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1)

大厂时髦亲妈[九零] 溜溜猪 5531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7章

  张让要留在单位审问这些人,就把亭亭留在单位了。

  再说了,还要给小家伙取证,虽然她很小,但讲话是很有条理的。

  赵娟问,她就答,一点都不像有的小孩那样胡说八道,本来都做好了思想准备,要跟这小家伙博弈一番的赵娟,走出去的时候心情都是极好的。

  小许跟她关系最好,等人一出来就问:“怎么样了,我听说里头的是张局女儿?”

  赵娟以前也见过小姑娘,张让偶尔也会带着他们来单位蹭饭,但面对面讲话可是第一次,真是骗人生闺女系列。

  “太可爱了,而且好乖好软萌啊。”赵娟出去之前问她无聊吗,她回答不无聊,但如果有铅笔给她画画,就更好了。

  小许听完形容,都星星眼了,端着冰砖挤进去,笑眯眯的问小家伙。

  “亭亭,吃雪糕吗?”

  亭亭眼睛一亮,但很快的摇摇头,黑黝黝的瞳仁盯着对方,眼睛圆溜溜,很认真的跟小许说:“妈妈说,不许在外面乱吃东西。”

  小许蹲下来,跟小家伙平视,这才注意到她的眼睛又大又圆,像个可爱的小猫咪,忍不住摸一摸脑袋呢。

  “阿姨才不是别人,阿姨是警察哦,还是你爸爸的同事,算是熟人了,吃阿姨的东西,不算违规的。”小许耐着性子哄孩子。

  果然,亭亭一听到她这样讲,就有些心动了。

  冰砖好香好香,她好想吃啊。

  小许就塞到她手里:“你妈妈没有说,不许吃朋友送的东西吧。”

  亭亭接过来冰砖:“那等我爸爸来了,你要帮我说好话。”

  声音也是软乎乎。

  好可爱啊,小许星星眼:“说好话说好话,阿姨绝对给你说好话。”

  这孩子也是乖,捧着冰砖吃的样子,就更像只小猫咪了。

  小许是等到看着亭亭吃完,给她擦了手手跟嘴巴,才离开犯罪现场。

  等出了办公室大门,赵娟这才没好气的说:“我得给人看牢了,要是再多几个你这样的,这孩子从这里出去之前,肯定都得拉肚子。”

  结果亭亭在爸爸单位只待了一会会儿,就迎接来了各方投喂。

  单位里的人加班偶尔也会带孩子来,但张让很少带自家孩子,所以大家对他家小宝贝到底是什么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尤其是年轻的阿姨们,找了各种借口来休息室外面晃一晃,有些直接上去捏亭亭的小脸蛋。

  “你叫什么名字啊?”

  亭亭对这个问题已经很熟练了:“我叫亭亭。”

  “要不要吃雪糕啊,跟阿姨出去,阿姨给你买雪糕吃。”

  “我已经吃过糕糕啦。”亭亭摇了摇头:“爸爸说不能出去,要我在这里玩,他给我画了个圈圈,只能在这里玩。”

  小家伙胖乎乎的小手指一指,刚好就是办公室门口的位置。

  刚才张让回来过一趟,还跟她讲了会儿话呢,生怕她被吓到了,结果这孩子就当着面哭了一场,哭过后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那你在这里待着不无聊吗?”

  她还看到门口有只大狗,兴奋的大声说:“有狗狗,大狗狗很乖呢。”

  刚才就是趴在窗户边上看狗狗,也不会无聊哦。

  门口看守着大门的是只退役警犬,天气热的时候就在门卫室里面待着。

  这只狗年纪很大了,老狗成精,竟然也看到了正在看他的亭亭。

  小许趁着送文件的机会,又过来了一趟。

  她忍不住摸了摸孩子的头,觉得她很神奇,为什么脸上一点汗都没有,头发却是汗津津的:“阿姨给你梳头发好不好啊?”

  亭亭双手下意识的往上抱脑袋,因为头大手臂短,两只胖乎乎的小爪子都不能在头顶汇合,今天早上有四个阿姨给她梳过头发了。

  刚开始她还挺喜欢的,后来.....不那么喜欢了。

  “阿姨,我的头发已经梳好了。”

  “你别给人家梳头发了。”赵娟手里拿着一本空白的纸,几只铅笔从外面进来,对小许说:“今天早上,来一个人要给她梳头发,梳了不知道几次头发了,这孩子一出汗就出头上,头发容易打结,这会儿让人搞的烦的不行,阿姨给你带来了纸笔,亭亭你高不高兴的呀?”

  赵娟是张让部门的,以前打过几次交道,今天张让带着孩子来单位录口供,就把孩子丢给了赵娟,但赵娟也忙,这个案子的资料是她整理出来的,审讯是她跟赵安楠,一上午她没看着,就有人来撩拨这孩子。

  跟小许一起过来的小江觉得稀奇:“张局怎么舍得把闺女带单位玩来了?”

  亭亭跟楼小乔长得像一点,皮肤白白的。

  带着这孩子出门去,只有她是能让人一眼认出来是楼小乔亲闺女的,至于其他人都不能。

  赵娟随口就说:“哪里是带孩子来玩,是来录口供的,有个女的找了人绑架这孩子,只差一点孩子就被带走了,好死不死撞上赵安楠跟张局两人一起回去,路过时瞧见了就一起带了来。”

  没办法,现在新都城的主干道不多,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撞上的概率还是蛮大的,谁叫向杰两人这么倒霉,也是他们没有做贼的经验,真正有经验拐卖孩子的,都往乡下跑,谁没事往县城里面跑啊。

  赵娟把画纸给她,跟她说:“看,画画的纸跟笔,阿姨都给你找来了。”

  亭亭就很有礼貌的说了声谢谢。

  小江:“这孩子真乖,能坐的住,我哥哥的孩子也是这么大,屁股一沾板凳都不行。”

  亭亭也很习惯人家说她乖,家里面三个孩子,她一直都是最乖的那个宝宝。

  大人越说她乖,她就越要乖。

  有人过来问亭亭:“你来这里做什么呀?”

  亭亭很有礼貌的回答:“我爸爸说我也要来这里工作。”

  赵娟一时之间没忍住:“确实是来这边工作的,宝宝你真乖呀。”

  亭亭就坐的更直了,她一直都是最乖的宝宝。

  张让很忙,等到楼小乔听到风来警局接孩子,亭亭已经在单位跟很多人玩过了。

  一有人要带她出去买雪糕,她就很有礼貌的跟人家讲:“可是亭亭已经吃过今天的份了呀。”

  其实还是很喜欢吃的。

  中午张让本来打算带她去食堂吃的,结果楼小乔就过来了,她一考完试没找到张让就发现不对劲,然后找了找就发现了正在大门口等着她的楼大乔,大乔是去给她送手机的。

  “昨晚上我感冒了,昏昏沉沉的把你手机带走了。”楼大乔把早上的事情一说:“张让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是亭亭已经找到了,现在在他单位待着的。”

  张让叫楼大乔去接小乔,他自己有事不能离开单位。

  但他又没有跟大乔说清楚事情的原委,楼小乔一听这话,赶紧就去张让单位找孩子。

  结果到的时候,孩子还好好的待在会议室画画。

  一见到妈妈,这孩子就夸张的很,跑去抱住妈妈的腰就撒娇:“妈妈,可给我吓的,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楼大乔也吓了一跳,哪怕见到孩子好好在面前,也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的上下都看看。

  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大姨都吓死了。”

  见楼大乔是真的担心了,小家伙拉了拉大姨的袖子,小小声说:“不要太担心啦,我没事啦。”

  楼大乔给她的话逗乐了,捏了捏她的小圆脸:“你这家伙,还真是会说话,要吃什么不,大姨出去给你买。”

  亭亭听到又有人要给她买吃的,小小声的叹气,摸着自己的小肚肚说:“不能再吃了,再吃就会变成大胖子的。”

  这话是学的楼小乔吧,大乔没好气的又捏捏脸,对她说:“你还小呢,不会长胖的。”

  亭亭看了一眼妈妈,又看了一眼大姨,说出了心里话:“其实我是吃太多了。”

  在这里就总有人会给她买好吃的啊,尽管亭亭是个意志力很强的小孩子,但还是忍不住吃了好多,所以她现在是真吃不下。

  楼小乔问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除了生气就没有别的了。

  “神经病吧,我又没有得罪她,干嘛盯着我?”楼小乔从没有什么时候这么恨过一个人:“她自己想走捷径过的不好,怪我咯?”

  亭亭也学妈妈说话:“怪我咯?”

  楼大乔捏捏亭亭的脸,这是谁外甥女啊,太可爱了吧。

  她们俩来了,张让就让楼小乔把人带走,亭亭待在这里他就没办法安心上班,一会儿有人跑去投喂她,弄得张让也神经紧张。

  回到家以后,刘菊花一把抱住了亭亭。

  亭亭小爪子拍拍奶奶的背:“奶奶别害怕。”

  刘菊花:“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张让有没有把那些坏人抓起来?”

  张让还没来,还在单位呢,楼小乔本来打算待到太阳下山了再过来的,后来想想怕老人家担心,等没那么热了就回来了,她刚才带着亭亭回家属院那边睡了个午觉,现在精神还好。

  出了这事,倒是把高考的紧张感都忘记了。

  亭亭刚从爸爸单位“工作”回来,过程记得还挺清楚的,跟刘菊花一板一眼的说:“刚才那个坏蛋伸手拉我手手,把我带出去了,他告诉我带我去找爸爸,我不信,他们就把我的嘴巴捂住。”

  她其实讲的不算太好,但动作做的是绘声绘色。

  后来问了邓泉两人,他们还原的真实情况应该是,这两人挤在买油条的人群里面,一个带走了亭亭,一个把另一个小孩塞到了刘菊花手里,当时市场上小孩那么多,随便找一个就行了,他们只是想要带走亭亭。

  刘菊花还不知道这件事情跟露露有关,就当是两个混的不好的小混混,想拐孩子拿去卖。

  “老天保佑,幸好被你爸爸撞见了,偷人孩子的不得好死。”

  也幸好那个电话是给楼大乔听到的,不然给楼小乔听到,今天这堂就算不缺考,她也考不出正常水平来,历史还是她的拿分科目了,不过也幸好是给楼大乔听到了,张让回去的那个点赶的特别及时,早一点晚一点都会错过了,卷烟厂在桥对面,那两个小贼抓了孩子,还不一定往那边跑呢。

  不过亭亭能平安回来,全家都特别开心。

  没过多久,楼小乔的高考成绩出来了,超过了重本线五十分,在育才排名第一。

  哪怕是在新都县城,这个分数也是很厉害的了。

  数学成绩最突出,考出了148分的好成绩。

  虽说她的这个成绩,在新都这一届的考生里面不算是特别突出的,但因为她的独特履历,在新都也还算是比较特别的,还有几家报纸采访了她这个“大龄”考生,楼小乔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了齐老师的这一套资料。

  “......帮了我蛮多,大概是下学期吧,我的数学成绩提高的特别快,当然也要感谢育才的老师们,尤其是我的班主任孙老师,这一年内如果没有育才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也不会考出这样的成绩出来。”

  于是这一套《齐老师教你解答数学题》,算是彻底的走红了。

  跟着《齐老师》一起火的,还有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育才学校,就连附近的一些县市,高考结束以后都有人慕名来这边报名了。

  孙老师私底下跟楼小乔说:“多亏你在采访的时候提到了育才,我们现在的生源比以前还好了。”

  以前其实就有外县的生源,只是还是新都跟南江这两个地方的学生。

  但最近是有别的市里的人来学校报名,人家一来就问:“那个叫楼小乔的,就是在你们学校读出来的吗?”

  也有会钻空子的,来报名的时候很隐晦的问:“你们学校是不是有老师会压题?”

  不然楼小乔那么大年纪的学生,怎么就能考到六百多分了?

  大家都觉得蛮神奇的。

  育才以前能招到学生,全是因为教育局有规定,正规的公立高中不允许招收复读生,所以育才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像楼小乔这样的考生,几年都不一定能碰到一个好吧,她算是这个社会的“漏网之鱼”。

  楼小乔读初中是二十来年前,那会儿农村很多地方连温饱都没怎么解决,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不是一个农村家庭最关心的。

  到了九十年代,只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就算家里再困难,学校或者政府都会帮着扶持着读。

  负责招生的老师对这些想钻空子的考生没好气的说:“楼小乔那是初中时候成绩就好,人家又努力。”

  那就是育才没什么妙招呗,不想努力的那一拨人就打起退堂鼓来。

  这事儿让孙老师当成笑话讲来听,学校了解了楼小乔的故事以后,决定在学校成立一个困难学子的帮助政策,如果学生成绩真的是特别好,家庭也确实困难的,学校可以给该学生免学费入读。

  楼小乔知道以后,也找到了孙老师:“我愿意捐五千块,作为帮助困难学子的奖学金。”

  她现在不差钱,下井村的房子都租出去以后,每月妥妥有一笔租金进账,造纸厂那边给她的顾问费也一直有给,关键是齐老师的这套资料,分销权都在她这里,只要是从正规渠道拿货,她都能拿走一部分抽成,这部分钱就能让她躺平养老不干任何事情了,她现在想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想法了。

  王四顺是从村里的人嘴里听到楼小乔的事情的。

  离婚以前,这个女人他真是一点都没放在眼里的,但没想到她这么能折腾,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她做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情,成功把自己嫁出去了,找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对象,她还干了别人一辈子不敢干的事情,在这个年纪参加了高考,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顺,你有没有想到过,楼小乔是个这么厉害的角色的。”

  如果当初没离婚......

  现在王四顺都不敢想这个假设,如果当初没在外面乱搞,没离婚那他现在的日子会不会好过一些,他前段时间在工地干活摔断了腿,休息了一段时间只能出来上班了,但走路一瘸一拐的毛病算是落下来了,右腿短了一截,医生跟他说这辈子都别开车,他以后都不能开车了。

  楼小乔读大学的这年,大学城陆续有大学入驻。

  然后就陆续有关于大学新生的笑话传了出来,有个大城市的学生打车到了学校,还以为被拐卖了,在出租车上就报了警,新都警方接警以后迅速锁定了地方,等找到学生的时候,那人拎着行李箱,瑟瑟发抖的站在大马路边上,被警察告知这里就是某某大学的新址以后,头也不回就走了,据说是回去复读了。

  下次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去学校看一眼。

  不是说百年高校,老牌学府呢,怎么是这种破烂地方?

  这地方太破旧,连个AM机都没有,每周都有移动取款车来学校晃一圈,取钱还得排队,不然就要打车去十来公里以外的新都县城找个AM取款,很多新生叫苦连连,要不是高三难熬,真想回炉重造再考一次。

  刚开始建成的学校的路大多数都没修起来,但教室跟宿舍是盖起来了的,由于学校面积是真大,也比以前宽裕多了,学生宿舍条件其实还是比以前好多了的,但即便是如此,大二以上的学生还是不愿意搬来这里。

  大一新生一来,就带来了消费的中坚力量。

  楼小乔就是报道的这几个大一新生中的其中一个,一到学校就发现,学校食堂可真难吃啊。

  “不是一般的难吃。”这附近也没什么好吃的,木得办法,楼小乔只能找张玉娇给她留个饭菜,每天中午她回趟家,顺便去取给她留的那份饭。

  张玉娇给她做饭的时候,特地的开了个小灶,给她的那一份是单独炒的。

  没办法,谁叫楼小乔挑呢。

  这会儿张玉娇出去了,只王盛在家,尽管事情多,但王盛可有干劲,家里刚刚盖完房子,还欠了大舅哥的一万多块钱没还呢。

  因为缺钱,王盛还兼下了给楼小乔收租的业务,而且这段时间来这边租房的大学生也多了,他家又多了一层收入。

  嗯,因为学校宿舍是大了,但住宿环境一般般,有些学生条件还行,干脆出来租房子住。

  这段时间村里打出出租房子广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最受欢迎的还是楼小乔跟张玉娇家里。

  原因很简单,这两家盖的时间晚一些,条件也稍微好一些,张玉娇家里当初盖房子的时候特地跟楼小乔取了经的,也学着她家那样走了全屋的冷热水管道,厕所装修的很好,那些出来租房住的大学生,肯定是挑着条件好的来。

  其实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楼小乔还想着一间房装个洗手间呢,但当时没那条件,也就罢了。

  但租房的时候,她特地跟王盛讲了,最好把男生女生单独安排一层,这样安全性能得到保障一些,本以为条件要求的多些,房子会难租些,没想到她家房子异常好租,不管是男生女生,都觉得单独一层,隐私性好些也更自在些。

  还不等大学开学,除去一楼其他的房子都租出去了。

  等到了学校开学,楼小乔打算把一楼的房子也租出去,不过这房子她不打算按照租房的价格出租,今天来也是来跟王盛讲这件事的。

  “什么,一楼你也打算租了?”

  之前听楼小乔说一层不想租出去,还以为她要自住的王盛惊讶了一下:“你以后不打算回来住了?”

  楼小乔说:“我这里打算做成商铺啊,以后要招租的。”

  商铺能租到更多的钱,这是王盛没想到的,楼小乔定了个价格,大概是楼上的三倍吧。

  王盛有些犯嘀咕:“这么贵,还要一起租,能租出去吗?”

  楼小乔却是看着学校里面,很有信心的说:“能的,我觉得能租出去。”

  没过多久,这房子还真的有人来打听,有人想来这里租房开个网吧。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家的老熟人,菊子。

  楼小乔没时间做小生意,所以才考虑出租,但菊子不是,她之前那个小超市搞的很好,现在店里还请了个人帮工,于是有时间干点别的,最近她也在打听别处有没有好的位置的商铺可以租,想开个麻将馆还是什么的。

  但最近听王菁菁回去讲村子里的变化,也暗暗打听了一番,甚至来学校转了几圈,又找了女儿和儿子问,最后决定在这里开个网吧。

  找了一圈有没有合适的铺面,结果就听说了楼小乔家里要出租的消息。

  菊子想也没想就找上了门,直接跟楼小乔谈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