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少,沐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公寓楼的自定义设置着实花费了一些时间,全部折腾完了之后40分钟倒计时已经差不多了,沐风马上跑回了建造中心。
沐风搓了搓手,按下开启按钮。
巨大的金属舱门升起,白色的雾气散去。
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身穿藏蓝色礼兵服,有着白色短发的少女,慢慢的睁开了一只眼睛,露出一只红色的瞳孔。
看着沐风之后,少女一只手缓缓抬起,挡在闭着的眼前,嘴角微微上挑,露出一个自以为很帅气的笑容:
“你就是港区的司令官对吧,感受到天狼星的力量了吗?”
“额……”沐风眨了眨眼睛,有点难以置信,“你是……天狼星?”
“没错!”天狼星收回了手,睁开另一只眼睛,“815a型电子侦察船,天狼星号,弦号854,司令官,做好迎接我的准备了吗?”
沐风最终确认了消息,和天狼星的契约也终于完成,脸上和心中都已经乐开了花,直接上前一步抱住了天狼星:
“天狼星太棒了!你来的太是时候了!”
“额……”天狼星愣了一下,神色有些慌张,“那个……那个……司令官你要对天狼星干什么?想成为明日头条吗?”
“你们一家子都是狗仔队吗?”沐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放开天狼星,揉了揉她的柔发,“司令官是太高兴了!终于有人跟海王星做伴了!”
“海王星?我那愚蠢的妹妹啊!”天狼星很快恢复了神神秘秘的表情和语气,“我已经感受到她那迫切的呼唤了,那就让我们去见见她吧!”
“好。”沐风点头答应着,带着天狼星去科研中心。
天狼星弦号虽然是854,看似在海王星的852后面,但是她还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姐姐。
中国海军舰艇的弦号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而且除了核潜艇以外,都不是按顺序从小到大排列的。
作为电子侦察船,天狼星号在2016年对日本本土实施了环岛侦察,和海王星一样都是现场顶级主播。
沐风带着天狼星来到科研中心,已经得到消息的海王星直接跳了出来,扑到了天狼星身上:
“姐姐你可算来了,司令官他在压榨童工你知道吗!”
沐风马上就喷了:“噗,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天狼星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嗯嗯,那就让我们要记录下这有趣的故事,写成新闻稿,拍成纪录片,到整个司令部公开播放……”
海王星马上跳了起来:“我来写剧本!”
天狼星微笑说:“那我来做导演,司令官和海王星你们本色出演就好。”
沐风上去两个脑瓜崩:“你们两个先别闹了,说点正事,海王星,电磁炮的研究进度怎么样了?”
天狼星听了眼睛亮了起来,笑眯眯的说:“竟然是电磁炮,这可真的是有趣的东西,让我也来帮忙吧!”
海王星揉了揉额头:“马上就好了,最关键的储能、释放设备、炮弹设计也都已经完成。
“现在就是一些收尾工作,我一个人的话最多明天就能搞定,姐姐来帮忙今天就能做出来。”
沐风揉了揉海王星的脑袋:“那你们今天先把电磁炮搞定,然后明天、后天休息,我带着你们姐妹一起出去玩,帮天狼星熟悉一下环境!”
“好!”两姐妹一起答应着,天狼星直接开启了另一套科研设施,帮助海王星整理各种研发信息。
这里的科研工作流程的基本流程是:制定目标,研究原理,提出方案,模拟验证,根据结果修正,最后出成品。
每个节点上如果发现了问题,就在科研系统的帮助下反复完善和修正,直到能做出符合要求的最终产品。
其实硬要说的话,地球上的科研工作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流程。
只不过地球没有这种几乎全能的科研设备,这样一套设施就能够完成所有的相关科研工作。
除了科研设施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这里的科研工作几乎不会受制于生产工艺和材料水平。
只要理论正确,方案正确,基本上都能做出正常可用的实物。
海王星现在进行的电磁炮的研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进行。
关于电磁炮很多人有一个常见的误区。
电磁炮的耗电量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恐怖,诸如“一座城市的电量”,“只有核电站才能供应的起”,这都是没有经过思考的盲从。
炮弹具体需要多少能量,通过动能公式简单一算就知道了。
例如,155毫米的普通炮弹重量大约50千克。
根据动能公式,不考虑能量损耗的情况下,将50千克的炮弹加速到5倍音速,需要的能量大约是72250千焦,大约是20度电。
相当于72万千瓦的发电机1秒钟释放的电能。
沐风改造过的长春、南昌、太原的主机发电功率是16万千瓦,辽宁、深红、凝霜的主机发电功率是28万千瓦。
如果不考虑能量损耗,长春能够在跑30节的前提下一秒一发,每分钟60发,如果停船射击,更是能够达到每分钟133发。
当然,前提是军舰的储能、释放、输电系统能够跟得上,炮管、炮弹能够承受的住如此高速的射击。
所以对于这种口径的电磁炮,能量并不算大问题,真正的难点是另外两个。
第一是和电磁弹射器一样的问题,电能的存储、释放、传输。
20度电能让卧室的小空调跑半个月,给电磁炮用的话却要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去。
这一瞬间的电功率会非常的大,电流会非常的高,真的能够再一瞬间达到一座小城市的电网级别。
这种级别的蓄电、放电设备,承受这种级别电流的输电线路,对于材料和系统设计都是极大的挑战。
这个要求比电磁弹射都高。
搞定了电磁炮之后,电池弹射的相关技术研发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第二的难点是炮弹。
电磁炮系统的蓄电、放电、传输设备,需要承受瞬间的巨大能量,炮弹同样要承受着瞬间的巨大能量。
地球上的电磁炮目前都还在实验阶段,暂时只能打实心弹,也就是一个没有炸药的铁疙瘩。
炸药都不能装,更不用说各种不同精密的触发引信、制导引擎了。
现在站在这个世界,回过头去看这两个问题,基本都是材料和系统设计的问题,这也正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优势的地方。
科研工作者提出方案,可以直接通过科研系统模拟检验是否符合预期的需求,不需要做出实物去测试才能知道结果,而且能够得到关于改进方向的提醒,这节省了海量的时间。
而材料设计也是同样的,科研工作者根据不同元素的分子特性,直接根据理论设计出需要的材料,然后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