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1 / 1)

大德云 汤娘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顶山,没有青杨翠竹,就是一片儿绿草坪。丝丝绒绒的,夏日里拎上几壶好酒,约上好友几位痛饮几杯,看明月当空,繁星点点好不快意。

但如今是早春,碰上了阴雨连绵,天儿都是暗的也瞧不见月亮。

九泰向前走了两步,驻足停下。

眼前的人一身黑衣,穿的是丝亮的绸缎面料,在雨里看着更是柔和。

那坟上盖的应当是他寝屋内室的纱帐,牙白色上头用鹅黄色丝线绣了桐花纹儿。

九泰一下酸了鼻,抬不起腿脚上前去打扰他。

他坐在那儿,安安静静地看着碑上的字,不知是怀念还是想念。

坟前种下的那棵桐树已经扎稳了根儿了,虽然还未长起但还算青绿。

秦时明月白月光。

四月的第一场大雨,他出了清宵阁,在她坟上盖了牙白纱儿,为她挡雨。

大家都知道他难过,都愿意陪着他;劝一个人放下,却没人教教他如何放。

有些人在心里,扎根发芽拼命生长,融进骨血里,扒皮抽筋也放不下。

孟哥说,如果他不珍重自己就不告诉他玉溪在哪儿,如果他干了傻事儿就不认他这个弟弟了。

生有什么可留恋的。

可怕的是诅咒:生不同寝,死不同穴。

“下雨了。”

“七堂院里的桐花又要开了。”

“我给你摘。”

“你记不记得,去年盛京时疫,杨九去玉府看你时带去的一包桐花。”

“前一晚,七堂的桐花只开了少许,我挑拣着摘了一夜才有的。”

“第二天大楠他们都笑话我是不是半夜偷摸去偷人东西了,一脸憔悴。”

“一想到你见了桐花开心,怎么都好。”

“九龄他们出门去了,临走前说回来带好玩儿的给我,到时候给你看看。”

“孟哥儿他们也老来看我,怕我悄没声儿就死了。”

“你听我这嗓子,越来越哑,说起话都不好听了。”

“难怪你不叫我唱歌儿给你听。”

“好久没听课了,八成落下了大截。”

“输给你了,谁让你是小龙女呢。”

“我娘也来看过我,绣房也给做了好几身儿的春衣,我看着还是你的手艺好。”

“喜袍我还没穿。”

……

——————————————

我把所有的碎嘴事儿都和你说了,你听明白了吗。

我过得不好,一点都不好。

“都说你希望我好好儿的,真是能逗人,个个儿都被你这小丫头给骗了。”

真盼我好,你就不会走。

听雨不知寒(一百二十九)

陶阳和少爷已经出京半个月,这会儿算算也该到并州了。也不是头一回出门儿去设教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少爷这心里头八成还偷着乐呢。

两人长大之后都忙得很,一个顾着书院一个顾着戏园子,尤其是阿陶更是忙得过分。麒麟剧社的分堂要管,早些年也跟着在书院听课,时不时也出门跟着一块设教讲学,两头儿兼顾。

要说这两个人正儿八经一块搭伙讲学,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

那时候,少爷还是只是少爷,年少不经事的时候。

那时候,阿陶已经是阿陶了,只不过总是一个人在竹林里听风赏雨,一个人想着不该想的事儿。

那时候,二爷刚从天津城回京,刚刚认识杨九,整日里就知道调戏他大白馕。

那时候,杨九整日跟在二爷屁股后头,傻了吧唧的样子还乐得不行。二爷也愿意护着她,就这么成了德云的小霸王。

现在,阿陶有少爷了,二爷也和杨九成了亲,两对儿都和和美美的。

想了想,大伙儿从前最心疼的就是他们几个,如今再看看,其实最得老天眷顾的也是他们。

少爷和陶阳经历了许多,从两不相知到断舍成全,一路来生死相依,相守不弃总归熬了过来,熬到了暮退阳升的到来。

二爷坠崖九死一生,熬过了挚友背叛,躲过了明枪暗箭,往后余生一马平川。无论风雪荣华,都有杨九陪着他。

真好。

二爷来书院看老秦的时候,就看他倚靠在窗边儿,细雨都打湿衣襟了,也不知是坐了多久,更没见他闪躲避雨。

二爷关上窗,给他披上薄毯。

二爷坐了好久,沉默一阵儿就说上几句话,说起陶阳戏园子的有趣事儿,说起九龄和大楠很快就要一块儿回来了,说起刘筱亭也能外出设教了,其他的师兄弟都盼着他早点好起来回去上课。

都说完了。

他抱着球球,呢喃着:“真好。”

“你快点养好身子,才是最好的。”二爷笑着,拢了拢身上的外套,像是觉得冷了。

清宵阁,越来越冷了。

想想真让人羡慕,还活着,还能一块吵闹说笑,一块儿走过盛京的每条街道,一块儿等雨候雪,看桐花一季又一季。

真好。

过午,冯爷冯照祥抱着小宝来了,孩子刚满五岁,正是可爱的时候。生得又白,眉清目秀的,见了人都喊得大声,看着就招人疼。

讲究易子而教。

于先生只有两位弟子,一个是咱们少爷另一位就是冯爷了。

冯爷的孩子自然就是拜了少爷为师。

孩子像他父亲一般,重情识礼。教得也十分好,聪明又伶俐,平日里见了这些个叔伯们都可高兴了,笑得见齿不见眼的,是个活泼又善良的孩子。

二爷一见这孩子就高兴,看着他就想起自个儿曾经也是个这样的孩子。无忧无虑,欢喜自在,上有师长指导,下有兄弟挚友相伴。

九馕对这孩子更是喜欢得不行,每回见了都抱在怀里不撒手。记得二爷从前腿伤未愈,走路都还要人扶那会儿,杨九见了宝宝也是抱着,再腾出手来扶着二爷。

冯爷和老秦说着话,宝宝一下扑进了二爷怀里。

“辫儿叔~”宝宝甜儒的声儿腻在二爷耳边。

看,小辫儿这外号真是老少皆知了。

二爷抱起他,揉揉这小脸,眉眼里都是宠爱:“今儿乖乖背书了没?”

“背了~”宝宝应答着,在二爷怀里翻闹,玩儿着他的腰上挂着的佩玉。

“真乖。”二爷笑着,道:“等你师父回来了,你就得背给他听啦。”

“师父…”小宝嘟囔着,声音甜得让人心都化了:“师父什么时候回来啊?”

“快了,等你都背熟了…”二爷正哄着他,一大一小聊得不亦乐乎。

这头冯爷不知和老秦聊上了什么,回过头来向宝宝招手,喊道:“过来,看看你秦叔叔。”

让宝宝抱抱他,他或许就好起来了。

“快去。”二爷笑着,轻轻放下宝宝。

宝宝晃晃悠悠地走了两步,到秦霄贤跟儿前,盯着他怀里的球球。

眼睛滴溜溜的,可爱极了。

宝宝伸出手,小心翼翼又满是喜爱地伸出手摸了摸。

老秦笑了,发自内心那种。

“宝宝喜欢它吗?”

“嗯!”宝宝认真地点了点头,抬起头对秦霄贤笑得一脸纯真可爱。

“球球~”宝宝甜甜地喊着。

老秦有些疑惑,,想了想似乎自个儿没有带球球给小宝玩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