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1 / 1)

左明天下 老白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墙只有三十余步,这要是被射中,那可不是好玩的,张九言自然不会大意。

不过好在张九言见识了贺人龙军阵弓箭手的厉害,对此也是早有准备。

大手一招,张九言命人搬来了木板,挡在自己身前,其他的青壮,也有木板,都是可以借着木板躲避。

考虑到弓箭手近距离射箭,威力不小,就算穿了盔甲,也是危险,甚至强悍的弓箭手,还能五十步内破两层甲,这就关乎性命了。

所以这些木板都是张九言回到山寨后,命人特意做的。

不过虽然是特制的,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制作过程却很简单,那就是将两块木板组合,中间填充碎石,压实封好,就可以。

这样的制作过程,简单到令人发指,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因为即使敌方弓箭手破了外面第一层木板,但是中间的碎石却可以大大阻隔利箭的射击力度和准头,再想射穿碎石,最后再射穿第二层木板,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这木板,便是比之制作精良的盾牌,那也是不差多少。

这时候因为外面有陷阱,一时之间倒也不用太过担心艾万年他们强行冲来,所以张九言他们也可以放心大胆的躲在木板后面,任他们放箭。

“咻”

“咻”

“咻”,,,

十几支利箭射上了寨墙,但是却都是被木板挡住,钉在了上面。

艾万年手下亲兵虽然是不俗,但也没强悍到可以一箭射穿张九言特制木板,再把人射死的地步。

凭心而论,对这年头的卫所兵而言,这些弓箭手能够把最外面的一层木板射穿,就不错了。

很多的卫所兵吃不上饭,没有营养,连弓都拉不开。

这样的情况,对于张九言来说自然是好事,但是对煌煌大明来说,却是一个悲哀。

若是朱元璋他老人家知道自己的兵会变成这样,估计要气的从棺材里面跳出来了。

射了几轮,都是没有造成张九言这边的伤亡,这让艾万年及亲兵都是沮丧不已。

第一百七十八章 稳定与警示

再想继续冲锋,又见陷阱里面的同伴死状凄惨,自是不敢再乱冲,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陷阱。

再说了,任谁也看得出来,张九言那是早有准备,自己这么点人,一个一个的,迟早要被他折磨干净。

一个心腹这时上来对艾万年说道:“将军,张贼狡猾多端,我们还是先撤吧。”

艾万年心中气愤,但也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跟贺人龙一再低声下气。

这时见自己确实是没有几分胜算,就算是强行破了寨子,自己这心头肉一般的二十多个亲兵手下,只怕也要全部搭进去。

“张九言,你给本将等着,我饶不了你。”

放下一句狠话,艾万年命人将掉进陷阱的亲兵拉上来,而后带人暂时撤离。

下山后,艾万年权衡一番,最后无奈做出两个决定。

第一个,便是命人去自己的军营,把自己的那两百多卫所兵拉来,虽然艾万年心里也知道这些兵不顶用,但是这时候也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二个决定,那就是他决定亲自再去找贺人龙,请他发兵攻打张九言。

只不过这时候艾万年脸上,那真是犹如猴子屁股一般,通红通红,走的时候还说不靠他贺人龙,自己就能灭了张九言,

可这时候自己不但灭不了张九言,还得又屁股一转,舔着个脸去求人家,这叫他艾万年脸上如何挂得住?

但是不去又不行,谁叫自己打仗的本事不如贺人龙,手下的兵也不如贺人龙,要想报仇雪恨,那就得去求人家。

于是艾万年也是顾不上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了,蔫头巴脑的又是回去求贺人龙了。

“头领,艾万年走了。”

山上,张九真对张九言汇报着最新的情况。

张九真尽管和张九言亲如兄弟,私下里也是以哥哥弟弟相称,但是在正式场合,他还是称呼张九言为头领。

这是张九言要求的,张九言目的自然也是为了维护和强化自己的地位,让别人对自己更加敬畏归心。

听说艾万年走了,刘宗敏,高杰,还有一众青壮都是高兴,露出激动神情。

在他们眼里,艾万年毕竟是朝廷武将,有着朝廷的身份在,这不是普通的土匪强盗可以比的。

所以当艾万年打上山来的时候,他们都是紧张万分。

不过好在有张九言镇场压轴,他们才是没有乱,要不然,一般的土匪强盗都是会人心不稳的。

张九言却是没有什么情绪变化,只是淡淡的说道:“区区一个艾万年,不足为虑,真正的难关在于那贺人龙。”

众人听张九言这样说,刚才那激动的情绪立时冷静下来,高杰道:“大哥,你是说那艾万年会请贺人龙来?

大哥你之前不是说贺人龙既然没有跟艾万年一起来,想必他们应该是闹翻了,既然如此,他贺人龙又怎会再来?”

刘宗敏也道:“大哥,那贺人龙凭着区区两三百人,就将李自成三四千人击败,他要是来了,只怕我们就难了。”

放眼整个张九言治下数百人,也就只有刘宗敏和高杰两人,还能在公开场合称呼张九言为大哥,这也是张九言特意交代的。

张九言之所以这样做,那也是有目的的。

第一个目的,是可以强化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可以对自己更加归心。

有了感情,再对他们时不时的发号施令,他们服从听令,就可以培养他们的潜意识,让他们的潜意识就服自己的管。

这样的话,张九言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掌握了,一旦他们再走历史老路,张九言就可以进行及时的纠正。

第二个目的是可以竖立他们在青壮之中的威信,让他们两人可以更加好的管制众人。

生逢这样的乱世,一个人的力量,那是很难苟活生存的,而要想再做一番事业,那就更加需要聚力。

刘宗敏和高杰都是明末历史猛将,张九言自然是想把他们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大将。

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要让他们有威信,要不然,如何管人带人?

当然,不论他们如何管人带人,这都是张九言给他们的权利。

青壮们之所以服刘宗敏和高杰的管,也是因为张九言给了他们这个权利,如果张九言收回这个权利,那青壮就不用理会他们。

这是最基本的逻辑关系,绝对不能乱,更不能错。

一旦乱了,错了,那就要出现海外天子,封疆大吏,尾大不掉的情况了。

对于这一点,张九言是看的极其清楚,分寸也是时刻掌握。

其他青壮听了刘宗敏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