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 胆大的肉迷国(1 / 1)

带着仓库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295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687章 胆大的肉迷国

“哈烈输了吗?”

武勋们在思索怎么在气势上返回一城时,朱高炽却冷静的问了这个关键问题。

张辅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能。哈烈乃大国,就算是前次大败,可国中依旧实力不俗。除非是举国降了,否则肉迷国绝不可能速胜!”

这话斩钉截铁,这是来自于军方第一人的判断,无人质疑。

金忠又咳嗽了一阵,说道:“陛下,哈烈大,兴和伯曾经说过,肉迷国在西方有大敌,目前他们不可能倾国而来,否则出现在哈密卫眼前的不会只是千余人。”

武勋们有些尴尬,他们对于宝船出海的态度暧昧,认为宝船是皇家在控制,和军中无关。

可方醒出海一趟,居然就遇到了假冒的肉迷国使者,从他的口中得知了不少肉迷国的消息。

哎!两难啊!

朱勇想起船就觉得头晕,他认为自己此生将不会出现在大海上,所以宝船禁不禁都与他无关。

朱高炽点头道:“肉迷国距离海路中间还隔着一个天方,若是哈烈被其攻下,再收了天方,那便是水路并进,大明如何御之?”

呃!

张辅出班道:“陛下,陆路的话,大明不会畏惧当世任何一个对手,海路……”

气氛开始微妙起来,杨荣等人都想到了一个词——开海!

可在场对海洋熟悉的一个也无,这一刻朱高炽想到了远在金陵的郑和和方醒。

“肉迷人想试探,你等认为该如何应对?”

朱高炽和朱棣不同,朱棣时期的军国大事都是他一言而决,群臣的建议只是辅助。

这便是打出来的威权,朱高炽缺的就是这个。

感受着身体里的虚弱,朱高炽心中暗叹。

“陛下,臣以为当武力震慑,让其心生畏惧。”

说这话的乃是杨溥,吕震挑眉道:“武力威慑,若是失败,那便是辱国,都督府可有把握?”

孟瑛沉声道:“若是不利,臣愿自裁!”

这便是他在都督府的立足根源,没有这份信心,朱棣当年早就一脚把他踢到边关去了。

金幼孜瞟了张辅一眼,说道:“个人生死乃小事。”

孟瑛眼神冷厉的道:“金大人以为孟某是在信口开河吗?”

金幼孜眼睛微眯,好似轻蔑,说道:“朝中事从不以个人荣辱为虑,做事做事,事在人为,莫要把人压在事上。”

别拿什么诅咒发誓在朝堂上作为处置政务的依据!

孟瑛为之语塞,无言以对!

军方受挫,张辅必须要出来。他先朝着朱高炽拱拱手,再对金幼孜点点头,说道:“兵法有云,料敌先机为上。在不知道对手实力前,保定侯能说的都已经说了,并无错漏。”

金幼孜打个哈哈,说道:“陛下之前,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朱高炽看着下面的群臣抛开了正事在斗嘴,不禁微微摇头,想起了那个虽然惫懒,却有担当的方醒。

下面的争执还在继续,文武双方寸步不让,只有杨荣没有被卷入进去。

朱高炽此刻终于知道了当年朱棣能掌控朝政的能力之强。

“好了!”

朱高炽感到了厌倦,就喝止了争吵。

于是文武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等待这位至尊的决策,若是他们觉得不对,马上就会开始进谏,无休止的扯皮。

朱高炽揉着眉心显得有些疲惫,可语气却异常坚定:“这是试探,必须要还以颜色,诸卿谁能担之?”

看到武勋跃跃欲试,朱高炽微微摇头,说道:“你等不是威慑就是讲道理,可那些人哪会吃这一套?文武相间方能奏效!”

文武群臣都有些懵:陛下,您难道要我们配合吗?

于是大家在打量着对方,在心中挑选可以勉强接受的人选……

朱高炽冷眼看着这一切,一股从心中发出的疲惫感让他不禁深深的叹息着。

“瞻基说南边稳定,兴和伯远离妻儿太久……”

朱高炽看到群臣面色各异,除去几人之后,其他的都不大自在,就在心中冷笑着,然后说道:“瞻基爱护臣子,这是好事,朕准了。”

轰隆!

外面艳阳高照,可大殿内的不少人都觉得听到了一声霹雳。

那个搅屎棍又要回来了吗?

朱高炽看到这些愕然的神色心中爽快,说道:“兴和伯于外事有把握些,两边距离差不多,让肃州卫放行,让朕看看肉迷人究竟有多得意!”

这还是在敲打,不但是敲打武勋,也是在敲打文臣。

……

人生三大铁,杨溥和黄淮有其中之一,所以两人之间比较亲近。

出了乾清宫后,两人拖在后面,看似不想和老臣争锋,可实际上却是在低声交谈。

“陛下放出了整顿藩王和卫所的风声,外面风声鹤唳,各方反应都不容乐观,此时的陛下肯定是在用怀疑的眼光在看着咱们,此时最好是顺从陛下的意思,今日争吵太过,陛下不高兴了!”

黄淮叹息着说道。

杨溥回身看了一眼,这才说道:“陛下抛出藩王和卫所之事,这就是一个诱饵,看谁上钩,不过……陛下肯定是想动。”

黄淮摇头道:“谁敢去掺和天家之事?就算现在得了夸赞,可子孙却要倒霉了。须知疏不间亲啊!”

杨溥点头赞同,说道:“卫所之事也是不好弄,谁主持,谁就是天下武人的眼中钉,陛下此时借助着肉迷使者把兴和伯调回来,这是要让他去冲阵……是好是坏?”

……

“这是要让兴和伯成为殿下的孤臣吗?”

朱勇和张辅走在一起,对于方醒,他不知道是该艳羡还是幸灾乐祸。

张辅面无表情的道:“咱们是武勋,不可能去处置使节之事。而文臣更是不堪,所以……我估摸着德华此次回来,就不会再回南方了。”

朱勇想起先前朱高炽的话,就点头道:“陛下都说南边安稳了,那么殿下在那边即可……”

……

“陛下,让太医来看看吧。”

回到后面的朱高炽看着就像是大病了一场般的虚弱,梁中忧心忡忡的建议道。

朱高炽瘫坐在椅子上摆摆手,“不必了,让叶落雪来。”

等叶落雪进来后,看到朱高炽的模样就皱眉道:“陛下,您该歇息了。”

朱高炽正在闭目养神,闻言说道:“朕已经歇息许久了,朕问你,你觉得兴和伯……如何?”

叶落雪的眉心皱出了一条竖纹,说道:“兴和伯处事有分寸,臣看过他这些年的经历,他看似行事放纵,可臣却以为他这是在自污!”

朱高炽点点头,挤出个笑容说道:“清醒的臣子不多,知道分寸的更是少之又少,如张辅般的韬光养晦者也要保全名声……所以今日朕不取他们便是这个道理。”

叶落雪在朱高炽的面前说话并无忌讳,他说道:“兴和伯战功赫赫,却不肯多领军,也不肯和武勋们亲近,对太子殿下也是多般维护,臣……”

以他的性子居然在犹豫,朱高炽不禁莞尔道:“那竖子在朕的面前什么话都敢说,大逆不道的也照说不误,你何须遮掩?”

叶落雪脸上一红,把梁中都看呆了,心想这世间居然这般美貌的男子,真是把女人比下去了。

“陛下,兴和伯兴科学,和士林的关系也很僵硬……不,是敌视,臣以为他的胸中有大抱负,却只肯真正的辅佐太子殿下。”

吃完饭打盹,冷死了!

吃完饭就开始码字,想着情节,想一想的,居然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刚醒来,感觉睡的好香,舒坦!就是身上有些冷,冷缩了!

打了个哈欠,脑袋还有些晕乎,码不了字,就随意聊几句。

洪熙年来了,朱高炽来了。历史中,朱高炽是个棒槌,仁政不断,却被臣下羞辱到致死都无法忘怀的地步。

这样的可是人君?

我觉得不像!

我觉得人君该是能快意恩仇的!至少在洪熙年可以如此!以后的帝王都不可能了,那会导致不测的后果!

可朱高炽却就这么忍了,没杀掉李时勉。

我觉得奇怪,于是便不自量力的探寻了一番!

仁政!

探寻的结果让我无法找到答案,因为朱高炽确实是仁君,无可挑剔!

既然在短命的洪熙朝找不到答案,那么我便去看看朱瞻基的宣德朝。

——憋闷!

这便是我的感觉!

洪熙朝短暂,咱们无从去探寻朱高炽的施政理念——至少我认为朱高炽是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去了,骤然去了,朱瞻基甚至都来不及赶到京城!

但朱瞻基登基后的一个举措却让我有些迷惑——建了内书房,让太监读书!

这是太监正式干政的信号!

朱瞻基不知道他曾祖父不许太监干政的禁令吗?

作为打小就被朱棣带在身边的皇太孙来说,他当然知道!

可从他登基后就可以看出来,文官不断在侵蚀帝王的权利,明朝的票拟制度便是从宣德朝开始的。

这也是帝王权利全面后退的开端!

朱棣教导出来的朱瞻基,面对文官集团的压制,全面开始后退......他毫无反击之力!

而从朱瞻基对文官的态度也不难看出,他对文官是不屑的,是鄙夷的,他重新拾起了曾祖父和祖父对待文官的武器——庭杖,甚至丢钱在地上让他们去抢!

这是被压制之后的不甘发泄,可然并卵,文官依旧蒸蒸日上,帝王渐渐衰退......

......

从朱高炽被臣子羞辱而无可奈何,从朱瞻基重开用太监的先例,到他重拾帝王冷眼看文官的传统为结束,明朝的帝王至此式微,再无完全掌控朝政的机会!

这是明朝重大的转折点,文官全面抢班夺权,大明的命运渐渐的转到了他们的手中,并一步步的从兴盛走向衰弱。

我想阐述自己那幼稚的观点,为此查找了许多资料,但依旧感到心中没底,觉得漏洞百出。

我想和诸君去看看洪熙朝,去看看文臣和帝王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转变的。当然,我觉得自己是在作死,写网文,这种写法是自找苦吃,可我却在作死,一直在作死。

但好在从开始到现在,有那么一群书友在陪着我一起作死。希望大家能陪着我慢慢走走下去,看看我那幼稚的笔法,无知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