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镇、怀荒镇等几乎已经是柔然的势力范围。
另外,贺遂、贺达以及较为知名的一些匪军都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晃荡晃荡,大大小小的军阀百余,这些人虽然在表面上拥戴宿勤明达。
但那是宿勤明达政权不威胁他们的统兵权的情况下,不干涉他们的权力利益的情况下。
他们心中其实各怀私心,都在各自地盘上自行其是。
名义上你可以管我,但实际上你要管我,那就要拿真功夫了。宿勤明达倒是想一直击败贺遂等人,但是游击队这种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打法让他一直没有得志。
所以,夏州并不是铁板一块。
宇文泰一行到达金明郡的时候(即今日延安安塞县,距离延安不足百里),接到了李家三兄弟之一李穆的来信,说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做蔡佑目前正在夏州任职。
而且是正在宿勤明达麾下任职左右千牛备身,并且随附了一封给蔡佑的信件,嘱咐宇文泰到时将信笺交给蔡佑。
蔡佑字承先,他的祖上曾经做过夏州的镇将,所以就迁居到夏州了,父亲也是朝廷将领,东征西讨,但蔡佑事母至孝,所以一直呆在夏州。
宇文泰不由得大喜不已,这可是极大的好事,还未到夏州,便现有宿勤明达的麾下可以争取。
众人这时从长安一路行来,都颇有疲累之感,宇文泰便决定在金明郡先安置下来。
他在这里修了一封书给尔朱天光,请求将金明郡作为夏州刺史所在地,请求与宿勤明达分治夏州,宿勤明达都督化政郡,宇文泰刺史金明郡。
刺史金明郡而不是夏州的首府化政郡有两个原因,第一,自然是金明郡乃是今天的延安一带,属于兴王之地;二来统万城乃是宿勤明达占据,未必肯分享。
同时,他把于谨找来,于谨作为尔朱天光派在他身边的监视人物,这封信少不得要给于谨看。
于谨这一路来,对宇文泰也颇礼貌,他身为尔朱天光委派,这一路来,自然也没少向尔朱天光汇报宇文泰的动态,比如宇文泰麾下流亡等等
不过,好在这些信,他写完之后也交给宇文泰看。
他表现的不偏不倚,在宇文泰面前也算襟怀坦白,信中向尔朱天光汇报的关于宇文泰的一些事情,基本上能够做到实事求是。
并没有过分的夸大或者贬低。
这种东西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宇文泰因此对他差不多也是对等工作,也把写给尔朱天光的信交由于谨看。
按照历史,于谨是他将来的八柱国,这是他必须笼络的人物,不过按照历史,于谨将来也是宇文护上位的辅助者,这件事,他当然也有些耿耿于怀。
他行走在历史之间,感受历史的不确定性。
对杨忠、对于谨他都是一样的态度,视行为而定,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主要仇人,他锁定的仇人最主要的是宇文护和杨坚,其他人暂不问,以免伤及无辜。
由于于谨定期会向尔朱天光汇报宇文泰的动态,宇文泰的一众麾下耿豪、全旭等人都对于谨戒备反感,苏绰颇例外,与于谨倒是旅途寂寞,常常下下棋,聊聊天。
甚至如果不会宇文泰的阻止,侯莫陈崇以及耿豪、全旭、李泉甚至准备对于谨下手,痛打于谨一顿。
于谨在宇文泰的麾下,虽然是长史,但是宇文泰也知道他在自己麾下,其实也算是孤军奋战,是尔朱天光与自己的夹心饼干。
他既要对尔朱天光负责,孤身一人处于自己麾下又不能过分得罪自己。
平心而论,于谨算是处理的不错,这份工作换个人来干未必比于谨做的更好。
宇文泰是能够体会他这种两姑之间难为妇的处境的。
于谨明知道宇文泰的一众麾下待他不满,但也基本上相安无事。
他也能感觉到如果不是宇文泰的维护,自己可能避免不了挨揍。宇文泰写给尔朱天光的信拿来给他看的时候,他拆开看完,淡淡的道:“明公留在金明郡也不错。”
宇文泰微微一笑,道:“还需尔朱将军同意才成。”
于谨思忖了半晌,道:“我来起草一封给尔朱天光的信吧。”他与宇文泰的交流中,对尔朱天光直呼其名,显然也并不是那么的尊重。
对宇文泰反而用的是随宇文泰其他麾下沿用的称呼。
当然,客观来说,他现在是宇文泰的麾下长史,称呼明公也是应有之义。
须臾,于谨已经将信写就,他是一个聪明人,毕竟被元天穆称为王佐之才的人,对于现今朝廷的局势不可能看不清楚。
于谨的信里面是劝尔朱天光采纳宇文泰的刺史金明郡的建议。
之所以劝宇文泰在金明郡立足,不与宿勤明达同城而处,于谨列了以下几条理由。
第一、宇文泰与宿勤明达不处同城之中,分城而治,有利于分而治之,况且宇文泰有雄才,以统万城之坚固,不能让宇文泰据之,对朝廷来说有管理之便;
第二、金明郡处于化政郡与长安之间,如果,到时候宇文泰有任何不轨之心,朝廷可以与宿勤明达夹击之,这样对钳制宇文泰也有好处。
第三、金明郡地瘠民贫,宇文泰在此立足,不会得到较多给养,而宇文泰如果去了夏州首府化政郡,也许能与宿勤明达沆瀣一气也未可知。
这几条理由都足够,尔朱天光看罢,定然会同意宇文泰驻节金明郡。
他写完,也交宇文泰看过,宇文泰站起来,对于谨弯腰一揖
三二四、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摇篮也是宇文泰崛起摇篮
这是于谨在他的长史位置上帮助宇文泰做的第一件事,接下来,他当然还有无数件事,需要于谨协助完成
比如,灭宿勤明达这个神棍。
比如,把这个如今的金明郡,未来的延安,中国的革命摇篮打造成自己将来崛起的摇篮。他甚至想把金明郡改成延安州或者延安郡。
不过,改地名这种事情,需要朝廷皇帝批准,还要有特别的原因,否则,改不了。
来到夏州以后,他听说了宿勤明达的许多事迹。
这个之前夏州的主宰者,现如今的夏州都督,为人残忍好猜,他很聪明,但是也很残忍,他常常手里握一颗珠子,然后让人寻找这颗珠子。
后来凡是声称找到这颗珠子的都被他杀掉了,另外根本没去找的那些,也被他干掉,他需要的是属下听话,按照他的指示去办,但是却又不许欺骗他。
因为这是对他拍马屁不忠诚。
他也经常对他最忠诚的几