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8章 让人眼红的礼物(1 / 1)

带着仓库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2817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2148章 让人眼红的礼物

门外那些人走了大半,剩下的都是无所事事,回家也只能呆坐的家伙。

看到马车进去,这些人都跟了过来,想看看马车上面是什么东西。

马车自然不可能开到后院的,所以直接在前院卸车。

没有主粮,全是肉食和补品。

光腌肉和鲜肉都有十多扇,而且有猪羊牛。

“那是牛吧?”

那么大的模样,瞒不过那些围观的人。

现在吃牛肉不犯法,至少在官方许可的店铺内买的牛肉可以随便吃,你烧烤、炖、炒都行。

可拿牛肉来做腌肉……

“浪费啊!拿来烤,炒也不错啊!”

是的,牛肉做成腌肉的话,会缩许多。

可这是秉承了朱高煦风格的肉干啊!

“那是什么?”

有人看到了几个袋子。

精致的袋子,一袋约二十斤左右大小。

卸货的家丁很小心,因为里面都是细细的砂糖,在京城都是高档货。

布料是一捆一捆的被卸下来,按照方家的人口,估摸着得用个几十年,弄不好方卓的孙辈还得继续用。

一坛坛的美酒,家丁们一手拎一坛,就如同那些练臂力的一般,轻松的提了进去。

“醒弟……”

朱氏有些惊讶。

不,是很惊讶,并震惊。

那么多东西,不说值多少钱,就辛老七这帮子孔武有力的家丁们就让人心生疑窦。

这年头家丁可不是谁都能养的,就算是豪商也不敢这般招摇,否则就是在给自己招祸。

方醒一袭青衫,看不出身份。

他的眉间平和,也不见什么矜持。

他甚至还在笑,很简单的笑,就和街坊邻居一般的那种笑。

“大嫂担心什么?”

方醒看看天色,说道:“是个好天气,可见老天都给面子,那还怕什么?”

外面那群人依旧在看热闹,不,是在艳羡,并不时叹息唏嘘。

这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后续发酵开来,大抵就是黑白两道都会知道方家来了个阔亲戚。

朱氏觉得方醒既然能挣下这等身家,起码基本的判断力是不会缺失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来自于一个小地方。

所以她顾忌着方醒的脸面,就问道:“醒弟是……从哪来的?”

“北平。”

方醒也看到了外面的那些艳羡,他甚至看到几个大汉在交头接耳,然后他就笑了。

很开心!

朱氏一愣,然后试探着问道:“醒弟,家里的庄子可还在?”

“在啊!”

方醒诧异的道:“那可是祖产,怎么可能不在。”

朱氏的心中一松,觉得遮在方家头顶上的那片乌云总算是散了。

从方鸿渐出事,到杨二回来报信开始,整个方家就处在漩涡之中。方鸿中的胆子本就不大,他以为方醒也完蛋了,所以一家子战战兢兢的,就等着哪天来一队官差,把一家老小都拿了。

那么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生活了吧?

朱氏想去问问,可官府……一直以来对官府的畏惧让她有些茫然,然后她就看到了一个小吏。

门外那些闲汉自觉的分开一条道,小吏从中间‘龙行虎步’的走过来。

他皱眉看着在卸货的家丁,就干咳一声,可没人搭理他。

方醒在笑,他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从到了这个世界之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孤独的,除去妻妾之外,当然,后面又多了孩子。

至少在血脉上他是孤独的。

那种孤独感类似于遗世而独立,无亲无故的感觉。

可现在居然多了两个伯父,还有两大家子人。

而且他们还是胆小鬼!

这个发现没有让方醒失望,他反而很开心。

莫名的开心!

不高兴要发泄一番,开心也要发泄一番,所以方醒看到小吏后,就更愉悦了。

小吏走进来,看着那几辆卸掉一半货物的马车,干咳道:“哪来的?”

“北平。”

方醒回答道,没有惶恐。

他在等着小吏发飙,想必那会更有趣。

可小吏偏头看着他,眼中有些迷惑之意,然后微微忌惮。

“嗯。”

小吏嗯了一声就出去了,朱氏和赶来的王卓都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人还算是正直吧……”

方卓的话让方醒有些无语,连朱氏都觉得羞愧。

“夫君,那是怕了,他不知道醒弟的底细,怕了。”

王卓哦了一声,然后突然就紧张起来,说道:“醒弟,白的不行,他们弄不好会叫青皮来试探。”

“青皮?”

方醒指指家丁们说道:“有他们在,无碍。”

王卓终究脸皮薄,见那么多的礼物,就催促着朱氏赶紧去做饭。

他自己也讪讪的去帮忙卸货,却被方醒请了回去。

“大哥你回去歇息着,我就看看这些老屋子,想想家父以前在这里的日子。”

这里是方家的老宅子,方鸿渐当年就在这里出生,成长,最终中举做官。

“好,你当年也来过不少次,怕是都忘了吧,好好的看。”

方醒这才想起这一茬来,他点点头,看着那些破旧的房子,竟然有些亲切感。

方卓才走,外面就进来一人,没人阻拦。

方醒叹息一声,说道:“我只是来走亲戚,当休假啊!”

来人是沈石头,他拱手道:“兴和伯,陛下让定国公回京。”

“那是好事啊!山东平定,也算是皆大欢喜。”

徐景昌这个倒霉催的,朱勇被禁足,他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沈石头低声道:“北边最近的气氛不大对,那些人都担心陛下继续清理下去……”

“我就在北边。”

方醒觉得北边的问题不大,毕竟地广人稀,你要真想弄土地,塞外随便你整。

“北边无事,只是权贵而已。”

沈石头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朝中一阵喊打,定国公上了奏章请罪,陛下……”

“不会禁足吧?那就过了些。”

老徐家和老朱家是姻亲,铁杆关系,可每一任皇帝都喜欢把徐景昌拎出来敲打一番,折腾一番,然后借此警告勋戚。

徐景昌自然是俯首称臣,可次数多了大家看着也觉得不忍啊!

沈石头苦笑道:“陛下让定国公自己查自家的投献……”

呃!

方醒有些无语了,觉得朱瞻基这一招还是在敲打徐景昌。

他没去寻摸原因,只是纳闷的道:“定国公难道就这么不招皇室待见?”

书友‘震惊’读后感

说起仓库这本书,真的是很让人感慨,不知不觉已经一年多了,从刚刚上架看到现在已经快五百万字了。或许是一直在催更吧,并没有在意自己到底看了多少字。几日前,突生感慨,回首一观,发现爵士不知不觉写了将近五百万字,令人惊讶的同时有点肉痛,我竟然不知不觉在这本书上订阅打赏上花了二百多块(滑稽)。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在正版订阅里最意义重大的一本了。我在这书里得到了一种慰藉,而且交到了几个朋友。当然最重要的是在我曾经一段不大顺利的时光里给了我一点小小希望。

好了,闲话等会再说,先来说说书。单从书名上看,小白。点开了看了前几章,不咋地。接着往下看,挺有意思,但还是不咋地。我震惊就算注销账号,卸载客户端也不会看下去的!......爵士写得真好,爵士666。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这本书的状态就是这样子的。从敷衍了事的十万字和过度的几十万字结束之后,作者笔下的人物得到了一个质变,而作者的文笔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比如说大太监的结局,寥寥数笔,就刻划出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角色。

再比如朱棣的威严,黄严的奸诈,太子的隐忍,太孙的英武以及沉默的猥琐都刻画的入木三分。爵士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饱满了人物并通过较为普通的叙述让人带入其中。这一点也是寻常人不可及的。用为数不多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去撑起背景并串联故事,这是最容易写崩的一种路数。但是爵士把握地很好。不得不让人赞叹,“爵士的心中装着一个大明”

本书的故事不复杂,但也并非像一般的文那样,外围推土机般开疆拓土,内部简单的构筑几个龙套反派造反。人文色彩是其中的亮点,不管是龙套还是配角,不论他是否在正史里出现。但是只要他出现过,那么你就能多多少少幻想出这人的性格。比如说魏国公,又比如说小刀和方三。看似是简单的正反派对决,或许其实是道统和信仰的不同导致的。这导致了每一遍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说到此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喜欢在非常严肃的时候穿插笑点。比如说本来很严肃很认真的段落后面接上一句“我曰。”看似破坏气氛,实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转折点。历史这东西很复杂,无法用几千字来完全铺开一个写实的场景。而如果全篇都是严肃的气氛会让人审美疲劳。而一个个看似逗比的不文明词汇,恰到好处地让读者摆脱了审美疲劳。干得漂亮!

这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大明,英武的帝王,神态各异的臣子。以及底层人民的生活。不管是喜欢那类的读者,都能在这书里找到一丝共鸣。或许这就是最成功的地方吧。

至于最让人气愤的地方嘛

第一个就是爵士喜欢在一些深夜更新的时候描述一些美食。明明都很晚了,还要写吃的。。(画圈圈)

第二个就是喜欢在深更半夜发单张,刚刚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突然显示更新了,结果一看是通告。(再画个圈圈)

至于本书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就是。。。。。。为啥作者一个单身可以把家庭伦理写的这么细腻嘛。

最后的最后......爵士!你怎么又断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