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向梅英的问题查清楚了,原因是她娘家有个侄女跟小许同一年考这个单位。
因为小许的成绩优秀,她侄女就只能分到了别的部门,现在做的工作也比小许辛苦很多。
自此以后,向梅英就怎么看小许都不顺眼,中间有好多次她都想把小许给调走,但奈何小许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又让人抓不到把柄,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但向梅英是一直都想拿住小许的小辫子。
周转房的事情只是个引子,就算没这个事情,这两人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小许去医院看过了,除了被拉住的那只手脱臼了以外,身上没有别的伤,她也很快回到了自己部门。
赵娟去看过了她:“现在没事了,那你现在还要换部门吗?”
小许支支吾吾了片:“这回向姐是真的调走了吧?”
赵娟点了点头。
小许又问:“钱科长呢?”
赵娟:“钱科长被调去基层了,不出意外应该会在基层待到退休。”
要是刚进单位,调去基层还可以说是锻炼对方,这个年纪还下基层,关键连科长的职务都撸了,以后的退休待遇都会受到影响,这件事情对钱进的打击挺大的,然后又爆出来他违规操作让他儿子进单位的事,是顶了当年有个考生的位置上来的。
这下好了,钱程的职务可能都保不住了。
现在那一大家子互相埋怨,钱进怪向梅英害了自己,向梅英也理直气壮的说这事有钱进的属意,两口子这么大把年纪了在闹离婚,说到底就是因为向梅英以后没有收入了,钱进看不上她了而已。
开除,她那可是犯错误开除,退休待遇什么的别想了。
“真是作死,要不是这样折腾你,她眼看就能退休了。”赵娟啐了一口:“钱进不一直都是她后台吗,现在倒是不承认了,把事情推的干干净净。”
“那向梅英呢?”小许咬牙切齿:“那天她可是要我死。”
“想让她坐牢是不太可能,毕竟她没有做过什么实质性害人的事情,不过她应该会被单位开除,以后想领退休金怕是不能够了,我想这个处罚对于她来说也算严重了,按她现在的年纪,明明再干个几年就能光荣退休的,非要整这一出幺蛾子。”
据说向姐两口子还有大案子,纪委都参与调查了,只是现在还风平浪静而已。
收钱的事情没那么好查,后头还有的忙呢。
赵娟拍了拍小许的手:“我知道你也不甘心,不过事情可能没他们想像的那么好脱身,你放心好了,他们家里的人会得到报应的。”
小许想到那封举报信,她可不是空穴来风。
而且那天的情况,很多人都看到了。
向梅英这下想赖掉都赖不掉。
小许想了想:“我还是想待在办公室。”毕竟这份工作比较清闲,不然向梅英也不会因为这份工作看她不顺眼这么久,负责周转房确实是个很好干的工作。
“但是我就住在宿舍,晚上也没什么事,你们部门要是加班需要人手,可以随时喊我去帮忙,我很感激张局,是他救了我的命。”
想留在更轻松的部门也是人之常情,赵娟也表示理解,她自己就在这个部门,加班的强度确实不太适合女孩子,而且她自己是个文职,在办公室更有上升的潜力。
当然,那边的竞争也不小,有能力也要有关系。
“行吧,你留在那边也蛮好,今年的周转房还没分完呢,赶紧把这个工作搞起来,我们队里可还有好几个小伙子没分到房子。”赵娟俏皮的一笑。
小许:“那个赵安楠真有事没事喊你加班?”
赵娟:“没有的事,我骗你的。”
小许:“.......”
看了一场富有激情的表演,楼小乔从公安局走的时候还在感慨,看来铁饭碗也不是那么好端的。
张让还有一堆事情要忙,就没送她了。
临走之前楼小乔交代他加班也要注意身体云云,脑海中已经在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房子也收拾好了,张让想结婚的时候才搬。
要是他真忙,那还是搬到隔壁周转房更方便些。
“你吃完晚饭也出去溜达一下,房子晾好了就跟我说一声,那边就可以进新家具了,下学期要不就让亭亭跟小帅两个转学来这边读。”
张让的眼睛一亮,听这意思,那就是可以暑假把婚结了。
不结婚,他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不安。
“行,吃完晚饭我就去看看,这段时间听你说的,家里的吊扇一直开着在通风,那边我也经常去看看,墙上是没什么味道了,就是家具还有味道。”
楼小乔皱眉,想起九十年代爆发的比较频繁的白血病,就是装修引起的。
张让一看她皱眉,就着急。
他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甲醛污染的意识。
楼小乔说:“夏天开空调就要密封空间,但咱们家里都是新家具,新装修,那都是对身体不好的,夏天甲醛挥发的越发厉害,我看这个暑假还是得继续晾。”
那就是至少要等到暑假结束。
到了九月份,天就凉爽了些,家里大可以一直开着窗户吹着。
张让:“那咱两结婚的事情,得拖到什么时候了?”
她不着急结婚,他还着急呢。
楼小乔抿嘴一笑:“你着个什么急,我就在这里又不会跑了。”
张让很认真的道:“怎么不急,万一我媳妇儿真的跟人跑了呢?”
楼小乔故意拉长了脸:“放屁。”
两人现在正是情到浓时,张让看她做什么都觉得很高兴,天天待在一起都不嫌腻的。
偏两人都很忙,张让并不是大男子主义的人,甚至给了楼小乔很多支持,包括他父母这边,都没有提过楼小乔还要考大学的事,虽然刘菊花两口子都很开明,但不代表他们也认可儿媳妇这么能折腾啊。
她一个高中都没读过的,跟人说去高考,鬼才信呢。
碰到刻薄些的,说不定还会刺她几句。
两人在办公室门口依依惜别了一阵,回去的路上楼小乔还碰上了张玉娇。
这段时间她家里的外壳工程做好了,最近在“晾”这个阶段,所以家里也没什么工人。
刚盖好的房子,潮气不彻底晾掉,等刷了墙以后少不得会发霉,这也是老人给的楼小乔建议,有人甚至建议她晾足一年,明年过完梅雨季节再开始刷墙,所以楼小乔索性把工程都停了,打算看看明年暑假的天气,天气好就开工。
这一年她还要准备高考,事儿肯定多的很,也不想在装修这上面浪费时间。
这么大一栋房子,装修好点也需要不少钱,这房子楼小乔是打算以后度假的时候住的,没打算糊弄,预算肯定不少。
于是张玉娇放心做起生意来,这段时间两人不是雇佣关系,而是相互帮扶,谁有空谁就去接一下孩子。
楼小乔先看见张玉娇,她车上的东西七七八八都卖掉了,艰难的踩着三轮车,路上实在是太热,就算她这车上做了个遮阴的棚子,顶着大中午的太阳回去,还是把她热的够呛,于是楼小乔在路边买了瓶冰水,骑车经过张玉娇的时候,递了一瓶水给她。
张玉娇正在擦汗呢,突然觉得脸颊上一凉。
“哎哟吓死我。”张玉娇抚了抚心口,接过来那一瓶水,咕噜噜的喝下大半瓶:“真凉快,这天气也是奇了怪了,多久没下雨了,天气也越来越热。”
这个天气生意也不好做,人都饿的没了胃口,地里的菜都快□□死了。
她家菜地那边还没接水龙头,之前种的那么多菜怕旱死了,这段时间王盛挑水出去浇。
没办法,家里的菜要是旱死,那做生意的成本也要上去的。
张玉娇知道,现在的利润好,都是因为大部分的菜不用花钱买。
“生意怎么样?”楼小乔觉得她晒黑了些。
“也还行,这段时间我把菜谱调整了一下,大家都爱吃冷的,我也就不特地保温了,居然生意也不错,还有天热了客人更愿意喝点汤,最近我出来就单独做点肉汤蛋汤什么的。”菜到都是素的,不过卖的也很好。
楼小乔看张玉娇笑出两排大白牙,就知道她现在是干的还不错。
她特地放慢了速度,就着张玉娇的车速慢慢往前走。
这份工作张玉娇干了也没多久,但她的热情度还很高,她也不怕在楼小乔面前说这些生意经:“我现在一天做一百份,基本上都能卖完,而且最近我听说了咱们村附近要征收了。”
最近到处都在传,村子附近有征收的消息,不光是下井村,上井村这样的留言也不少。
这段时间大家都神神秘秘的,准备盖房。
楼小乔心念一动:“如果真的要盖房子,那你的生意可以做到工地上去吗?”
张玉娇摇了摇头:“工地上都是包伙食的,去那边没什么生意好做,我不是没有试过去工地附近,卖快餐还是汽车站火车站这种地方好卖,我现在的生意稳定了,一天有固定的量,就不想走太远了。”
快餐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她踩个空车出去都这么重了,又不能像楼小乔那样,搞个摩托车。
楼小乔鼓励她:“没事,慢慢做起来就好了。”
张玉娇也觉得日子渐渐有了点奔头,这段时间赚钱的动力也十足:“我打算先去国土局把产证先办了,盖房子的事情后头慢慢说,你什么时候搬去城里?”
她家的宅基地没有楼小乔家的大,就只有一块。
像楼小乔家这样,盖房子的时候还不拆原本的房子的情况是很少的了。
张玉娇这样一问,楼小乔就猜到了什么:“你想租的我的房子?”
“嗯,你这边房子要盖吗?”就是怕楼小乔也要盖,如果这边以后真要盖大学城,附近的房子也会值钱些吧。
结果两人正这样聊着聊着,盖大学城的征收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消息来的很突然,连村里的干部们之前都不知道。
具体的征收方案还没传出来,但村里已经是不允许在地里种果树,村干部们在村里来回宣讲,楼小乔打听了一下,这次征收不仅有下井村的一些土地,上井村那边大部分的土地也列入征收范围。
只是两村的征收也有区别,下井村因为更靠核心区一些,征收走的土地还包括了前头的一些荒地,也就是说除了田地的补贴,村里可能还会按照户口分钱。
消息传出来以后,就连王健那个消失了很久的妹妹王昕都给他妈邱癞婆一天打七八个电话。
连一向看楼小乔不顺眼的王五秀也回了趟娘家,跑了趟村支部找王山:“我哥的征收款子到时候给他,您可别给那个女人了,还有家里那个宅基地”
当初离婚协议,王四顺把房子都给了楼小乔。
王山提防的看向她:“那房子可是你哥给了楼小乔的。”
“哟呵,我知道我哥的那部分给了楼小乔,可当初我娘说也要留给我一半,那块地的另一半属于我。”王五秀得理不饶人,这会儿抠起遗产继承的法律来:“现在是新社会了,我也是我爹娘的闺女儿,能跟我哥一样分家里的宅基地,他说给楼小乔就给楼小乔啊,我不同意。”
可是农村的宅基地,历年来都是给家里的儿子的。
要是嫁出去的闺女都来争地,那王四顺嫁出去的还有四个姑姑,都回来扯几十年以前的皮,岂不是乱了套了。
王五秀这是没事找事,自然是因为这件事情对她有莫大的好处。
等以后盖了学校,周围肯定会兴旺起来,这一块地的地皮就会非常值钱。
而王五秀家现在的那个村子,虽说地段更好,但离大学城的位置比较远,这次征收就没他们村什么事儿?
她是个能看楼小乔过得好的人吗,她不是啊!
王五秀说:“我问过律师了,要是按照法”
王山才不理她这么多:“法是怎么规定的,法律可没有规定分出去了这么多年的宅基地还能要回来,在家的闺女我管不着,父母要分给她们就分,已经嫁出去的怎么要回来,你也要,你家姑奶奶也要,你家太姑奶奶也说要呢,家家都这样扯,还有完没完了,宅基地的事到你父母辈没扯清楚,过了这么多年你还跑来要,有本事就对着你爹娘的坟头喊一声,他们应了你的话,我就给你分过去。”
村里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女儿能继承,那也是之前说好了继承的,但凡嫁出去的闺女,几乎就默认了不继承娘家的宅基地,而是跟着丈夫一起,继承丈夫那边的土地,不然呢只看到没出嫁的闺女在村里分土地,没见到那个出嫁了的不在夫家分地,跑回娘家分土地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结婚时就在娘家村里落户的,村里也会给分地,宅基地也有。
就没人在夫家分一份,在娘家也搞一份的。
想屁吃!
不是要跟他耍赖皮吗,合着谁不会了似的。
在村干部这里碰了个硬钉子,王五秀只能铩羽而归。
楼小乔没什么征收的经验,私底下跟张玉娇商量:“土地征收能分多少钱啊,我看村里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
“嘁”张玉娇也听说王五秀回来闹腾过了:“我问了我哥,要真按土地征收的方案,征收的赔偿款刚好可以给家里盖房子,只是以后就没地种了,留下来的那一块地,只能做个菜地,根本不够。”
不是她双标,像王凤那样没嫁出去的,户口还在村里,地也在村里的,她自然是会给对方留一份的,因为她现在就是家里人啊,也是下井村的村民。
只要王凤不嫁人,家里的宅基地哪怕有征收,她也会给小姑子留一份。
可出嫁了的怎么算啊,户口跟关系都不在村里,并且她们夫家那边的地,也不会分给嫁出去了的姊妹。
真扯起来,从太姑奶奶到姑奶奶再到小姑子,扯几年都扯不完。
很快村里就热闹起来,有些平常都不怎么走动的乡邻都开始在底下传递各种消息,关于征收的版本有好几个,但就是没一个是靠谱的,王山也忙的脚不沾地,整天不在家里,村里因为征收款的事情打架的,兄弟反目的并不少见。
拆迁办也来了人,有些人想连夜在地里种下果树的,还没到地里就被人撵了回来。
菊子那个小卖部最近生意好到火爆,那边能收到的消息最多,她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她家里种的都是橘子树,这几年橘子一年能卖三千块,得到的征收款也最多,有时候看着楼小乔也笑眯眯的:“小乔,最近什么少见你出来呢?”
她看到楼小乔宛如看到知音一般。
当年王四顺要出去做工,家里头的地也没人耕种,楼小乔觉得租给村里人扯皮也是麻烦,于是规划出了一多半的土地拿来种橘子树,橘子不用什么打理,收成也不错,她算了一笔账,等橘子都成熟了,小年都能收个三四千斤,丰年更是能翻倍,现在的橘子收购价格在四毛到六毛之间,也就是说一年至少有两千块钱。
收成虽然比不上种地,但也省事很多,每年要打一两次农药,一次是针对地上的草,一次是给橘子消麻子(有麻子的橘子卖不出去),还有一次忙就是收橘子的时候,于是菊子也跟着种了橘子树。
因为种的是果树,征收的时候不仅征收土地,橘子树也是按棵赔钱。
楼小乔同她打了个招呼:“我家就我跟我自己的地,两个孩子还没分地呢。”
前婆婆死了以后地还没分出去,不过离婚以后都是王四顺管着的。
楼小乔没那么不要脸,去跟王四顺争这一部分钱。
菊子的笑容就更灿烂了,从冰箱里面随手取了瓶可乐请她喝:“拿着拿着,当初要不是你叫我家种果树,我还真不一定能种树,不过你家也挺好的,我看你今年春上把去年种玉米的那一块地也种上橘子树了。”
“那是我运气,今年确实没空搭理地里的活儿。”
楼小乔接过可乐,打开了喝了一口,心情也很好,这确实是她撞上了。
去年那一块地上还种了一片玉米,楼小乔穿越过来以后,嫌种玉米累,但现在的土地也不能荒,索性买了橘子树种上,这回倒是捡着了,听说果树都是按棵赔,像她家这样刚种下的苗,跟成年的苗是一个算法。
说起这个来张玉娇就一肚子的抱怨,她从外面回来,刚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我今年春上还想种橘子树呢,苗都订好了,我婆婆跑去人家里把果苗的钱退了。”
嫌费钱,还怕大家都种橘子卖不掉。
王盛说要出去打工,王凤又不在家,张玉娇一个人又要带孩子,自然搞不来生产,那地肯定是没人种了,最开始张玉娇想的是种上橘子树。
当时沈大娘还抱着蹉跎儿媳妇的愿望,希望张玉娇能够在带好两个娃,赚到一份保姆钱的同时,顺便把家里的生产也做了,然后再养两头大肥猪......
嗯,沈大娘就是这么安排自家儿媳妇的。
那些地,王盛以前在家的时候,加上王凤和张玉娇两个,农忙起来都不一定能缓的过来,想她一个人做生产,想屁吃呢,最后树苗是没种成,张玉娇瞅着还能种,赶紧找了户人家租下去了,好歹也有人帮交了农业税不是?
当季的生产夏收就能收了,只能赔偿个土地的钱。
光土地,赔偿的就不是很多。
菊子摇头:“你那个婆婆。”
沈大娘的混,在村里都是有名了的。
不光是不讲道理,这一代的人做事也不太讲究用脑子。
全凭心意!
说起这个来,就要提到跟沈大娘差不多年级的邱癞婆,菊子挤眉弄眼的说:“昨儿,王昕往家里打了至少五个电话,你猜她跟邱癞婆会说些什么?”
说完捂嘴就笑。
还能说什么,还不是征收款呗。
王昕买房的事情,已经让上头几个哥哥寒了心了,最近三个儿子都没怎么回来。
就算是有征收款子,按齐老师那个清高的性格,是她的她会努力争取,不是她的她也不会惦记,她跟王健的户口都不在村里,土地也不在村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齐老师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
公公婆婆的钱,爱给谁给谁,谁稀罕给谁。
张玉娇撇撇嘴:“我小姑子的钱,我打算给她自己,但我婆婆的钱她叫我拿着,她的钱可以晚点给她。”
菊子的眼睛亮晶晶的:“这钱是要你自己拿着,赶紧把房子盖了。”
又说楼小乔:“你那个小别墅盖着就亏了,早知道盖个几层,以后这边商业发展起来了,楼下可以做商铺租出去。”
她是生意人,满脑子的生意经。
张玉娇也想着做生意,等盖起大学城来,这边会有很多大学生吧,不知道这边会不会热闹起来,如果可以最好就在自家楼下开个卖吃食的店,开在自家多好,店面费用也省了。
沈大娘还想把全家的征收款子都拿过去,这事儿首先叫张玉娇否决了,她打算拿着这笔钱盖房。
本来盖房这事她就想了很久了,就算钱不够不凑手,但她手里还有生意,一边盖一边挣嘛。
结果邱癞婆家里还是出了事。
晚上的时候,他家老头子打老媳妇了,邱癞婆被丈夫撵着打,连村干部都追出去了。
一问清楚情况,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几个电话问候下来,邱癞婆就想把征收款给王昕了。
这回她家里老头子说什么都不愿意。
之前几年儿子们给的钱,老婆子都给了闺女,到老了两人手里都没存下什么现钱。
之前老头是不担心的,但现在儿子们被寒了心,关键是闺女的态度也让人不舒服,从买房以后王昕就很少跟家里打电话,就算偶尔打回来,也是找邱癞婆,这老头子不知道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觉得王昕不是自己亲生的,于是老两口就吵起来了。
邱癞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索性承认了王昕这个老来女确实是她在外头跟别人生的。
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老两口越说越生气,最后老头还真想起来了,那一段时间邱癞婆确实跟一个男人走的很近,那会儿他也没想那么多,现在一想全对上来了。
最近村里一聊起这个来,大八卦可不少了,楼小乔复习之余,就是去菊子店里聊天。
因为征收的事情,村里出轨的,吵架的,夫妻反目的不少了。
而王四顺也收到了村里要征收的消息。
王四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最近又找了几个小工,包起来小的工程。
很久没干泥瓦工的活,但他手艺也还可以,为了挣钱也很拼,最近包了几个小工程,赚了点小钱以后,手里头又有了几个项目。
虽说规模做的没以前那么大,但以量取胜,像他这样有手艺的只要勤快就绝对有活儿干。
最近他发现,找他做工程的熟人也越来越多,好多还是本村的人来打听。
一问之下他才知道,原来村里土地要征收了。
而很久不跟他联系了的王五秀,也跑来找她这个亲哥商量征收的事情。
天气越来越热,王四顺现在换了个地方租房住。
屋子里只有一个吊扇,这会儿呼啦啦的在头顶吹着,王四顺刚下工回来,冲了个凉水澡,等人走回屋里的时候,又出了满头满脸的汗。
王四顺打开了吊扇,头顶上呼啦啦的风吹起来,带走身上多余的热量,凉气顿时就席卷了整个屋子。
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了噔噔噔的脚步声,然后王四顺就看到了自家妹妹站在门口。
王五秀一进门就嚷嚷:“家里的土地要征收,你知道了不?”
王四顺躺在摇椅上,随手拿起一罐冰啤酒:“怎么,这事儿跟你有关系?”
“我就说你这个脑子有什么搞头好吧,之前那女人要房子,你就把房子给了她,谁知道她是不是提前就知道了消息,她现在也快结婚了,对象还是个干部,你说说你怎么想的,那房子也有我的一半。”
为了这个宅基地的事情,兄妹两个闹过几次。
王五秀一直都坚持,老家的宅基地有她一半,她哥是不能擅自把房子给楼小乔的。
而且既然楼小乔能立户主,她也想弄一块地,毕竟那边要盖大学,征收的地是一方面,最值钱的是那一块宅基地,大学城有多大的人流量啊,大学就盖在下井村的附近,这房子以后就是下金蛋的老母鸡,这个女人肯定是看到了这个,当初离婚的时候什么都没要,偏偏要了房。
要说王四顺不后悔吧,他现在是真的后悔了。
他现在跟露露也离了婚,而且她生的那个孩子还不是他的。
就这,她还想要抚养费呢。
而且自从跟楼小乔离婚以后,王四顺是真的倒霉透顶,干什么都不顺,走到今天是他活该。
可要他回过头去找楼小乔要离婚时分的东西,王四顺又拉不下这个脸。
要是几年前,他还在家的时候吧,还真好意思提。
但当了几年老板,他也是有自尊的,房子那些都给了楼小乔这么久了,后来他也研究过离婚协议,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的很清楚,现在要反悔的话,说出去就是很丢人的事情了,王四顺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人,只能拿那房子以后总归是他儿子的安慰他自己。
“哥,你说说你现在住的地方条件也真差。”男人做事就是不靠谱,朝西晒的房子,一到下午热的跟蒸笼一样。
王五秀一进来,就在屋子里翻翻找找起来:“你这屋子够乱的,往后我经常过来给你打扫打扫,你看看你这地上,啤酒瓶子丢的到处都是,这床单也是,多久没洗过了,这个天气你就铺个席子,凉快不说,出了汗擦一把就好了。”
王四顺一个人住在这里,也不是很讲究,再说了每天在工地干十几个小时,谁还有闲功夫去收拾。
要说不怀念以前的生活是假的,但他也吃的起苦。
再熬个几年,他也是能起来的。
王四顺没搭理这个妹子,就看着她忙活。
王五秀把脏衣服收到桶里,床单也扯下来,拎着个桶子就去公共厕所里头洗去了,等了一会儿她又从外头回来了,这回带来了一床草席子。
这玩意儿五块钱一床,最差的那种,睡上去一点都不凉爽,但比床单好点,王五秀把席子铺在床上,还不忘表功:“哥,你说说,是不是只有亲兄妹才是亲的?”
真稀奇,之前王四顺破产的时候,她可不是这样说的,之前贪了那么多油水,可后来还跟亲哥哥扯工钱,那会儿找王四顺要工钱,可不是落井下石吗?
王四顺一直没搭话,躺在绷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瞧着腿。
他把房间里面的电视打开,声音开的很大,顿时盖过了王五秀说话的声音,全世界都安静了。
“哥,我就问问你,你说说我也是咱爸妈的闺女,凭什么不能拿走一半的房子。”王五秀把最后一件衣服挂上去,伸出脚来踢了踢绷椅的脚。
见王四顺压根没有搭理她的意思,王五秀这才说:“我去找王山,也不知道这个小狐狸精给王山下了什么迷魂汤,连他都不愿意帮我出头,你说说凭什么啊,现在法律都规定了,闺女有一半的继承权,凭什么我没有,你当时给的是你自己那一份,我的你可不能代表我了。”
王四顺还是没说话。
人情冷暖,这几个月来他算是看淡了。
只有跌到最低谷的时候,才能看清楚人性,之前那几年他到底为什么飘成那样,除了跟他这个人心性不定,也跟身边的人撺掇有关系,当初王五秀可是没少在他面前叨叨楼小乔的不是。
王四顺淡淡的看着妹妹:“咱农村的宅基地,什么时候分给过出嫁了的闺女?”
王五秀晾衣服的手一顿,疑惑的看向哥哥。
她哥不是挺抠门吗,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这些事楼小乔是一概不知,但村里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拆迁办的人来丈量土地,村里就有不少人过来,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原本菊子的那个小店,都靠着打麻将的人去消费,如今把麻将馆移到后面的位置,她把小卖部的范围弄的大了些,货架也多了几行,弄成了一个小超市,每回楼小乔从她那个小超市门口经过的时候,不是看菊子在算账,就是看她在那边整理货架,忙的呢。
张玉娇还是干卖快餐的活,不过她把眼睛投向来那些外来人口身上。
自从有人来丈量土地,这边的人也越来越多,村里就有人开了馆子。
是的,现在在村里也能买到早餐了。
就是可选性比较小,口味肯定比不上县城里。
楼小乔对吃的不挑,能吃外头的就不想在家里做,早上就带了个小盆出去买早饭。
一出门就碰上张玉娇也出门下地摘菜,楼小乔还打着呵欠:“你好早啊。”
两人刚走出门就见到有人推着自行车出门,车子的后座上面绑着个木桶,楼小乔顿时精神一震,小跑着过去问:“这是啥?”
卖东西的不是本村人,笑着说:“豆腐脑。”
楼小乔眼睛一亮,盆就递了过去:“给我来两块钱的。”
老板狐疑的看着她:“两块钱的?”
楼小乔嘿嘿一笑:“咋了?”
张玉娇扯了她一把:“她开玩笑呢,打一块钱的就行。”
几分钟过后,楼小乔看着面前大半盆豆腐脑,陷入了诡异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