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开张前,楼小乔楼大乔姐妹两个给她送了两个大大的花篮,放了一阵子的鞭炮,这边换老板了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就连下井村这边,楼小乔也没少做宣传。
白云村那边也不是很远,天气好的日子,他们是很乐意去菊子店里照顾生意的。
离的也不是很远不是?
于是在楼小乔跟张玉娇的宣传下,菊子开店的消息传到了下井村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开张那天热闹极了,楼小乔最近在复习阶段,没什么空出去,就让张玉娇帮忙去送了花篮,看到了许多老面孔,菊子自然是很高兴的,她的店里还是跟以前一样卖的东西也差不多,进货的货源也是固定几个,超市的后面专门搞了两个房间,一个房间放两个桌子,不光可以打麻将,也可以打扑克。
不光下井村的熟人过去捧场,就连白云村附近的村民都愿意捧场。
王超娘也听说了前儿媳的事情,偷偷的过来了,看见菊子站在大门口,学着电视机里面的人剪裁,风光的很呢,王超妈撇撇嘴,酸不拉几的开口说:“还租了个地方开,别生意没做起来,钱全给房东赚了。”
她以前一直都觉得,菊子能赚钱,无非是开店开在自己家里,占的还是自家便宜。
菊子赚了钱,也会负担家里的家用,相当于她养家。
王超娘这代人,都喜欢做晚辈的主喜欢管钱,但如今又不是大锅饭时代,大家一穷二白的,生产队分点东西,不一起过日子更穷的时候,菊子自己挣钱,怎么可能让婆婆管着她。
村里好多两代人的矛盾,说白了都是钱闹的。
菊子走了以后,家里头的生意一落千丈。
以前王超娘不喜欢菊子呼朋唤友打麻将,她住院以后,家里的麻将桌都收了,就算有人过来玩,她也表示麻将桌以后都不开了,有些人碰了一次钉子,就不会再来了。
更多的人对菊子的娘也没什么好感,这老太太以前就对他们没什么好脸色。
菊子的店开张,村里以前的老朋友也给足了她面子,有些麻友更是认准了在菊子这里玩。
“恭喜恭喜啊,这店的位置好,以后肯定生意兴隆。”
菊子也劝人家:“现在店里也有玩牌的,但忙起来别往这里跑,我怕你家婆娘冲到我这里来找我麻烦。”农忙时候,她是会劝人家回去干活的。
不过,别人非要打牌她也是不会硬把人赶出去的。
有些人就是要玩,不在她这里玩,也会去别处,她就是个生意人,又不是指导人生的老师。
因为没有王超娘这样的婆婆,菊子在这边做生意更是能敞开了手脚做,更是不用伺候他们一大家子,心里头都畅快不少,这个门面就是人家的一楼,有房有厅,三个房间其中一个让她弄来做卧室,还有两个房间都拿来放桌子了,顶上还装着吊扇,比以前的舒适度更好些。
以前夏天家里来人,王超娘少不得要念叨费电,还要费煤火烧水给这些人喝,还要看她脸色,有时候她还会把风扇关了,打牌的人嘴上不说,心里是很介意的。
风扇一开,谁都不爱,桌前就坐满了爱打牌的人。
“菊子姐,你以后就常在这边了?”
“在这边在这边,跟以前一样,水在那边,自己拿杯子倒,免费的。”菊子笑盈盈的招呼着客人。
城里也有茶馆,但绑定了消费,在那边打牌要按人头收费,农村人不习惯那种消费的,大家都觉得花了冤枉钱。
菊子这里倒是不收盘子钱,但店里卖方便面卖冷饮还卖茶叶蛋,零食烟酒冷饮,一天到晚下来这里来来回回人也不少,一人哪怕消费一样,也不少钱了,更何况有些人关系好了,日常买东西也都喜欢上她这里来买。
她这边现在的位置好,周围还有米粉铺子,她跟米粉店的老板也谈妥了合作,她店里端走一碗米粉,给她两毛钱的回扣。
米粉店的老板也自然是乐意的。
虽说利润不如卖泡面,但菊子做生意不是光看这些,她还很热情的跟人家讲:“现在这里好多了,周围还有米粉铺子,你们要是不想吃泡面吃零食,就去旁边叫一碗米粉。”
不过米粉卖到中午也就不会卖了,剩下的时间没的吃的,照样还是会来她店里买。
但菊子这样一来,给人感觉就蛮好的,人家也没说不能在外头买东西吃。
“那以后我们还来你这里玩。”
话是这样说,但同样的东西卖一样的价钱,能在菊子这里买的,就尽量去照顾她的生意。
楼小乔去复读学校考试的那天,就看到菊子正在店里忙着收银,王菁菁跑进跑出的帮妈妈收拾东西,出来的时候看到楼小乔,还高高兴兴的跟她打了声招呼,母女两个凑在一起说说笑笑的。
她没问菊子过得怎样,因为她知道菊子肯定过得不错。
高考已经结束,复读班也开启下一年度的招生。
楼小乔到复读学校的时候,负责招生的老师很是意外的盯着她看了好几眼。
“多大年纪?”男老师看着年纪不大,说话的语气并不算太好。
楼小乔接过他递过来的表格:“二十八。”
男老师又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中的疑惑和鄙视快要溢出来了:“这么大年纪了,考了多少届了,你以前哪个学校的?”
楼小乔头也没抬的填写表格:“我之前没读高中,自学的,第一次考。”
“.......”
男老师是专门负责接待这些报名的考生,什么人都见过一些,像楼小乔这样的大龄考生却是第一次见到,他有些不确定的问她:“你是给家里亲戚报名的吧?”
楼小乔:“给我自己报名。”
这样的对话再继续进行下去,她没尬死男老师倒是不自然起来,表格填完之前,男老师还没把自己一肚子的疑惑问完,等楼小乔把手里的表格递了过去,又冲他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过后,最后他才说:“我们学校是有考试门槛的,文本费二十,交钱报名,学校会公布考试时间。”
不是诚心想报名的人,会因为二十块钱的门槛就不考了。
楼小乔都没犹豫,掏出两张十块钱。
男老师看她交钱时爽快的样子,撇了撇嘴,二十块的报名费并不便宜,既然有人愿意当这个傻子,他当然是没什么意见的了。
以前学校没有设置报名费这一项,结果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跑来考一考,后来发现参加考试的人里面,竟然有还没有参加过考试的高考生,后来学校就加了文本费这一项,有效过滤了一些跑来拿他们入学考试当试金石的人。
开玩笑,六门课,不仅出卷很辛苦,改卷子也是很费神的。
楼小乔交完钱,又问了几个问题,比如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问完了以后才出门,没想到还没走出大门口,就碰到了一个老熟人。
此时的露露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身形,她原本打算要参加高考的。
本来以为自己就是个原装大学生,参加高考应该很有优势,结果看了几天书发现越看越困,这才发现高考于她来说也是一件难事,万不得已下,只能找了这么一份工作。
毕竟现在已经没有了钓凯子的资本,如今她要改头换面换个形象,跑来学校当个老师,给自己镀镀金也不错。
见到她来,孙老师笑着跟她打了个招呼:“顾老师,你来了。”
两人都是学校负责接待工作的岗位,算是行政岗位吧。
只是别人叫一句老师,并不曾担任教学工作的露露,此刻也是有点虚荣心的。
虽然说这家机构的老师没有编制,但胜在收入不错,工作强度也不大,她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也是拖了熟人的关系。
露露跟孙老师寒暄了几句,就问起楼小乔来:“刚才那女的,是来咱们学校找工作的?”
听王四顺说起过她,不过就是个初中学历,来学校应聘什么,清洁工?
孙老师笑着说:“刚才那女的吗,说起来也是搞笑了,她来报名咱们学校,说是要参加高考。”
心里想着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参加高考,脸上就不由得带出来了一些轻视来。
露露以前拿楼小乔当假想敌,是打听过她的情况,这个女人说是才初中学历,连个高中都没读就来参加补习班,这几个月时间真飘了是吧。
“她不是才上了个初中吗?”露露问。
“是说高中自学的。”孙老师迎合着露露的话笑道:“反正交钱考试,每年来考的考生那么多,真能考上的又能有几个,咱们学校是个盈利机构,她愿意交钱就能来考,考不上又不算咱们的。”
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呢,毕竟这也算学校的一项应收。
露露一想也觉得是,这女人听说找了个公安局上班的,难道是那人知道她学历不高鄙视她了,才跑来上学,不然以她一大把年纪,干嘛有事没事来考试啊。
“你跟她认识?”
“认识,但不熟。”露露理了理文件:“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七月二十,校长说今年要早点。”
“不用等高考成绩出来了?”
“改卷子还要时间嘛,有的人是跑来先考,考完等成绩,考上了就不用来读了呗,顾老师今天下班有没有空,晚上一起出去吃个饭?”
......
在这个机构看见露露,楼小乔也有几分意外。
难道她也在这个机构上班?
她是挺膈应看到这个人的,一想到万一考上了以后还要来这边上课,一整年都要对着露露那张脸,楼小乔就心情复杂,不过新都目前只有这家机构比较有名,时间上也比较自由,如果报告别的学校,有些甚至会强制高三生上晚自习上到十点,六点就要出早操!
熬夜她是没什么问题,熬到十二点都可以。
但早上那么早起来,她是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为了自己未来一年不猝死,她还是要考这个学校。
而且凭什么避开她,当了小三干了坏事的不是她才对吗?
而且听说这家机构的老师,都是本地实力很强的老教师,机构的高考升学率也是挺高的。
进学校的门槛其实也还可以,去年录取的线是本科线往下三十分,今年应该也差不多。
报完名以后,楼小乔回到家里,又开始了昏天暗地的复习阶段。
高三的内容她都已经学完,最近靠着齐老师等人给她的辅导,这段时间进步很快,最近的一次考试,已经是接近本科线了。
模拟考试是十二天以后,改卷子还要大概一周时间。
那个时候高考成绩差不多也下来了,据说今年报考补习班的人比去年多了一倍。
有些是冲着学校的名气去的,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没什么把握。
有些是不准备参加这边的补习班,但家长会想让孩子测试一下自己的成绩。
九十年代的高考难度,可比她那会儿难多了,现在还没扩招,大家的基础又比八十年代的要好,楼小乔除了高考过一次,几乎是没占多少优势,不过当年她一个艺考生,除了学习文化课还要学艺术课,都没耽误考上五百多分,这次有了充分的复习时间,以及名师一对一的辅导,考上大学的概率比她之前要更大一些。
“准备好了吗?”考试这天,张让特地请了假送她:“检查一下纸笔草稿纸都带齐全没,水带了没?”
楼小乔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眼:“都带齐全了。”
张让觉得她紧张的样子有点可爱,忍不住去给她整理了一下额前的头发:“行吧,进去吧。”
因为天气很热,楼小乔的额头上冒出来细细密密的汗。
这几天到了最热的时候,天气尤其闷热,楼小乔平常都不出门了。
往常早上还有点凉风,今早一起来却是一点风都没有,连早上都这么热,可一想到中午会有多热,楼小乔跟着人潮一起,往学校里头走去,
80年开始,全国卷开始实行3+X文综理综综合卷的考试。
第一堂考的是语文,语文是楼小乔的拉分项目,背诵项目很多她都不太记得了,这段时间也没有精力复习这个,当初南江一中的老师给她制定高考计划的时候,决定让她把语文先放放,背诵的内容也根据她个人的偏好,分成了几大类,长篇累牍的背诵放在最后,而把精力集中放在容易提高分数的科目上。
不得不说这些老师都很专业,指定的方案也很适合楼小乔,让她一个从复健开始复习的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从最初模考的两百多分,瞬间拉高到四百多。
所以楼小乔一进考场,下意识的就把自己觉得容易的先做了。
有些题目,细心一点不容易出错。
跟背诵相关的,或者她自己拿不准成绩的,就都放在一边。
做完这些,她就开始解题写作文。
关于作文,可是有专门的老师辅导过她的,她在这方面的把握很大!
就连徐冬冬,蹭了楼小乔的课程听了以后,都觉得作文水平提高了蛮多。
就在楼小乔聚精会神的写作文的时候,露露在后面悄无声息的出现了。
她知道楼小乔今天也要参加模考,走到窗户外看时还看她正在低头写什么,看着很认真的样子,她好奇之下就走进来看她在写什么,伸手拿过来她的试卷看了一眼,只看见第一面空了一半没写,嘴角就微微勾起。
就说嘛,楼小乔这样的半路出家学人家考个什么,倒是认真写作文了,基础知识都不牢靠,靠着作文能考几分?
露露故意在嘴里发出“啧啧啧”的声响,愉快的转身离去。
楼小乔也注意到有人过来了,闻着那股子味儿,就知道是这个女人。
她对露露没什么好感,本来想着两人以后也很难碰上了,以后大家各自不相干。
谁知道县城这么小,连报个补习班都能碰到,不过听到露露发出的那种愉悦的心情,楼小乔仿佛ge到了什么?
她不会是以为自己一无所知,跑来考考玩玩的吧。
这样也好,露露如果以为她就一单纯愚蠢的学渣,也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以后也省去不少麻烦。
事实证明,楼小乔这样想是对的。
走出教室时,露露的脚步都是轻盈的,嘴里要是哼起来歌儿。
连她这个曾经的大学生,看着那些高考题都头疼,楼小乔又是个什么东西,凭她也想参加高考?
“顾老师,这么开心呢,有什么好事?”在这个培训机构里,除了老头子就是老太婆,所以显得露露格外的出彩,露露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魅力。
露露当然不能跟人说出她的心情,不然也显得太恶毒了,她耸耸肩膀:“没事,就是看这次考试的学生挺多的。”
她觉得楼小乔这个成绩,考出来也是出丑了。
孙老师也很高兴,虽然改卷子很累,但学生多意味着学校的收入也高,等分绩效的时候校长也会慷慨一些,他也表现出开心来:“天气太热了,顾老师去办公室待着去吧。”
露露来的这样一趟,非但没有影响到楼小乔的情绪,反倒是让她后来状态越来越好。
做完作文题以后,她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这才回过头去看前面空着的题。
从易到难,有些题目有影响,仔细想想也能填。
实在是想不起来的,能补上去就补上去,补不了的也就只能空着。
考完语文就是中午,张让早就在教室外面等着了,一看她站起来,就冲着里头招了招手。
他的个子高,本就显眼,楼小乔一眼就看到了他。
“你怎么过来了?”
“想着你们下午还要考,你就去我们那边吃饭,饭都打好了,中午你就在我办公室睡一会儿,我那里凉快。”
考试时间跟高考同步,下午三点才开始考数学,中午休息时间是足够的。
楼小乔也没跟他客气,点点头便跟着他去了他们单位。
饭菜是提前打好的,这个季节放一会儿不会凉。
楼小乔打开了盖子一看,里面是好消化的食物,一点辣椒都没有,她冲张让笑笑:“这么谨慎啊。”
有苦瓜,有豆角,虽然她比较喜欢吃素菜吧,但也不是一点肉都不能吃的。
张让故意板起脸,敲了敲桌子:“万一拉肚子呢,我跟着你吃一样的东西。”
他饭盒里面也是那几样。
楼小乔笑他也跟着一起吃苦:“你打点好的嘛,我不馋的。”
张让说:“我怕我忍不住喂给你吃。”
楼小乔就不说话了,乖乖吃饭。
这样的饭菜没什么油水,她也就不像平常那样少吃几口,吃到八分饱,等吃完了张让叫她在办公室休息一会儿,自己则端着饭盒出去洗。
张让的办公室虽然没有空调,但因为朝向好,就算是这种天气也很凉爽。
加上还有风扇,就更凉快了。
楼小乔在屋里走了几圈,等到张让回来了,两人铺上了行军床,拉上帘子就一起睡了午觉。
下午的这一场考的是数学。
数学算是楼小乔的拿分项,齐老师重点辅导的。
一拿到了卷子,楼小乔就扫了一眼卷面,紧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把简单的题目都做了,才开始研究难一些的题目,这一场考下来,露露自然又过来晃了一圈,发现楼小乔空出来的题目很多,她又心情愉悦的走了。
第二天的考试亦是如此,刚开始露露还有心多注意她,后来考文综的时候,发现她空的更多,连使坏的心思都没有了。
露露走了以后,楼小乔淡定的把答案填上,两天的考试,就这样过去了。
考生考完可以休息,但培训学校的老师却是要阅卷的。
跟高考一样,为了防止作弊,这边的考题也会糊住卷面,露露跟孙老师一起,也都要参加阅卷,他们就算是文化基础差一些不如那些老师,但选择题跟填空题也是可以改改的,露露本来想留意一下楼小乔的卷子的,但自从在考场里面看到了楼小乔回答的卷面,就对她的考试并不算很上心,懒得费那个精力关心她考多少分。
五天阅卷,两天整理,按照往年的招生风格,刚开始是招四个班,每个班三十个人。
等高考录取正式出来以后,也有学生对高考成绩不满意的,凭着高考成绩,也能报名,如果高考成绩还不错,是不用参加入学考试,免试入学。
“今年的考生素质还可以啊,我看估计很多都是高考生。”有些人是考的好,但人家不见得能就读。
就目前的这个成绩来看,有些人是直接可以上到本科的。
这个年代本科录取率低,除非是有重大失误,能上本科一般人也不愿意折腾自己了。
露露的心情却不是很好,她可没有孙老师这工作热情,整理成绩比批改试卷还累,这几天天气又热,真是让人烦躁死了,为什么这么热的天气她要出来工作,还要干这种让人郁闷的工作,正在这样想着,她整理试卷的手一顿。
楼小乔:四百八十分。
露露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名字,拍了拍孙老师的手:“你来看看这个叫楼小乔的考生,她怎么考了四百八。”
这个学校的考试难度比高考还难,考生能考到四百八,已经超了本科线了。
甚至在这一批的考生里面,都不算低。
楼小乔这成绩,就已经上了本科线了。
孙老师对楼小乔还有点印象:“啧,这成绩不错嘛。”
见露露不喜欢她的样子,又说:“不会是作弊吧?”
露露之前也是做过这一套题的,但凡她能考上本科,她自己都去复读了。
这会儿考上大学,刚好赶上零几年吃红利,但她做过这一套题,还私底下找老师批改过,离本科线还差了一大截。
可明明她一个读过大学的人都学不明白的东西,楼小乔凭什么能搞明白。
露露越想越不服气,拿着卷子就去找年级组长。
年级组长岳老师今年还不到六十,退休以后就进了这个机构,她五十岁就退休,在这个机构里面算是年龄轻些的老师,精力还可以,几个年龄比她大的老师便让她当这个年级组长。
看见露露风风火火的过来,笑着问:“小顾,怎么了?”
露露把成绩单摆在岳老师面前:“岳老师,这个叫楼小乔的学生我认识,她考试的时候我还特地去看了几眼,卷面答的并不怎么样,但考出来的这个成绩却是不一般,我想问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她只差没把是否泄题写在脸上了。
露露说:“她当时很多主观题,需要背诵的题目都没填完,如果按这个算,正确率也太可怕了吧。”
岳老师是个很负责任的老教师,听她这样说,带上眼镜仔细的看了一眼这个楼小乔的成绩,但只扫一眼她就有印象了,因为当初批改题目的时候,有几个老师都提过这个人,他们几个人还分析过这个人的卷子。
作文的切入点很好,论证的角度也不错,文笔来看是很好的。
失分点是需要背诵跟记忆的题目。
数学和英语是她的强项,尤其是英语考出了一百二十几的高分,这样的分数在新都这个小县城都很少见。
“回头我找找她的卷子仔细研究一下。”岳老师也对这个人上心起来:“还有什么事吗?”
“没,没什么。”露露支吾着没走。
岳老师皱了皱眉:“你还想说什么?”
这个小顾,平常在单位就喜欢说人闲话,她一向不是很喜欢这个人。
但因为她的校长招进来的,岳老师也不好说什么。
露露继续说:“我是说,有没有这个可能,这个人在考试之前,就拿到了泄题的卷子?”
岳老师上下扫了露露一眼:“我说过了会查的,你现在是非逼着我表个态吗?”
见岳老师脸色都不太好了,露露也是个会看人脸色的人,自然不会在这里继续待着,于是退出了岳老师的办公室。
等有机会了她一定要看看楼小乔的卷子,她不可能能考到这么多分,绝对不可能能考到这么多分。
是不是靠泄题拿到的这个分数,这些专业的科任老师难道不比露露更专业?
改卷子的时候就有老师提出来这个问题,但楼小乔答的一些题目也确实是漂亮,比如英语作文写的也很好,她的英语底子一看就不错,失分点却都在需要大量记忆的地方,尤其是文综,由于她没什么时间复习,文综加起来的成绩都不到及格线上,不光是主观题错的多,选择题也错了不少,如果真是泄题考到的这个分数,她大可不必让文综考的这么难看。
办公室里面除了岳老师,还有一个姓张的老师,她看了一眼露露的背影,就对岳老师说:“这个小顾,真是管太多,考生考试的时候她去看人家卷子做什么?”
这是有仇吧。
以后要多留意留意这个人。
考完,楼小乔也放松了几天,但她也不敢彻底不看书,便放缓了做题的强度。
刘菊花私底下跟张让商量:“我听说小乔还要参加高考,那不是忙死了,要不我们住去城里,也好给你带带孩子?”
家里三个孩子呢,一个忙着加班,一个忙着考试,谁有闲心带娃?
“这件事情我还要跟小乔商量一下。”张让不敢擅自答应了母亲。
知道儿子听未来儿媳的话,刘菊花心里头酸溜溜的,很是吃味:“哟哟哟,还没结婚呢,心就偏到人家那头去了。”
张明远端着饭菜出来:“你少说这些,我看小乔上进些也不是坏事,她自己愿意学,总比那些说闲话凑一起打牌的好,我看你也可以去老年大学报个班,你年轻时候不是挺喜欢搞那些的吗,唱歌跳舞凑在一起玩?”
刘菊花退休以后,周围的人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少不得有些喜欢管人家里闲事的,喜欢在她跟前说东道西,还有时会拉着她去打牌。
那里面有几个玩的特别痴迷,晚上不到半夜都不回家。
张明远自来不喜欢这些,也怕刘菊花受到这些人影响,于是最近总喜欢说她。
刘菊花也不乐意了:“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学个什么东西,总不能跟那些个年轻人一样,我也没这个精力。”
张明远把饭菜放桌上:“那这事儿你就别跟张让提,怎么带孩子是他们小两口的事,需要咱们帮忙咱们就带一带,不需要帮忙咱们就闪一边待着,我跟你说你可别学着徐文华那样,掺和孩子们的生活。”
日子是他们自己的,外人还是少掺和。
刘菊花虽然有些不满,但想到这个总比上个好高骛远的好,又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而隔壁,张明远说的那个徐文华,还是烟草局的一个处长,这段时间跟儿子闹的很僵,屋里吵吵闹闹的声音还时不时的往这边传来。
张让随手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鸡汤,一边喝一边点头:“给我单独盛一碗出来,这个汤清淡,小乔肯定喜欢,肉也装上几块,待会儿我去下井村看看孩子们去,他们爱吃肉。”
小锦也点点头:“爸爸,我也要去找小帅哥哥玩。”
最近阿姨忙,爸爸也忙,好久没在一处玩了。
楼小乔生的那两个孩子也挺招人疼的。
刘菊花转身进了厨房,找了个塑料保温盒出来,把汤分了一半出来,装了满满一盒子,把保温饭盒的盖子给扣上,隔壁传出来乒里乓啷的声音,她撇撇嘴,徐文华又在打儿子了。
自老头死了以后,这段时间母子两人的矛盾不断,每天都在干架,徐文华好歹也是个处长,平常在单位脾气就不好,回到家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对儿子动辄打骂,已经成家属楼里面的笑话了。
算了,不跟儿子计较,刘菊花在心里这样跟自己讲。
“吃吃吃,今天还早呢,你待会儿跟爸爸一起去阿姨那边,你喜不喜欢阿姨家的小帅啊?”
小锦点点头:“小帅哥哥很好,他还带我玩呢。”
俩孩子年纪差不多大,刚好是能玩到一起的时候。
吃完饭,张让带着小锦去了趟下井村,刚好楼小乔才回家,正吃着晚饭呢,见张让带着小锦过来,楼小乔起身要给他拿碗:“吃过没?”
“不用,我吃过了,家里炖了鸡汤,我想着还早,就过来看看你。”张让把鸡汤放在桌上,打开了盒子。
浓郁的香气就从饭盒里面传了出来,孩子们欢呼一声,两人齐齐盯着饭盒子看,楼小乔见小锦也眼巴巴的看着饭盒子,心说小孩子哪怕是吃饱了,看着人家吃饭也馋,还是给小锦也拿了一副碗筷。
果然,小锦又端着饭碗开始吃了起来。
张让笑着说:“在家吃饭就是不好好吃,非要人来疯。”
楼小乔却是很喜欢,主要小锦这个性格不闹人,特别招人喜欢。
小帅跟小锦挤了挤眼睛,俩小孩儿你冲我笑笑,我冲你乐乐,很是开心。
吃完饭,两人聊了下婚期。
楼小乔想了下:“那就八月份吧,如果我能考上,刚好赶着入学就住在那边了。”
今年特别热,屋子还在晾着呢,大风扇吹着都个把月了,张让也去看了好多次,那边已经没什么味道了,但楼小乔还是不放心,说天热甲醛散的快,多晾一段时间总是好的。
见楼小乔也松了口,张让也挺高兴的,顺便提了一嘴老人带孩子的事。
他家属楼那边的房子肯定是住不下的,但走之前刘菊花顺便提了一嘴,说周一到周五可以让他们带到卷烟厂宿舍楼那边去,早上老两口去送孩子们上学,周末他们再把孩子送过来,这样还有助于两人培养感情,楼小乔复习也方便一些不是?
楼小乔问了下孩子们的意见。
孩子们都表示没意见。
卷烟厂宿舍他们也常过去,玩的很熟了,而且离的也不是很远,有什么事儿随时都能到。
这样,婚后谁带孩子的事情也就解决了。
还给这两口子独处的时间,楼小乔想了下便也同意了。
于是两人定下了婚期,张让也越发留心职工宿舍那边的事情,一有空就往那边跑。
却不想第二天一大早,就碰到了两个意外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