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刀叩了叩,河冰迅速就碎裂了,他略有些懊恼,对岸的锣鼓唢呐之声隐隐传来!
但是自己这一方的舟楫和浮桥还并未搭就!在冰冷刺骨的黄河中搭浮桥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高欢站了起来。
斛律金走上前来,到他的身边。高欢自言自语:“元栋奇马上要结婚了!”
斛律金这时也已知道此事,情知高欢对元栋奇也有一点点不甘,如果不是那么多的阴差阳错,他本来才该娶得元栋奇才是,他一生未尝失败,元栋奇这事算是个挫折。
他这一生与她终究有缘无分!最后便宜了宇文泰那小子,一个女人其实虽然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元栋奇还事关一个宝藏的下落!
高欢十分确定这宝藏可能就在洛阳周边,洛阳如今控制在他手中,他倒是不怕这宝藏落在宇文泰手中。
不过,洛阳、长安到底是太近了,这洛阳将来也未必能守得住,如今西魏的祖宗陵寝宗庙都在洛阳,洛阳西魏肯定还要争。
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次他想要一劳永逸的战争也许并不能一劳永逸。
斛律金这时还以为他是为元栋奇之事生气,便道:“我担心这是宇文泰故意气你!
高欢淡淡笑了笑,道:“明知他是故意气孤,但孤着实也无可奈何!”他看了看,河冰不坚,无法猝渡。
斛律金道:“丞相,咱们三天内浮桥可以搭就,然后大军渡河,趁机击败黑獭,让他的婚礼办不成!”
高欢心想浮桥还是太慢,要是河面结冰,冰层够厚,就好了!
高欢在这里感叹河冰薄脆的时候,宇文泰却在进行一项大胆的筹划,这项筹划,宇文泰虽然有历史做参照,但是还是遭到了一些抵制的声音。
他赶到蒲州,原本就是个幌子,大婚,其实也是个幌子,众将云集在蒲州,其实还是个幌子。
但这个幌子,并不为诸将所知。他只是需要这一系列的幌子,骗过高欢,以为他重兵在此而已,而他真正的目的在潼关附近的小关。
苏绰这时也穿了一身儒服在座!
宇文泰开始宣布他的重要决定:“咱们悬军到此,与高欢对阵,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战场形势,黄河水量,分析了一下对方兵力,现在我有重大事项宣布!”
众将都带着期待的神色看着宇文泰,他们并不知宇文泰接下来的宣布。
宇文泰一声如同惊雷响彻,道:“我准备放弃在蒲阪固守,大军悬军远征窦泰!窦泰乃高欢军中名将,若我军能够一鼓而灭窦泰,高欢必定溃矣!”
他一语道罢,诸将大惊失色,议论纷纷。
李弼愕然:“高欢率大军就在黄河对面,咱们若空营袭击窦泰,这里怎么办?舍近逐远,只怕……”
赵贵懵圈:“李大都督所言有理,若袭窦泰不可,又丢蒲阪,敌军两道并进,大事去矣!”
一时两人的意见引得众人纷纷讨论,两人都是宇文泰军中的重磅将领,而且两人也是日后威震天下的八柱国之二,他们的言论自然而然有影响力。
寇洛最为糊涂,道:“大行台,你不是要在这里完婚么?”
宇文泰笑了笑:“完婚是完婚,战争是战争!”
寇洛还是忧心忡忡:“高欢如此奸诈,且大军近在咫尺,咱们反而舍近逐远,去打窦泰,窦泰名将啊,我就怕……偷鸡不着蚀把米。”
宇文泰微微一笑,道:“高欢掎我三面,又造桥,看着像是要渡河击我,但我想他的目的只不过是想牵制我军,使窦泰得以西入耳。”
“高欢起兵以来,窦泰每为先驱,下多锐卒,屡胜而骄。今袭之必克。克窦泰,则高欢不战而走矣。”
众将议论不觉,都皱着眉头!
宇文泰:“我意已决,众将有同我者乎?”
苏绰第一个举起了手,韦孝宽第二个举起了手。
其实高欢的这个布局,极其明显,仗着兵强马壮,自己三处分兵,高敖曹一路,窦泰一路,自己一路,他的原意当然是三路都威胁,然后据情况而定。
高欢自己率一路为主力摆在蒲坂黄河东岸,摆出渡河的模样,这里你防守不防守?不防守我就渡河啦?
你全力抵挡我黄河这一路,那么窦泰就施以奇袭!你防范窦泰奇袭,高欢就渡河决战!
至于南路,高敖曹负责商洛一带,这里山中道路崎岖,行军艰难,高敖曹这一路就是负责牵制和机动。总之,就是比你兵多队伍大!就这么三路齐飙!
面对着这样以多打少、以强凌弱的态势,弱势的一方对阵强势的一方通常有三个选择,也就是所谓的上中下三计。
五二七、伟大的战略决定
总览古今,面对强敌分进合击的策略,一般都是三种应对方法。
上计:开动脑筋主动迎战,并且找出敌军究竟是哪一路配置为主,或者是直接打掉起最强的那一路,最具威胁的那一路,这里面最经典的就是明清萨尔浒之战。
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中计:隐藏兵力,跟你躲猫猫,早早遁去,叫你打不着,寻不到主力决战,不过这一计,需要队伍或者辖区有大规模纵深,否则无法操作。延安曾拖死胡宗南。
这一计,可以先期躲猫猫,在敌人的粮草辎重上做文章,后期可以反败为胜,毕竟行军在自己国境内,纵深虚实自己都比敌人了如指掌。
下计:不战不走,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着,司马懿平辽,刘裕灭燕,明清萨尔浒,选择了下计的也不少,然后败亡的也不少,所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也不断被验证。
但是,也不少枭雄面对这种困局,面对这种以小敌大选择了上策。其实如果有纵深,选择中策最为稳妥,但选择中策也需要良好的条件,上下一心的国内环境,广袤复杂的地理环境。
宇文泰是枭雄,枭雄选上策!
可是怎么出兵?先打谁?三处分兵显然是不可取的,一定要集中兵力,但朝那个方向集中兵力?包括以智计着称的于谨在内,包括李弼、赵贵在内的武川军团普遍的共识是:守蒲坂,抵御高欢摆出渡河驾驶的大军。
这就和宇文泰的意见相左:置高欢大军于不顾,逆袭中路的窦泰。
眼下,宇文泰已经提出方略,而宇文泰提出方略之后支持宇文泰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苏绰,一个是韦孝宽,还有一个是宇文深,是宇文家的后起之秀。
这是个重大的策略,这种策略不向皇帝御前报告,失败了是要承担重大责任的。
韦孝宽这时候道:“敌军分高欢、窦泰、高敖曹三个部分欲入关中,高欢不用说,就在我们对面,还有高敖曹,远在洛州,咱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