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目标必然是洛阳。对吗,雷丞相。”(1 / 1)

乱世逐流 嘉宝儿 5135 汉字|6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一目标必然是洛阳。对吗,雷丞相。”

“再说,能接回自己女儿多好,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两线作战最是要不得。难道出兵就能一定打下长安么?”

“哼,小子还有点眼光,算你说得对,你继续说。”

这位短胡须老头倒不是个睁眼说瞎话的人,赵川说的对,他也点了点头,没有胡搅蛮缠。

赵川觉得这老头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

“桓温打下洛阳,必然搬迁晋国历代皇帝陵墓,然后再班师回朝,回去安葬晋国司马家诸位先帝,随后举行各种仪式,提高威望,抢班夺取,开始和晋国朝廷世家之间争斗,我说得对吗,雷丞相?”

一语中的!这短胡子老头也不得不承认,赵川说到最本质的地方了。

桓温北伐,是他下辖州府的力量在行动,晋国朝廷是一种不干涉,不支持,不负责的态度。

这些只会清谈的世家子弟,他们想做的是乐见其成。

桓温败了,吞并他在朝中的权利,桓温胜了,则是晋国领土变大,他们盘中的食物也会变多。而所做的只需要是什么都不用做。

秦国面对的人,始终都只有桓温一人而已!

“我去一趟荆州,把桓温女儿送回去,告诉他如果他打完洛阳就班师回朝,我们绝对不干涉。

然后再去一趟建康,递交国书,保证我们和晋国的友好关系,绝不轻启战端,那些整天只会吟诗作对的世家,会吃饱了撑的打我们么?”

精彩!

短胡子老头似乎都想给赵川拍拍巴掌鼓励一下。

晋国朝廷和桓温是两回事,而且他们之间还相互扯后腿。

“打下洛阳之后,只怕桓温会有取司马而代之的心思,和晋国朝廷的暗斗一刻都不会停止。我们到时候是打是和,看情况就行,按兵不动是最好的做法。”

赵川自信的侃侃而谈,仿佛甘罗再世。

“好,真是英雄出少年!果然是有理有据,我雷弱儿绝对支持你出使晋国!”

短胡子大叔兴奋的叫道。那破锣一样的嗓子震得赵川耳朵发疼。

他那语气就像是出使这件事是自己提出来的一样,高兴得快要手舞足蹈。

卧了个槽,你丫的立场转变太快了吧!

这位叫雷弱儿的老头,真是让赵川有点看不懂了。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立场。

“好,赵大当家,你果然是不同凡响!本王唯才是举,现在就封你为郎中(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司长),即刻出使晋国,至于赏赐么......”

赵川信里面要长安的田地和宅院,像是要在这里安家,但苻健担心的不是赵川一去不回,而是长安城外已经没什么田庄可以赏赐了,总不能拨荒地给赵川吧。他还没糊涂到那样的地步。

“天王殿下,我不想要别的赏赐,你拨点田地我,让我在弘农屯田,我愿意在前线守住国门!”

赵川说得掷地有声!英雄气概喷涌而出!

成材不必问庚齿,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群臣面前的似乎是少年王翦和甘罗的合体。

但赵川心中却在无语凝噎,有苦说不出。

尼玛的,岳父要去弘农,老婆和通房丫鬟也跟着去,后台苻坚也要去,我不去的话一个人在长安还不被人玩死啊!

看到赵川如此选择,不止是苻健,包括雷弱儿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人是真的不知好歹还是想建功立业想疯了?

离开了中央,就会被逐渐边缘化,再加上现在是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你去那里不是傻是什么?

“赵大当家,如果弘农有什么变化,你回来就是,我会为你在长安郊外准备好一片小田庄的。”

苻健似乎也被赵川感染了。不过还是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好了,现在事情都处理完了,大家都回去休息,都散了吧。”

苻健似乎最近酒色过度的样子,现在便有些精力不济了。

“天王殿下,您别推我下火坑啊。”

看到苻健要撤,赵川赶忙叫住对方,众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赵川。

“天王殿下,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我这样赤手空拳的去,如今盗匪遍地,跟送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啊。”赵川一脸苦笑。

哈?

苻健这才想起来,还要送桓温的女儿一起回去呢,赵川忍不住诱惑监守自盗也就罢了,到时候自然是他倒霉。

但万一在路上被山贼掳走,十个月后送还还添个娃娃,那桓温只怕拼了命也要找秦国报仇。

确实不能太草率了。

“赵川,想要什么你就直接说吧。”

苻健打了打哈欠,无所谓的说道。他隐忍着心中的不耐,这种朝会,他真的不是太喜欢,主要是精力也达不到。

“天王殿下,我需要一支精干的护卫队伍,五百人。”

带着护卫防贼,这个很好说。苻健点点头,雷弱儿老头也是含笑默许。

“其次,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听闻龙骧将军手下大将邓羌骁勇善战,我想让他当使团护卫的领军。”

赵川这下就是狮子开大口了。

“混账小子,真是不知死活!”

雷弱儿老头气的火冒三丈。

“邓羌乃是龙骧军首屈一指的大将,调给你了谁来挡住晋国的进攻,你让苻坚在弘农怎么过?”

赵川无语的撇撇嘴,他就是漫天要价,你们也可以落地还钱啊。干嘛一口就否决,我这生意还怎么做呢。

“那个,天王殿下,我儿吕光一直想报赵大当家的救命之恩,他现在在苻苌殿下的潜龙军中,不如就让他去吧。”

一直都没出声,像是隐形人一样的吕婆楼,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

诶?吕光我记得好像就是上次见到那个一丝不苟拍马屁的家伙啊。他这样的人去真的好吗?

赵川不动声色在心里嘀咕。

混不出头,这是吕家在为自家子侄铺路啊。

苻健心中了然。身边的苻苌一脸焦急,似乎要被抢走心头肉一样。

看到苻苌这表情,苻健有些明白了,这吕光肯定是有些本事的,一定是潜龙军里能干事的,所以苻苌才会着急。

原来如此!

“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吧。”

“天王殿下,我弟弟苻融,聪慧机敏,善于细节之处的探查。视野谋略不如赵川大当家,但细节之处可能还超过他,不如让苻融也一起去见识一下江左风物,也显示出咱们的诚意。”

苻坚果然是在为东海王府铺路啊!

苻健心中一叹。他弟弟家的苻坚已经成为新一代家族领军人物,团结家中子弟,苻法和苻融都任他驱使。

可自己的那几个儿子,不说也罢啊。

心转如电,苻健那浮肿的眼眶不自觉颤动了一下,言不由衷的说道:“坚头儿言之有理,苻融尚未及冠吧,此次回来就可以行礼了。”

苻坚大喜,总算这一个目的实现了,此次大概能打个八十分吧,虽有不如意,但自己出长安也是迟早的事,能带走龙骧军也不算亏。

苻健看了赵川一眼,起了爱才之心。这等年轻俊杰,得好好笼络才行。

“那个赵大当家啊,我看雷丞相对你颇为欣赏,而且他有二十七个孙子,十五个孙女,不如......”

“不必了,大丈夫大业未成,何以为家。赵川还年幼,先成家后立业,不打下建康绝不成婚!”

赵川额头上一滴冷汗滴下来,尼玛苻健这厮又在胡说八道。

谢谢你上次送了个梁影给我,真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女人,其他的就敬谢不敏了。看老雷那身姿,他孙女是啥德行简直可以想象。

两晋南北朝那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所谓的成语,乃是流传万世的文化瑰宝,有些熟悉的,有些陌生的,甚至在若干年后,现在的某些流行语也会成为成语之一(比如我爸是李刚?)

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的时代,更是个精彩的时代,成语典故层出不穷

反正是免费章节,在这里扯一些闲话,顺便增加一下本书背景的趣味性

1、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蜀后,大将杜预率军南下征孙吴。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建议司马炎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趁现在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攻灭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不久,晋军在杜预率领下攻占吴都建业,吴国灭亡,三国时代终结。

2、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昭的孙子,司马懿的曾孙)司马衷痴呆无能,天下灾荒,百姓饿死无数,臣下上奏朝廷,晋惠帝却问左右没有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没米吃,为什么不吃肉呢?没水喝为何不去喝脉动?)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智商水平太低,投胎水平又太高,看来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3、闻鸡起舞

西晋末年,刘琨与祖逖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着建功立业,成为栋梁之才的远大理想。(这是一对好基友,刘琨据说还挺有艺术细胞,会唱歌跳舞弹琴写诗等等)

一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踢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意即是老天在激励我们上进,于是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4、击辑中流

还是祖逖同学的故事。

祖逖是东晋时有名的爱国将领。《晋书·祖逖传》中记载了祖逖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精神。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准备率军收复中原,朝廷只给他奋威将军的虚名,祖逖率领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来他果真收复大片失地,但东晋根本无心抗战。

东晋司马家把祖逖同学坑苦了,最后祖逖一死,那些地盘也被异族占了。

5、狗尾续貂

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赵王司马伦是个野心家,武帝去世不久,他就发动政变,自己称帝。为笼络朝臣,他大肆封赏。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封赏的官员太多,貂尾一时都不够用,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来讽刺朝廷。

《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那个,现在狗尾续貂的电影电视剧不要太多,感觉司马伦挺冤枉的,当时没貂养殖,怪我咯?

6、投鞭断流

下面是苻小坚同学的故事(这厮在国外很有名而且很受追捧)

苻坚苻大官人也是本书的重要角色之一。

五胡十六国时期中期,北方氐族的前秦势力最为强大,占领了长江北部大部分地区,其中老大就是苻坚同学。

当时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手下谋士王猛(就是猥琐大叔)比诸葛亮还猛!一统北方,专治各种不服。

于是苻坚大官人便想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猥琐大叔此时已死,不然肯定也会被气死,都跟你丫说了不要打东晋,就是不听)

这年头,出身异族的扛把子,要是不撩拨一下司马家,简直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

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司马家很快就会给我跪下唱征服了。”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东晋的血条还很厚,不能放大招。

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是大家都不会水上漂,长江太宽了我们只能干瞪眼。”于是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看到没,我手下小弟无数,把马鞭丢到江里,就能把江截断。)

俗语有云,人作死,就会死。于是苻小坚同学就死了,至于怎么死的,请看下一个典故。

7、风声鹤唳与草木皆兵

都是同一个人(苻小坚),同一个时候(惨败之后),发生的同一件事情(淝水之战)

《晋书·谢玄传》:“〔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PS:谢玄就是本书女主之一谢道韫的弟弟。

苻坚大官人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

决战开始的时候,苻小坚同学在前面打得正好,后面的人突然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于是前面的人以为真的败了就往回跑,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然后刮阵风,树晃一下苻小坚都觉得是对方追兵追上来了。

心灵鸡汤告诉我们,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要比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厉害,苻小坚看到个木头都认为是士兵,那还混个P。

于是回去以后被他之前各种吊打的老头老太太和幼儿园小朋友都反了,他最后也死了。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出来混心理素质一定要好,还有就是那种认怂党一定要事先弄得远远的。

8、洛阳纸贵

出自《晋书·左思传》,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时,精心构思,斟酌字句,历时十年乃成,后又得皇甫谧作序,由是文重于时,“富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后被人用来形容行文优美,文章受人重视。

只要写书写得好,纸张也能当个宝。不知道当时卖纸的商家有没有给左思一点小费。

9、身无长物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记载,太原晋阳王恭从会稽卸任还乡,同族王大前去看望,看到他坐在一领竹席上。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带来不少竹席,可以送一领给我”。王恭没有说话。王大去后,王恭立即派人把自己坐的竹席给他送去,而自己已经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只好坐在草垫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身无长物”指王恭没有多余的东西。王恭为官清廉、为人恬淡,身无长物,这种清风亮节值得赞颂。

现在意思比较多了,嗯,以后说自己矮矬穷要说身无长物,这样比较好听。

10、一对玉人

《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又是陈郡谢氏的谢家,不过已经是南北朝的初期了。)

看见没,谢晦就号称南朝第一美男子,而且出身好(陈郡谢氏),年轻(到死不过37岁),会打仗,人也聪明,当真一代男神,估计也就钱学森比他强了ORZ

11、忧喜不同

还是这位大帅哥谢晦同学,晋恭帝禅位给刘裕时,徐广悲痛不已,涕泗横流。谢晦(当时是刘裕头号小弟,双花红棍,托孤大臣之首)道:“徐公如此未免太过了吧!”徐广答道:“您是宋朝的佐命元勋,我是晋朝的孤臣遗老。忧喜之事,自然不同。”

把徐广换成“猪”,把谢晦换成“羊”,嗯,这个故事就是熟悉的节奏了。

12、步步生莲(这位皇帝也是奇人)

萧宝卷,南朝南齐最后一个皇帝,谥号居然是东昏侯,连个帝号都没混上,这是一位集暴君,昏君,脑残,神经病,痴情狂,精神分裂和抑郁症于一身的奇人,也可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个典故的女主角叫潘玉儿。

她的父亲是街市上的小商贩,她则沦为歌伎。(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美女在民间)

她美艳动人,妖冶风流。萧宝卷荒淫无度,到民间广选美女,始乱终弃(比诚哥还要诚哥,比冠希还要冠希),但自从碰上潘玉儿,就像是遇到了克星一样,死心塌地。(浪子回头金不换,专宠花样更拉风!)

自古以来,将三千宠爱集一身的专情帝王大有人在,但像萧宝卷一样,像受虐狂式地乐于被潘玉儿驱使和奴役的皇帝,实在是少之又少。

为了讨好潘玉儿,这位游戏人间的皇帝做下了很多荒唐之事,痴情得一塌糊涂。

眼球指数低于90的都不屑于说出来!就说几个眼球指数爆表的事:

当他们的女儿夭折后,萧宝卷为了安抚潘玉儿,特别为她修建了神仙、永寿、玉寿三座宫殿,极尽奢华。(一个人住三座宫殿?不知道萧宝卷当时是怎么想的。这大概也是创下了一个记录。好比某渣男送了小蜜三套房子住……他图什么呢?)

在炎热的盛夏,为了让花园绿树成荫,他命人从各处寻找参天大树。为了获得一棵大树,不惜破门入户,强行抢夺。(树:怪我咯?长的好看也有错么?)

萧宝卷甚至还突发奇想,命工匠把黄金凿成莲花的形状,一朵一朵地贴在地板上。当潘玉儿赤裸脚踝,袅袅婷婷行走其上时,就营造出了“步步生莲花”的美幻图景。

这就是步步生莲的由来,萧宝卷别的本事没有,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如果在现代估计比思聪更能上镜。

好了,两晋南北朝的典故就介绍到这里吧,下一章就是正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