟的云计算技术从浩瀚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信息归纳、检索、整合,为互联网信息处理提供软件基础。

再形象的解释一下,云计算相当于我们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将大量的硬件资源虚拟化之后再进行分配使用,全球目前在这项领域老大应该算是亚马逊,他们可以说为云计算提供了商业化的标准,杨橙若想在云计算领域实现直线超车,除非等着亚马逊自己没油了、跑不动了才有可能实现。

而大数据相当于拥有海量数据的‘数据库’,利用计算机集群来处理大批量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