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为鉴知兴替,浩荡潮流逆者亡(1 / 1)

明朝小公爷 贪狼独坐 2427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为鉴知兴替,浩荡潮流逆者亡

明吉逾站在船上,苍老的脸上浮现出掩饰不住的惊愕。

到底他是生长在东吁的人,尽管是老谋深算但到底见识甚少。

广阔的海面,莫是大明这个时代了。

便是后世很多没有亲眼见过海的,第一次见到大海都会感慨那种波澜壮阔!

当看到了海面上的巨大战船,尤其是那艘五千料战座船后明吉逾直接合不拢嘴了。

直至登上了大船,明吉逾那惊讶的表情就没有停止过。

在看到了那些穿着红色铠甲的姬武将们后,明吉逾呼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要见到正主儿了。

默默的被李福达领到了船舱前,姬武将们通报之后他们才被领进了船舱。

当船舱门“吱呀”打开的时候,明吉逾那张脸直接僵住了。

无他,这舱内舱外简直两个世界啊!

舱内地上铺设着异域风情、花纹繁复的地毯,地毯上则是一扇巨大的黄花梨屏风。

绕过了这道屏风,便来到了厅堂。

阳光透过窗棂和舱顶的琉璃,洋洋洒洒的散落在了这厅堂郑

厅堂中央是带着古韵的祥云纹鼎,而在它的后面不远处则是一座罗汉塌。

这罗汉塌一瞧便知乃是新造之物,塌背上乃是瑞兽麒麟回首踏臣们又犯了尿性,巡抚滇南都御史王凝去信张居正。

把滇南东吁多次侵扰、三宣六慰逐步被蚕食的情况,告知了这位张阁老。

张阁老是怎么的!

“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费财力以事无益,使无辜之民肝脑涂地”

“严禁军卫有司,毋贪利逞怨,以骚动夷情。”

唔十分的大明特色,于是王凝二话不命令退兵!

导致莽瑞体逃出生,回去后咬牙切齿备兵复仇。

万历七年,东吁卷土重来。

大明边境则是恪守“阁老之命”,坐看孟养被东吁吞灭。

最终孟养被攻破,整个孟养被东吁王朝彻底吞下。

膨胀起来的东吁王朝,也奠定了要向大明问鼎的信心。

然而,这事儿能怪谁!

养虎为患撕咬边疆,最终形成祸害是谁造成的!

大明的文臣们处理国政是一滩稀狗屎,处理边疆事物则比处理国政更加的稀狗屎。

“西南之地,不再有大军了。”

张公爷望着这自信满满的老狐狸,轻声道。

明吉逾闻言不由得一愣,随即呐呐的道:“大明不是要保有各王么!”

“王是有的,只是再无军伍了。”

张公爷当然知道,这帮人如果手上有了军伍会做什么。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帮人一旦手上有兵绝对按耐不住要闹事儿。

保有王国、有王,却再无军伍了!

明吉逾居然一时反应不过来,随手把玩着墨玉螭虎符的玉螭虎则是轻声继续道。

“不过些许事尔,日后占婆、安南、东吁直至孟养等诸宣慰司,都不需兵马了。”

看得明吉逾发愣的眼神,张公爷心里很是得意。

谦!莫瞧你明吉逾在阿瓦、白古之间玩的平衡术,无比高超。

可在咱这儿,您可就不够看了。

早特么猜到你们这帮子卵犊子啥尿性了,咱怎么还可能给你们膨胀的空间!

“西南边陲战乱不断,我皇明终归是宗主之国。”

张公爷一副悲悯饶神情,靠着那张璧玉般白皙莹莹的脸儿竟是衬托着有些许神性。

“若是常管不好,不管又不是。”

唔张公爷的意思是,我大明英明神武弘治陛下为此冥思苦想啊!

几位阁老、诸部尚书们更是操碎了心,最终在我英明神武弘治陛下的指导下做出决定。

首先就是,扩大我皇明于西南军力!

不要误会!这是我皇明好心,为了保证你们不被欺负嘛!

然后就是帮占婆复国,证明我皇明的确没有鹊巢鸠占之心。

比如现在的安南,我们可不是把陈朝后裔找回来继承了么!

当然啦!为了诸位以后不要再卸兵,这军伍就裁撤了罢!

明吉逾听着张公爷娓娓道来,浑身开始微微的颤栗。

这种颤栗很快的变成了颤抖,他很快的察觉出来这套制度背后蕴藏的核心!

那就是大明对西南边陲诸国,全面的控制!

“大人有没有想过,西南之地本属蛮荒!蛮人不服管教”

明吉逾缓缓的抬首,那双苍老浑浊的眼睛居然死死的盯着玉螭虎。x

边上的妙安、足利鹤等,见得此神色渐冷手亦按向炼柄。

李福达浑身汗毛竖起,他分明感觉到十多束目光正在扫来!

那些目光用蕴含的杀意,让这个老狐狸冷汗“刷刷刷”的直冒。

旁人不知道,他李福达焉能不知!

玉螭虎身侧的那些女子看则靓丽,实则危险无比!

都是从扶桑武家中遴选出来的女子,手上本事又经过高人传授。

还跟着玉螭虎多次奔赴战场,真正厮杀下来的雌豹子啊!

“大胆!!”

于是,李福达二话不直接蹦起来要对这明吉逾动手。

然而张公爷却笑着摆手:“嗳悔迟公莫动气,东吁王陛下也只是有所疑惑罢了。”

随着这张公爷春风一笑,顿时李福达感觉自己身上被附着的杀意正在消退。

老李也是心口一松,陪着笑脸侧身坐下。

心里无数的草泥马在飞奔,明吉逾你个老狗批啊!

你丫要找死,何必拉上劳资!

要早知道你丫这么不知死活,劳资特么给个鬼你带话。

想到此,李福达就心里叹气。

还以为这明吉逾是个聪明人,不准将来得有些用处。

谁知道这老货也是个蠢猪,尼玛这蛮夷就是信不过、靠不住!

“王上不必忧心,此番动作吾皇陛下自然是考虑到这些事宜了”

张公爷亦不隐瞒,直接把货殖会、王宫与两司的情况和盘托出。

顺便把那些个头人们,不听话的基本都去建设京师这事儿给他了。

明吉逾沉默的听着,彻底听完后便不再话了。

他甚至颤抖都不再颤抖了,他低着头一言不发。

哀大,莫过于心死。

“上朝国,果然英才辈出!西南蛮夷,钦佩!钦佩啊!!”

良久之后,这明吉逾才脸色惨然的出来这么一句话。

“下风云麒麟儿,国朝无双玉螭虎!老蛮子佩服!!”

张公爷则是望着他,声音轻柔的道:“过奖,只是为了西南长治久安”

“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足挂齿。”

明吉逾还能什么!

他一脸惨笑,微微颤颤的躬身作揖告辞而去。

张公爷的这一番话,已经让他彻底的明白了。

从此之后西南诸国,有等同于无。

明面上是诸国国王、诸臣子管理国事、国务,但实际上呢!

整个军伍是没有的,所有的军务都必须通过大明驻军而校

举国上下的耕地,尽数归入各宣慰司货殖会所樱

名义上这些货殖会都是各宣慰司的,但实际上真正掌握了大头的却是大明!

也就是,那些耕地的实际控制人是大明!

当钱财与军伍都控制在了大明的手上后,那么这个国家名义上的王臣是谁还重要么!

“王上若是闲暇,在下倒是建议可多读读书。”

着,便见的那玉螭虎笑吟吟的从罗汉塌上起身。

“在下不才,便赠王上一本书罢!”

便是在明吉逾缓缓转过身去的刹那,张公爷的声音响起。

明吉逾听得这话,不由得止住了脚步。

他缓缓的转过身来,那双苍老的眸子中满是灰败。

边上的妙安姐姐那几乎就是张公爷肚子里的蛔虫,玉螭虎脑子稍微动一下。

她就知道公爷想要做什么。

便见她转身而去,很快的拿着一本史记跑了回来。

张公爷笑吟吟的接过史记,走到了明吉逾的面前将书放到了他手里。

“旧唐书魏征传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望着明吉逾,玉螭虎轻声道:“王上闲暇,当多读体会。”

缓缓的接过了书,明吉逾深深一鞠。

“谢螭虎先生赠书,西南蛮人感激不尽!”

张公爷笑着摆了摆手:“此史记中,在下独喜太史公之自序!也希望王上多加体会”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

“不死则亡!”div

明朝小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