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部分兵力,外加上突击队,偷偷地从上游渡过沁河,然后趁夜拿下东岸日军阵地,另外的兵力则是集中在南北孔滩待命,随时准备掩护其他主力东渡沁河。
这也就意味着,我带的这支队伍时刻都会遭遇日军,我可没有那工夫照顾你。”
“我有手有脚,不用你照顾。”
“一点儿私心也不能有吗?”
韩烽仍旧站在木门外,任凭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汩汩而下,就这么目不转睛地望着徐梓琳。
徐梓琳微怔,道:“老韩,你说过,大战在即,不谈儿女之情,战斗一日不结束,我就永远是你的老徐,是你的政委。
政委就应该跟团长在一起,而不是哪里安全,就躲到哪里去。”
韩烽沉默了片刻,大笑道:“好,那我们就并肩作战,老徐,立刻准备一下,马上就准备出发了。”
“好。”
队伍迅速在雨幕下集合,此次行动的六营、警卫连、尖刀连、侦察连,全部到齐。
2000多人的队伍在暴雨下被淋的像是落汤鸡,蓑衣之类的雨具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战士,打着补丁的薄衫早已经被暴雨浸透。
团长韩烽同样如此,在这肆虐的雨幕下,韩烽甚至难以清晰地看到就在自己咫尺的战士们的面孔。
可是从嗓子眼儿里吼出来的声音却可以传遍整个集合场,特别是这周围唯一的动静儿便是雨水的滴答声。
第一句话,“今天,咱们弟兄要冒着暴雨强渡沁河,都有没有信心?”
“有”异口同声的嘶吼,这是这嘶吼声又很快被雨幕遮盖,并没有传出很远。
第二句:“雨下的这么大,大家都冷不冷?怕不怕?”
“不怕”没有人犹豫,这支队伍就是这么纯粹,纯粹的在他人看来甚至有些呆傻,可正是由这股呆傻气聚拢起来的队伍,足以拯救被侵略的山河。
若是一支队伍里连这些满腔热血,满是呆傻气的战士都没有了,那这支队伍便不再纯粹,心也别想再聚在一起,更别提打什么胜仗了。
第三句:“兄弟们,我知道雨下的很大,衣服都被水浸湿了,但是这大热天儿的冲个天然的雨水澡,岂不是更快活,大家放心,等兄弟们完成任务,度过沁河,稳定下来之后,老子给大家熬上一大锅的白糖姜水驱寒。”
“至于现在,听我命令,队伍之中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兄弟给我站出来。”
哗啦,雨幕之下,从2000多号战士中站出来了将近千人,看来是参加过临汾战役的战士们。
韩烽又对这近千人道:“很好,那现在再请你们这些打过仗的兄弟之中,杀过鬼子的站出来。”
这一次在默然中,只站出来了三百多人。
“曾参加过白刃战,并捅死过小鬼子的再站出来。”
韩烽的话音落下,只剩下了廖廖五十六人。
韩烽笑道:“好,都是好样的,上过战场,杀过鬼子,甚至在白刃战中手刃过鬼子的兄弟,都是好样的,至于没有上过战场的那些兄弟,这一次机会就摆在眼前。可要抓紧了,别以后再让人笑话,连个鬼子都没有杀过,那不是咱八路军,不是我韩烽的兵,是什么?是怂蛋。
下面是老子的命令,从现在开始,这56位兄弟暂时并入突击队,由队长段鹏率领。
另外,300多兄弟组成先头行动连,这一次你们的行动序列,仅在突击队之后。
至于剩下的人,和尚。”
“到。”
“政委会和你们一道,你和政委就率领剩下的军队集合在南北孔滩待命,一旦咱们主力部队东渡沁河,你们的任务便是阻击追击的日军,掩护主力部队东渡。”
“是。”
徐梓琳就是有些发愣,这几乎还是韩烽第一次给她军事权,可这一下子就有将近2000人,她忽然有些慌乱,生怕自己再指挥不当,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韩烽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安慰道:“放心吧,打仗而已,没有你想的那么难,你在军事理论方面比我强多了,只要多熟悉几次战场,不会比任何人差的,再说了,还有和尚那小子给你做参谋。”
“出发!”
队伍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哪怕是冒着狂风暴雨,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却没有半分削弱。
一双双大脚,有的甚至没有穿鞋,在泥泞的土地上印下一排排脚印,没有人彷徨,没有人害怕,当单独的人组成一支勇往直前的群体时,那么不止是这个群体,就连群体中的个人,也会变得无所畏惧了。
所有的战士都在高昂的斗志中,期待着这场战斗的到来。
倾盆的暴雨仍旧没有半丝要停歇的意思
543 渡江
南北孔滩地域的沁河江面开阔,足有将近50米,至于到底有多深,没有人试过,反正两头大象是妥妥能淹死的。
平日里就是天朗气清,想要渡过这水流颇有些湍急的江面,除了必要的木筏之外,撑船的还必须是谙熟水性的老手。
更何况今日暴雨倾盆,整个江面都被雨幕遮掩,即使韩烽一行渡江时接近凌晨五点半,天色已经麻麻亮,却还是看不清楚江流,何处有暗波汹涌,更是肉眼难察。
好在暴雨只是下了不久,并没有来得及助纣为虐,让这原本就流水很急的江面波涛汹涌。
队伍刚到沁河岸边,身旁的一个战士由于在朦胧的雨幕下看不清楚地面,一脚踩在了侧斜面的泥土上,差点滑进水流里去。
幸好韩烽眼疾手快,一把将那战士给拽了回来。
“多谢团长!”冷汗夹杂着雨水一起流下,小战士望着那汹涌的江流,心有余悸。
韩烽笑道:“怕了?”
“没有,俺才不怕嘞俺不怕死,俺就是怕怕水。”
“旱鸭子?”
小战士苦笑着点了点头。
韩烽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想要强行渡河,行动的战士最好还得懂些水性才是。
突击队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最初是旱鸭子的李海,在游泳的特训中被呛了几回,灌了几肚子水之后,渐渐地丢到江水里去,也活像是个浪里白条。
可是才并入突击队的56位战士就不一定了。
果然,“会游泳的站出来”,韩烽下令之后,56人里边只有30个站了出来,这下子首批行动人数又减了一半。
过河的工具是竹筏子,十几根胳臂粗细的竹子一根一根地连在一块儿,相比于实木来说,竹筏的浮力更大,质量也轻,便于携带。
早在这次渡河之前,韩烽就吩咐战士们做了很多的竹筏,并且有针对性的训练出许多划船撑浆的同志。
这次作为首批渡江部队,韩烽一行一共带了八个竹筏,但就算有这么多竹筏子,2000多人想要全部渡江,可能也需要一个多时辰。
“通讯兵,政委他们到了地方没有?”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