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住在这里吗?能给我一个和深圳老师一样的房间吗?”
沐风抬头想了一下自己给深圳做的房间,然后点了点头:“没问题。”
“真的吗!”提尔比茨大喜,“我要电脑、游戏机、我要环绕音响、投影仪、家庭影院……”
“没问题……没问题……等聚餐结束了,我带你们去……”
沐风一边笑眯眯的答应着,一边进系统,找了一个房间,选了和深圳类似的装修风格和设备重新装修。
第一军港的新公寓楼整体建设是建造机器人完成的,而装修是沐风通过系统直接购买的。
如果让建造机器人去准备常规原料装修,资源消耗会很低,但是时间会很长。
而且像地球上一样,正常装修完了还会有味道,不能马上进去住。
沐风现在不怎么缺资源,所以直接花了10万资源,让系统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直接完成全套豪华装修。
整栋楼用了一个晚上,而让系统单独重新装修一个房间,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搞定,吃完饭那边也就完工了。
“司令官最棒了!”提尔比茨听到沐风直接答应了,完全不顾形象的大叫一声,“我爱死你了!”
“我也爱死你了!”沐风笑嘻嘻的答应着,然后心情毫无波动的一边继续吃饭,一边思考以后的事情。
自己要怎么走,要准备哪些东西,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放心的走,毕竟出去之后回来就比较麻烦了。
当天晚饭之后,沐风故意墨迹了一会儿,等着给做提尔比茨准备的房间重新装修完毕了,才带着她们去看。
相比深圳那种科技女强人的风格的装修,沐风给提尔比茨准备的房间就显得有点技术宅的气息了。
电子风格更浓,电脑、游戏机之类的设施造型更加酷炫。
一套和硬件设施融为一体的电脑桌,还配置了高清摄像头,专业麦克风,监听级音响,三联43寸4k显示器,专业级数位板。
提尔比茨已经在电子信息培训班的课堂上见过这些设备,也学过用法了。
现在看到这些东西,直接尖叫一声跑了进去,感觉这简直就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房间。
沐风进门之后说:“现在墙上都是空的,如果你有合适的照片或者画,都可以给我,我给你做成大幅的壁纸贴上去。”
“好好好!太好了!”提尔比茨在房间里面转了一圈,走到沐风跟前说,“司令官真的太棒了!”
“不用客气,你早点休息吧,我们先走了……”沐风跟提尔比茨道别,去给光辉她们也依次安排了房间,最后回到自己的卧室睡觉。
从第二天开始,沐风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计划。
远航,沐风会做两手准备,一是船,一是飞机。
首先是设计一艘船,一艘功能设施齐全,能够带着自己的人舒适、安全的远航,探索整个星球的大船。
最好是把舰娘军港的资源采集设施、科研设施、制造设施、生活设施,甚至建造容器都全都搬上去。
为了适应大洋远航的风浪,船要足够的大,足够的结实,足够的续航能力,保障几个月的海上航行。
这船不是一次性的,做出来之后就是一个移动的海上军港,只要不是不可抗力损毁,都会一直维护和使用下去。
258、母舰
沐风计划,说到底就设计一条足够大的大船,把舰娘军港功能设施全部搬上去,这艘船可以称之为移动母港或者舰娘母舰。
母舰设计以现代超级航母为基础,融合二战最优秀的战列舰的防护方案,兼具现代航母的抗沉性和二战战列舰防护性能。
舰体的防护系统设计以免疫20英寸炮弹为目标,用在这世界近乎无解的高强度合金装甲盒将内部关键设施妥善的保护起来。
动力系统使用燃气轮机配合综合电力系统。
沐风的舰队现在广泛使用的4万千瓦燃气轮机,加上配套的发电机组成的模块化的标准箱体,尺寸是15x3x6米。
共计16个这样的标准装箱体,每两套为一组,每一组一个专门的装甲舱室,以2x4的布局,安置在船体装甲盒最中间的核心位置。
16套燃气轮机的总输出达到64万千瓦,这里大约有四分之一用来航行,四分之一供应母舰上的各种设备和日常的生活用电。
有差不多一半燃机作为冗余备份,在工作燃机故障时替换,或者进入战斗状态时,全部启动用来供应电磁武器需要的电能。
16个燃气轮机发电模块,只要有一个还能正常工作,就能推动10万吨的舰体以20节的速度巡航。
16台燃气轮机进气通道、排气通道占得面积非常大,但是这不是航母,不需要顾及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问题。
从动力舱向上延伸出来的4排16个燃气轮机的进气口排气口的前方,就是母舰的一体化舰桥和桅杆。
母舰的雷达和电子信息系统大致是照搬055的系统,因为有足够的空间和电力,所以做了全套系统的冗余备份。
舰桥的前方,中间位置有两座双联装155毫米电磁炮。
主炮前方,主装甲壳外面,次级装甲带中,设置32组垂发系统。
垂发系统所在的次级装甲带,与主装甲板中间留出一段专门的缓冲舱室,确保就算是垂发爆炸,顶多被舰首炸掉,不会影响舰体核心舱室。
然后舰桥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依次布置六座双联76毫米电磁炮。
76毫米电磁炮阵列的前方和后方,分别有两组海红旗10近防导弹发射器,两套1130近防系统,整个舰体一共八组红旗10,八组1130。
舰桥后方,燃气轮机进气排气通道后面,舰体中后部,装甲外面,设置直升机起降平台和相应的机库。
已经开发完成的直20系列直升机,加上武直10,都可以放进去。
机库后方是两座双联155毫米电磁炮,电磁炮后面,和舰首以上,在装甲盒外面,间隔专门的隔离舱之后,设置32组垂直发射单元。
导弹爆炸最多炸掉舰尾,对内部核心舱室影响不大。
水线以上干舷高度22米,刨除10米深的垂发层之后,下面还有10米多的空间,沐风在这里设了一个类似登陆舰的坞舱。
下层半潜到水线以下,坞舱里面放置各种水上设施,气垫船、摩托艇之类的,舱内注水、开启舱门之后,可以直接从坞舱里面开到海上。
坞舱也不是完全娱乐性的设施,里面同样准备了一些气垫登陆艇、坦克、两栖装甲车、越野车等等登陆设施,路上发现合适的岛屿可以用来登陆。
然后是舰体内部的舱室划分。
母舰的船体水线以下第一层,是占地面积最大的资源采集中心。
沐风在这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