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 章(1 / 1)

超级异次元 无敌青蛙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ya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张晓问的就是缅甸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这两处是缅甸的毒品种植区。

“我劝张先生还是不要到那边去,太危险了。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那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ya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这些人实际控制着毒品种植区,是不容许陌生人进入的。”张强毕竟是土生土长的缅甸人,了解的情况要比张晓具体的多。

“不行,我一定要跑一趟,不然还怎么如实写出那里真实的生存状况,小强你不用劝我,不过我想我还需要一个向导。”没有翻译,张晓很难和当地人沟通。

“对不起,张先生,我可能帮不到你,那里现在正在打仗,我可不想为了一点钱而丢了性命。”张强头摇的跟个拨浪鼓一样。

“那要是我给你一百万,你去不去?”张晓诱惑。

“缅甸币?”

“不,是美元,足够你挥霍一辈子,你只需要冒一次险就能得到。”

“张先生你既然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写一本这样的书?”张强并没有被张晓的金钱攻势打倒,头脑非常冷静。

“这你就别管了,你可以把它当成是我的一大爱好,喜欢冒险的爱好。”

“张先生能让我考虑一下吗?你知道,这对我非常具有挑战性。”面对一百万美刀,张强心动了。

“我可以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不行我就去找其他人。”事情差不多可以定下来,张晓不相信,张强能丢下这么大一笔钱不赚。丢了一根香烟过去,两人开始吞云吐雾。

克钦邦被人们称为缅甸的北大门,1962年出现克钦**军和克钦**组织,除了主要城镇和铁路沿线外,克钦**军可说实际控制了克钦邦,对外贸易主要是走私玉和毒品到华国大陆。1994年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定,允许克钦**组织可以控制克钦邦,但仍有少数克钦邦**军和克钦**组织的成员仍不满意,因此目前克钦邦的政局仍不稳定,张晓他们这次来到这里,这里却是正在打仗。

为了方便,张晓直接把租的车买了下来,答应克钦之行结束后,把车子一同送给张强,让张强很是高兴了一段时间。

------------

第两百六十八章 我是作家

一路行来,大部分地区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一天下来,就下了三次阵雨,让张晓见识到一把热带地区的天气状况,也就是因为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张先生,今天看来是到不了葡萄镇了,要不我们找一个村庄休息一晚再走吧。”张晓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碰毒贩,只有深入克钦邦碰运气了。

“这鬼天气,过一会就下一次雨,就不能一次下完吗?”张晓很不爽的唠叨着,“在下个村庄停下休息,吃了一天的干粮,嘴里都淡出鸟了。”

“没办法,这里天气就是这样,还好我们不用到丛林里面去,不然会更加不好受。”张强安慰着他的大主顾。

在克钦邦大部分人信的却是基督教,等张晓他们停在一个叫噶共的小村庄时,最吸引张晓目光的就是这个村子的教堂,所有的民居都是简单的小竹楼,而教堂却是一栋砖石结构的大房子,两相一比较,差距不要太大?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人生活都这么困难,还对信仰这么重视。

“远方来的客人,欢迎来到噶共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为你们效劳的?”车子刚停下,就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上前来问好。张晓举目看了一圈,除了这个老人,却是没有看到第二个人在身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老人家,我们路过这里,想要留在这里停下休息一晚上,不知道方不方便?”张晓能听懂。但是表达就必须通过张强。

老人认真打量两人一阵,好像有什么话说不出口一般,即没有答应两人的要求。但是也没拒绝,不知是什么意思。

“老人家,你要是有什么话就说吧。我们不会怪你的,您放心,我们不是坏人。”张晓大概看出来了,这老人肯定是对两人的到来有什么顾忌,这也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这里除了老人就没其他人了。

“你们不是政府军?”老人打量完两人,就一直盯着两人身后开来的车子。

张晓一拍脑袋,发现了症结在哪,两人开的是一辆墨绿色吉普牧马人,粗看还真像是政府军的车子,克钦邦的实际控制者是克钦武装。克钦武装在这边经营多年,现在两边打仗,老百姓心里还是偏向克钦武装的。

“我们当然不是政府军,我是仰光大学的在这里还有我的学生证呢。这位是张先生,来自华国,来这里是想要考察一下我们金三角地区的民众生活,他想写一本关于这里的书。”张强把学生证掏了出来,然后给老人介绍了一下张晓。

老人可能不认识字,大声叫来一个汉子。把张强的学生证交给他看,待到确定后,老人的态度才好转起来,把张晓两人让进了他的屋子。

竹楼离地而建,屋顶铺着一层厚厚的篙草,很适合热带地区居住,就是显得有点太简陋。屋子里还躲着三个人,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见到张晓两人也不敢上前打招呼,躲的远远的。

张晓从背上把背包取下,然后从里面取出一堆零食来,走到三人身边,把零食全部递给正睁大眼睛看着他的两个小孩,小孩欣喜的接过零食,但是却不敢立刻撕开包装,而是转头看向了他们的母亲。

“还不谢谢来自华国的张先生。”这个家庭做主的还是老人,对于张晓这样友好的行为,老人本还有点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不少,招呼妇女去为张晓两人准备丰盛的晚餐。

“老人家,不用太客气,随便弄点就可以。”张晓见着老人要去杀鸡,急忙阻止了他的行动,在院子里本来就没看到几只鸡,张晓哪里还好意思吃掉人家一只,但是老人坚决要款待张晓这个‘国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