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第251(1 / 1)

洪荒的信息时代 目自翕张 1881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第250章 第251

 霍风在稷下学宫一战成名,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临淄城,惊动了此时的齐王。

 不管齐王是昏庸还是精明,此时都要做出个礼贤下士的姿态,于是他亲自从王宫赶到稷下学宫,和普通学子一样,听霍风的演讲。

 此时霍风演讲的场地,已经从一个大厅换到了广场上,否则容不下上万的听众。

 好在稷下学宫对这样的活动早有经验,很多著名的大学者来演讲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所以他们组织的很有经验。

 即使听讲的人从几十人变成了上万人,霍风依然从容自若,站在台上用麦克风演讲着,深入浅出的将经济学原理用最通俗的方式讲出来,让大家都能听懂。

 哦,对了,洪荒的麦克风不叫这个名字,而叫扩音器。英语什么的,在洪荒根本就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麦克风这样的名字。

 只是别的学者都是成名已久,他们的学说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所以演讲也就一天两天而已。

 可霍风不同,他的学说第一次出现,很多人还没弄明白具体的内容,所以万人听讲的场面就持续的时间长了,半个月之后才结束。

 半个月给学者们演讲,半个月的广场演讲,只用了区区一个月时间,霍风的经济学就成了和道家、儒家、法家并列的显学。

 其他学派的出发点,都是以管理“人”为基础。如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克己复礼,都是对人的要求。唯有霍风的经济学,不研究人,而是研究经济活动。

 这个研究角度,是此时的各家各派都没有过的。唯一能相提并论的,就是科学了。

 科学研究的也不是人,而是自然界的各种规律、法则,同样和各家学说大相径庭。

 不过古代时常把科学贬斥成奇技淫巧,虽然此时洪荒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但依然受到了打压。科学家们也不擅长做官,所以只能给当权者当牛做马。

 而霍风的经济学就不同了,要想实践经济学,就必须有足够的权力,调动整个国家的财力,以及影响国策。这就需要官位足够高,也就成了上位者,经济学当然就是显学了。

 霍风既然成名了,齐王顺理成章的要征辟他为官。可是霍风怎么可能去给别人当臣子?自然是婉拒了。理由也很充足,目前懂得经济学的人还太少,要想让经济学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有足够的人手上下配合。因此,他得先教出一批学生来才行。

 齐王征辟不成,也不敢有什么怨言,还要殷勤的册封霍风为上大夫,享受一切上大夫的待遇,但却不用干活,只专心研究学问,教授学生就行。

 霍风在稷下学宫一待就是十年,教出了大批的学生。随着这些学生在列国周游,经济学也扩散到整个南赡部洲。

 由于经济学研究的不是人,所以和其他学说冲突不大,完全可以兼容,于是又出现了很多道家经济学、儒家经济学、墨家经济学等等。

 经济学和诸多学派的思想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分支。

 比如道家经济学,因为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他们的经济学就更倾向于自由经济。

 儒家的经济学,就和克己复礼联系上了,要求经济活动也恪守规矩,不能出格。

 墨家擅长发明东西,他们的经济学就推崇用新技术来带动经济发展。

 此外还有其他流派,他们对经济学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也各有特色。

 为此,霍风又对他的经济学进行了补充,阐明调控经济的宗旨和目的。

 道家的自由经济是绝对不行的,没有国家层面的调控,自由经济早晚会失控,到时候倒霉的人就多了,无数人会破产。

 儒家对经济的完全管控也不可取,全部管控就意味着失去活力,僵化同样会导致死亡。

 总之,霍风驳斥了各家流派对经济学的片面理解,重申自己的经济学才是正宗。

 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无数学者开始攻击霍风。但霍风丝毫不惧,一个人舌战群儒,一点不落下风。

 为此他还特意办了一份报纸,将论战的过程全都报道出来,吸引了全天下学者的目光。

 这样的论战,不管谁输谁赢,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起码对经济学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谁的经济学理论更好,靠嘴是论不出输赢的,于是各流派可是各自找实践的对象,在各个国家谋求出仕。

 齐国的经济基础是最好的,所以很多人都盯上了齐国。而齐王也是个耳根子软的,之前无比看好霍风,可是霍风婉拒后,齐王就等不及了,聘请了一位法家的经济学者,来掌管齐国的经济。

 齐国一向亲近法家,管仲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现在又聘请了一位法家,一点都不奇怪。

 其他流派也纷纷找到了实践的国家,唯有霍风一直不肯出仕。

 于是对霍风的冷嘲热讽就出现了,说他只会嘴炮,实际上根本不行。

 霍风也很无奈,他也想找块试验田,但让他向区区人间的国王称臣,他是绝对不肯的。

 无奈之下,他只好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继承了自己衣钵的学生出仕,替他实验纯经济学的理论。

 霍风在稷下学宫停留了十年,当然有不少只信奉他的学说的学生。他选出几个最出色的,派到了秦国去出仕。

 此时的秦国,虽然出过一位春秋五霸的秦穆公,可依然被中原各国视为野蛮人。

 概因秦国地处西北,远离中原,风土人情和胡人更接近。并且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科技水平,都和中原诸国没法比。

 但霍风知道秦国的潜力,即使在火枪、火炮都发展起来的时代,秦国依然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

 现在派学生去帮他们一把,或许能加快统一的步伐,让天下尽早恢复和平。

 秦国虽然出过一个秦穆公,可那已经是二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秦国早已没有霸主之姿,对中原诸国向来自卑。

 没想到经济学的创始人霍风,居然派学生来他们国家出仕,简直将秦国上下都高兴坏了,从国王到百姓,都夹道欢迎那几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