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风云起,肝尖微颤杨一清
杜林杜成弼耷拉着眼皮,声音充满这萧索和沉暮。
“事已至此,还复何言?!你以为,老夫等人不在,尔等便可苟安?!”
这话说的此老者脸色不由得变了变,满腹言语终究化作一声长叹……
说起来,他们其实谁比谁干净多少?!
在这酒楼里坐着的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国朝追查下来没一个干净的。
最低的都得全族流徒,好些深查一下跑不掉一个满门抄斩。
他们只是下不得决心要起手罢了,毕竟数代人的累积啊!
多的手里近十万亩好地、占地两亩有余的大院子,少的家里也七八支马队、数十能打敢拼的家丁。
数下来哪个不是地方豪强?!家中祖上可不得出过几个举人进士?!
匾额上的“书香世家”挂着,哪怕是知府来了也得给三分薄面啊。
想到要抛下这些混迹鞑靼,祖宗牌位都没人看管……
要下这个决心,真没几个能下得了的。
然而诚如那杜林所说,这已经是刀架在脖子上的事儿了……
从五日前开始,所有军官学校的学员们开始被下派至帝国皇家国防军内任职。
但他们任职的队伍却极为特殊,居然没有任何的名字。
虽然是没有名字,但整个军伍的配比却极为庞大!
伙头、匠作、医官,为队编制各有三十人。
一百五十人的辎重车队、足足五百三十人的警备营,还配备了总军师、作战军师、传令伍……等等。
仅仅是军伍节堂下节制的人手,就高达八百五十一人。
下辖三个作战师、直属解字》有曰:“樸……伏兔也。”。
兵马俑中出土的铜马车实物中,便有此物。
当时专家们通过对比,发现那便是古书中的“伏兔”,是用于减震的。
姬武将们现在全都罩上了面甲,她们现在身份可不一般了。
两宫之主看过她们演武之后凤颜大悦,特地向弘治皇帝讨了一个“凤仪卫”的号给她们。
弘治皇帝也琢磨,后宫是不是应该建立一支女子组成的军伍把守。
毕竟张小公爷的这支姬武将证明,女子组成的军伍也是可堪一战的啊!
但最近弘治皇帝都在忙活乎着九边的事宜,这事儿也就暂时放下了。
望着长长的队伍,张小公爷玉螭虎那双丹凤桃花微微眯起。
他手上捏着的是从谍报司、特勤局传来的消息,九边诸家已经开始动作了。
在那次酒楼之后,整个九边的贸易几乎完全断绝。
那些隶属于他们的马队全部收缩了回去,特别调查局亦发现他们控制的贼寇、山寨不在少数!
沿九边一线大大小小一百六十余山寨,几乎全数动了起来!
人多好啊!张小公爷好感慨啊!
都是好人呐,大大滴好人啊!
知道国朝现在缺人手修路呢,都争着、抢着要帮忙啊!
不仅自己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要去修路,还无私的把几代累积的家产捐献出来。
害怕人手不足,还特地把鞑靼火筛他们也请来一并帮忙修路……
这着实是大大滴好人啊!
张小公爷就快要被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
按照弘治皇帝给张小公爷看的全部作战计划,他不认为那群蠢货能蹦达出去……
而在九边上忐忑的以为自己要被废掉的杨一清,终于也见到了匆匆赶来的张诚。
看到了这老太监顿时杨一清这是泪流满面啊,陛下到底还是没忘了咱不是……
然而看着张诚笑吟吟递交上来,让他协办的事宜老家伙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就嗝屁了。
这尼玛是要将九边诸隐患,给彻彻底底的一网打尽啊!
“诚公!使不得、使不得啊!!”
明朝小公爷
明朝小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