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机构改革
人生无处不是考场,干部们刚从孙永卿、陈小梅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乡镇机构改革就来了。按照县委的要求,小浪镇将从现有的财政供养人员中淘汰20%,不包括副科及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小浪镇现有财政供养人员128(不包括停薪留职的)人,除了26名副科及副科以上的领导干部,也就是说从102名干部职工中要有20名同志另谋高就,5个中就有1个要下岗,压力空前。具体的操作方案是6:2:2,即文化成绩考试占60%,全镇干部(非领导职务)互评占20%,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副科干部考评占20%。吴韧是实职副科,自然不在此范围之内,他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召开了虹桥总支全体干部紧急会议。
在会上吴韧让总支干部迅速停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全力以赴应对一个月后即将到来的机构改革。他给他的干部们分析了整个方案,全镇干部互评的那20%,人人所得分值大抵会差不多,关键时刻人心都是自私的;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副科干部考评的那20%重在操作,他会替他们跟领导们打招呼的,同时他们也可以多跟领导们汇报思想,争取他们的好感,但现在这还是不是时候,因为这道程序安排在最后,现在能把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文化成绩考试的那60%,这才是拉开距离的“重头戏”,因此他要求虹桥总支所有的干部在这一个月内都要心无旁骛,什么事都不必管,只管给他学习读书,他也不会给他们安排具体工作的。他给他们讲了他任办公室主任时,在全县“三基知识大比武”中胜出的经验,要求他们讲究方法,发挥潜能,同时要求所有的总支干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要在机关住宿学习,互通有无,发挥集体的智慧,并安排食堂搞好后勤服务,一定要保证干部们的伙食供给,多做些营养的食品,吃好才有文章在。吴韧自有他的道理,一来如果干部“放假”(就是不加管理)分散回家学习,精力和时间不能保证;二来各干各的,不能互相交流,互通声气,信息闭塞,那是要吃大亏的。用吴韧当时话说就是:虹桥总支在他吴韧的任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兄弟!
会后吴韧让凌子刚去他的办公室,他还有任务要交待,那就是让他监督总支其它的干部,并且及时掌握镇机关的动向,例如密切关注办公室跟领导亲近工作人员所读的是什么书,机关院子里有什么议论,说白了就是充当间碟,对于各种考试,吴韧自身经历得不少,也就多个心眼,最怕的就是试题泄密,自己的人读得要死,人家轻轻一招就让你名落孙山之后,还不知道中了招,那才叫冤呢。但这事又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所以吴韧才找凌子刚面授机宜,当然还有一道锦囊妙计,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拿出来的。
凌子刚素以执行“指示”不折不扣和顾全大局让吴韧颇为赏识和器重,这回也不例外,吴韧此举还另外有一层深意,就是在干部们中逐步树立凌子刚的威信,为他的将来作些铺垫。在他的维持下,虹桥总□□一个月没有“散”,其它总支和单位都是各顾各的,唯有虹桥总支坚持发集体学习、定期交流制度,休息时,他就利用空闲时间去镇机关大院串门,看看他们读的是什么书,尤其是办公室他更不放过。尽管如此,但凡事都有个例外,总支副书任郑海涛,同时正与镇企业办一女同志谈恋爱,打得火热,那女的是本地人,他就经常开小差去了女的家里,后来干脆就不参加集体学习和交流单干去了。吴韧找他谈了次话,他当时口中答应得好,过几天就忘了,人家两情相悦,吴韧也就只好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