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1 / 1)

大德云 汤娘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回家去!”

“我…晚辈告退。”先生曾教过一个词,曰:落荒而逃。

“芳芳!芳芳!”董屺一下追了出去,紧跟在他身后喊着:“芳芳你等等我!哎呦喂~疼!”

她从小就爱装死,回回都这样摔倒生病腹痛无力尽管随便编扯,可偏偏他总是上当,屡试不爽。

“董山乙,你能不能消停会儿?”嘴里头嫌弃着,这头还是毫不犹豫地转身停下脚步等她追过来。

“嘻嘻~抓到!”小朝又扑了上来,整个抱住他的手臂,甜声儿道:“你叫我小朝的时候挺好的。”

“我要回家了。”他道。

“不许!”姑娘皱眉无赖着,手臂抱得是更紧了,

“你都不知道我多高兴!”

“嘿嘿,你是不是觉得我要嫁人啦?”

“才不呢。说好嫁给你啊!”

“你什么时候要来娶我啊~”

“芳芳~”

“嘿嘿,你是不是也特别喜欢我啊?”

“我就知道!”

“董山乙。”他原本的那股子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的想法还没消退呢,这一下就被她给逗得更没脸了:“你撒手好不好。”

“不好不好!”

董山乙说。

“你说!是不是特别喜欢我!”

“我不管,你说!”

“不然我就嫁给别人!”

————————————————

“没有。”

没有特别喜欢你。

风起云涌(一百九十四)

二月九日,盛京城中平西王云磊意图谋逆的谣言四起。

西南两国联姻,岳云鹏作为钦使奉命出使,代表天朝出面。

二月十日,陛下力压流言,重罚了几名上奏弹劾云磊的御史。

东越旱匪猖獗,孟鹤堂因年幼时在东越居住,清楚地形且足智多谋,曾替阿瓦族清理内乱叛党;领命出京。

二月十一日,流言愈演愈烈,陛下派往天津城宣旨,命云磊协助查明流言的钦使于天津城被杀。

西北秣陵城货通阿瓦族,阿瓦族的马匹与皮草有所偏差,张九龄王九龙陪同户部大人同行,定下商货交易准则。。

二月十二花神节,云磊谋逆的书信时南境军副帅传入宫中的,说的是云磊意图谋逆,企图收买南境军,趁着大军还未入津想要串通一帮将领带人逼宫。

南境军如果和淏城军联合,逼宫造反不是不可能。

大先生的门生一脉的文官与刘筱亭武将一派宫门请谏彻查,跪地不起。

原本以为,至少可以等过了花神节。

朝中文官已经被罢免了好些个,两位言辞过激的文官被陛下以不敬之罪给打了一顿,回府后半夜就断了气。武将除了几个明哲保身的之外几乎全是二爷身边出来的的,个个都有军功在身,轻易动不得。

护国之军若是枉死,不止是寒了边境将士之心,还有百姓的悠悠之口。

通敌的信件上印着平西王的王印,陛下是如何得到这些的,他心中有数。若说陛下一开始还有想过给云府一个善终,那这满朝文武过半的请求与众口一词的开脱,就是成全云府覆灭的最后一个理由。

陛下可以有恻隐之心,但他绝不允许朝臣们异口同声地为另一个人开脱。

出事之后,因求情的文官中多数是大先生的门生,致使龙颜大怒而治先生管教不严之罪。

禁军上门拿人时,又莫名搜出了云府与郭府的往来书信,信中虽没有谋逆之词但字字句句均是大逆不道之语。

郭家一门自是喊冤,这书信从哪来的都不知道,怎么就意图谋逆了?

陛下正是因为朝臣求情一事气头上,见了那书信当时就拍案而起,命禁军将郭府一门锁拿下狱。

唯一一个还能在陛下面前说两句话的,只剩下禁军统领张鹤伦。

今日之事,师父早有预料,事先曾嘱咐于他务必谨言慎行,不必为德云开脱。此事头尾皆由陛下掌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全凭圣心独断。与其同着百官一起求情对形势于事无补还惹得圣心不悦之外,还不如闭口不言先隐忍不言。

毕竟他是大先生的门生,十几年一把手教出来的徒弟,比不得那些外人。他张鹤伦手握禁军,陛下的性命都在他手里;此时云府已经在风口浪尖之上了,如果连他也出口求情,只会激怒陛下。

但锁拿郭府一门非同小可,他不能再忍。

“怎么?想为你的老师开脱?”

那天殿门口跪了一帮朝臣求情请谏,陛下砸了好些东西,正是怒火中烧的时候。

桌案上的书信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张鹤伦没敢领命抄了郭府,当即扫袍向前,拱手跪地。

陛下眼神微眯,只要他说出一句求情的话,这一声令下就脑袋搬家了。

“臣斗胆,有几句话想和陛下说。若是陛下听了,觉得臣无理尽可处置,臣绝无怨言。”

陛下不语,静待下文。

这难得的是叫张鹤伦这一副正儿八经,惶恐不安的模样。

“陛下圣断自有原由,臣是个粗人,不懂得朝堂之事;但自小拜师,受教于先生也是因为大先生学识渊博,天下才子文人奉为圭臬。”

“此番虽然搜有书信,但德云一脉为国为民牺牲无数,郭府喊冤,这天下人必定心有偏颇。”

“若是陛下不加以查明,天下人必定诟病于证据不足就将人锁拿入狱,这事名传天下的先生,如何能堵悠悠之口啊?”

这些话确实不好听,陛下厌恶得很,可不得不说张鹤伦说得对极了。且不说大先生功在社稷,桃李天下,这云磊立功无数,德云一脉孟鹤堂张九龄这几个都是为国征战过的,一旦有所差错,他身为皇帝因为惧怕功高震主而残害忠良的名头就挂定了。

不说九五之尊,无人敢以下犯上。且看大先生的门生,一个个全是文人墨客,别的不行这嘴皮子可一流,写成故事世世代代传下去。

严重些就是遗臭万年的罪过。

夜幕降临时,一卷圣旨金书快马出宫,禁军一百人整齐划一,铠甲碰撞,沉重闷响儿。

———————————————

郭府一门封宅,禁军看守,不得出入。

前程似锦(一百九十五)

南境大军之所以一直迟迟未到就是为了等今天,封锁了天津城,不日将要押送云磊回京。

淏城军上下无一从命。

不说他们是云磊一手教出来的,这南境军自从奉旨来天津之后至今也有大半个月了,上至副帅下至柴火兵一个个的都嚣张得不行了!弄得他们像是外来人似得!

南境军也一直迟迟不奉旨入城。分明就是故意的,如今里外夹击让二爷腹背受敌!

还有那副帅领着前锋队伍先行进津的这些日子,说眼高于顶都是客气,简直是鼻孔长在脑门上,不跪下看不见人的狗东西!一直就没把二爷放在眼里,说是奉命入津由平西王训教,跟来了个祖宗似得。

二爷不搭理他,下令“三不”。

不管、不问、不反驳。

没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